董克玲
(江蘇圣典律師事務所,江蘇 南京 210017)
伴隨著《執業醫師法》的實施,醫師資格考試應運而生,至今已進入第14個年頭。實踐證明,該考試對落實執業醫師法,凈化醫師隊伍,提高醫師素質,保證醫療質量及人民健康,起到了積極作用[1]。但隨著實施的深入,一些潛在的問題逐漸暴露出來,其考試的內容,尤其是中醫類醫師的考試內容與臨床需要脫節是主要問題。本文試圖從醫師資格考試的現狀入手,分析其中存在的不妥之處,進而提出改進意見,以期建立更合理的考試制度,促進醫學事業的發展。
按照《執業醫師法》及《醫師資格考試暫行辦法》的規定,醫師資格考試分為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和執業助理醫師資格考試。考試類別分為臨床、中醫(包括中醫、民族醫、中西醫結合)、口腔、公共衛生4類。本文僅就執業醫師的資格考試展開討論,對考試類別的討論僅限于臨床、中醫和中西醫結合2大類3小類。
依《執業醫師法》,具有下列條件之一的,可以參加執業醫師資格考試:(1)具有高等學校醫學專業本科以上學歷,在執業醫師指導下,在醫療、預防、保健機構中試用期滿一年的;(2)取得執業助理醫師執業證書后,具有高等學校醫學??茖W歷,在醫療、預防、保健機構中工作滿2 a的;具有中等專業學校醫學專業學歷,在醫療、預防、保健機構中工作滿5 a的。
《醫師資格考試報名資格規定》對其作了進一步的說明。該規定指出:中醫、中西醫結合等中醫類醫學專業畢業的報考人員,按取得學歷的醫學專業報考中醫類別相應專業的醫師資格。這就意味著中醫類醫學專業畢業的考生,只能選擇與其學歷相應的中醫、中西醫結合類別參加考試,目前沒有渠道參加西醫臨床類醫師資格考試[2]。
該《規定》同時指出:已獲得臨床執業醫師資格的人員,取得省級以上教育行政部門認可的中醫專業學歷或者脫產2 a以上系統學習中醫藥專業知識并獲得省級中醫藥管理部門認可,或者參加省級中醫藥行政部門批準舉辦的西醫學習中醫培訓班,并完成了規定課程學習,取得相應證書的,可以申請參加中西醫結合執業醫師資格考試。這意味著臨床類醫師可以通過多條渠道獲得參加中醫類醫師考試的機會。
按《醫師資格考試暫行辦法》規定,考試方式分為實踐技能考試和醫學綜合筆試。 本文僅以后者為例展開討論,考試內容見表1、2、3。

表1 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醫學綜合筆試內容

表2 中醫執業醫師資格考試醫學綜合筆試內容

表3 中西醫結合執業醫師資格考試醫學綜合筆試內容
從以上3個表格我們可以看出:臨床執業未涉及中醫的內容;中醫執業涉及了西醫的內科學、診斷學基礎和傳染病學3門課程,占試題總量的20%[3];而中西醫結合執業則有診斷學基礎、藥理學等7門涉及西醫的內容,占試題總量的50%[3]。
醫師資格考試制度本是為落實《執業醫師法》及其相關法律法規、凈化醫療環境、促進衛生事業的發展而設,但由于其本身某些不合理的設置,反而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相關法律法規的制定和實施,進而對衛生事業特別是中醫事業的發展產生了一些負面影響。
按照《執業醫師法》及《關于醫師執業注冊中執業范圍的暫行規定》等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醫師必須以取得醫師資格的類別為依據進行執業注冊,并在注冊的執業類別、執業范圍內執業?!蛾P于醫師執業注冊中執業范圍的暫行規定》對臨床類別醫師的執業范圍作了較為詳細的劃分,包括內外婦兒等16項之多;對中醫和中西醫結合類別執業范圍的劃分則比較籠統:中醫醫師執業范圍為中醫專業,中西醫結合醫師的執業范圍則為中西醫結合專業。
這種看似明確的劃分在具體實施的過程中卻遇到了不小的麻煩。問題的焦點在于:到底怎么才算真正的臨床醫師、中醫醫師、中西醫結合醫師?各類醫師的權限各是什么?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醫政司的嚴華國[3]在其文章中這樣寫道:2001年《關于醫師執業注冊中執業范圍的暫行規定》下發后,中醫藥行業乃至社會上就一直困惑中醫醫師到底能干什么,開西藥行不行,做手術行不行。甚至一些地方衛生行政部門對中醫類別醫師使用西醫診療技術、開具西藥處方進行了不適宜的限制。2002年7月-2010年,已有浙江省等多個衛生廳局、中醫藥管理局先后正式致函衛生部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要求對中醫類別醫師使用西醫診療技術是否屬于超范圍執業問題予以明確。
據筆者所知,目前仍無任何法律法規對此進行明確的規定。既然法律沒有明確規定,只能嘗試著從中推定。
(1)假定中醫醫師不能使用西醫的診療技術、不能開西藥處方。這明顯的與現今的臨床實踐不相符,將使成千上萬的中醫師處于尷尬的境地,以下數據可以為證:據《2011年全國中醫藥統計摘編》,本年度部屬中醫醫院門診收入323 549.68千元,其中檢查收入33 976.80千元、手術收入2 034.00千元,二者合計占門診總收入的11.12%;部屬中醫醫院門診藥物收入376 356.60千元,其中西藥收入114 396.00千元,占總收入的30.40%。若本假定成立,那么中醫醫院中的中醫師大都存在非法行醫的現象,這既不利于醫患雙方利益的保護,又不利于和諧醫患關系的構建。
(2)假定中醫醫師能使用西醫的診療技術、能開西藥處方。《醫師資格考試暫行辦法》指出:醫師資格考試是評價申請醫師資格者是否具備執業所必須的專業知識與技能的考試。從上面3個表格我們可以看出:臨床醫學考試未涉及中醫的內容;中醫執業涉及了西醫的3門課程;而中西醫結合執業中有7門涉及西醫的內容。這樣的考試內容是否能真正反映這兩類醫師對西醫知識的把握程度呢?答案是否定的:西醫有西醫的理論體系,中醫有中醫的理論體系,二者是獨立的。目前中醫和中西醫結合醫師所考查的西醫的內容只是抽取了其中的一小部分,難以全面反映醫師對西醫的把握程度。
醫師資格考試的目的是為了評價考生是否具備執業所必須的專業知識與技能,中醫醫師使用西醫的診療技術、開西藥處方是一個不爭的事實。但從中醫類別醫師考試的內容看,此目的沒有達到,一個生理、病理、藥理等知識不過關的醫師是很難能準確地應用西醫的診療方法。建議修改中醫類別醫師的考試科目,將內科學、診斷學基礎、傳染病學3門西醫課程從考試內容中剔除;同時探索中醫類醫學專業畢業的人員參加臨床醫師資格考試的途徑,以期完整地檢驗參考人員是否具備相應的西醫臨床水平。
廢止的理由有三:其一,中西醫結合醫師由于考試內容的局限性,無法真正考查考生是否具有完整的中西醫知識體系;其二,有中醫類考試檢驗考生的中醫水平,又有西醫類考試檢查考生的西醫水平已足夠,不需要再畫蛇添足;其三,由于中西醫各自的學科性質不同,對臨床類別醫師的執業范圍的規定比較細,對中醫類別的則比較籠統,對中西醫結合類別范圍的規定亦較籠統。但從考試內容來看,中西醫的比重是相同的,各占一半,所以按中醫的學科性質來對中西醫結合的執業范圍進行劃分很是牽強的。
從目前的臨床實踐看,西醫用中醫診療方法的現象存在,中醫采用西醫診療方法的更比比皆是。鑒于二者目的的一致性,建議修改《關于醫師執業注冊中執業范圍的暫行規定》,允許依法取得臨床和中醫兩個類別醫師資格的醫師,同時從事兩個類別的執業活動:在中醫類別內按中醫范圍執業,在臨床類別中選擇一個相應的專業進行注冊,從事執業活動。
[1] 席 崢.對國家執業醫師資格考試的思考[J].中國考試,2008,(04):51-55.
[2]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衛生部印發醫師資格考試報名資格規定(2006版)[EB/OL].(2006-04-05)[2013-03-11]. http://www.gov.cn/gzdt/2006-04/05/content_245771.htm.
[3] 嚴華國.淺談中醫類別醫師準入及管理制度的思考[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0,(02):1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