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湘茜,孫 遠
(《水利水電快報》編輯部,湖北 武漢 430010)
國外著名科技期刊摘要撰寫方法分析及啟示
唐湘茜,孫 遠
(《水利水電快報》編輯部,湖北 武漢 430010)
以國外著名水利科技期刊《水資源管理》中的典型摘要為例,結合用詞、句式進行抽樣分析,研究國外期刊摘要的寫法,探討科技期刊摘要的特點,從而總結出摘要翻譯的基本要素。對于科技論文英文摘要翻譯的原則與方法、中文摘要的寫作要求等進行了詳細的討論與分析,可為今后科技期刊工作者翻譯論文摘要提供參考。
國外著名科技期刊;摘要撰寫方法;英文摘要翻譯方法;《水資源管理》
學術論文的摘要作為論文的重要組成部分,旨在介紹論文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摘要是科技論文的濃縮,使讀者能夠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了解文章的研究內容,并決定是否有必要進一步閱讀全文。摘要的撰寫水平決定著論文的傳播程度和影響因子;其次,摘要是國際化檢索論文、進行科學研究的重要手段,學術期刊國際化程度的衡量標準之一[1]。
近年來,國際重要檢索系統逐漸導入一系列檢索系統的收錄規則并以此作為論文檢索與收錄的標準,國內很多科技論文都是通過英文摘要被國外檢索系統收錄的。國內廣大科技論文作者要提高論文被國際重要檢索系統收錄的幾率,就要重視摘要的翻譯。但是,目前我國科技論文摘要的翻譯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影響了論文被國際重要檢索系統收錄[2]。
在外文摘要寫作時,應在結合中文論文的實際內容與特點的同時,遵循外文文法與寫作習慣。如美國工程索引(Engineering Index,簡稱EI)是世界著名的檢索工具,以收錄工程技術領域的文獻全、水平高為特點。為使科技學術論文被EI收錄,首先摘要應滿足其要求,EI強調,用過去時態敘述作者工作,用現在時態敘述作者結論;組織好句子,使動詞盡量靠近主語;用重要的事實開頭,盡量避免用輔助從句開頭。
《文摘編寫規則》(GB6447-86)[3]對文摘的編寫規則作出了詳細的說明,并提出文摘的四要素。本文從目的、方法、結果和結論四要素出發,重點抽取科技期刊中的典型表達詞組、慣用句式,有針對性地分析國外著名科技期刊《水資源管理》(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中摘要的寫作特點,以期從中學習最地道的表達法,使英文摘要更易于被EI收錄。
2.1 目的
所謂目的,是指研究、研制、調查的前提和任務,或所涉及的主題范圍。通常表達“目的”的詞有:目的為……,為了,關于,就……而言等。
隨機抽取2012-2013年《水資源管理》的數篇文章發現,當表示“目的為……”時,可用The objective of the article is to do”;當表示“為了,鑒于”時,會運用“whereas;in an attempt to do;with the ultimate goal of+ doing;with the aim of+doing;in view of”等。當表示“關于”時,用“as for”居多。而當表示“就……而言,以……角度”時,則采用“in the case of;from the point of view;under the circumstances of”等。另外,可能會用到“由于……”,最為典型的應為“as a result of”,如:The modeling estimated likely changes in river discharge as a result of land-use change in Southern River catch?ment in Western Australia。
2.2 方法
方法即為所用的原理、理論、條件、對象、材料、工藝、結構、手段、裝備、程序等,是摘要的核心部分,可反映出論文的創新性。在中文中,通常會運用“調查了……討論了……描述了……明確了……”等詞。在《水資源管理》中同樣可以找到相應的表達。論文中通常采用“the paper”作為句子主語,將“investigates,discusses,describes,presents,demonstrates……”等詞緊隨其后。這種主動語態也較為符合EI對摘要的相關要求,值得學習。當然,其他表達方式如“The study aims to”也較為普遍。
除此之外,還應顯示出材料、工藝、程序的具體步驟等。因此,表達“在……的基礎上;依據……”較為常見,可用“based on;on the basis of;in line with;in ac?cordance to;as per”等。其次,“結合……”這種表達方式出現頻率較高,英文中可用的典型表達有“integrat?ed with;along with;coupled with;together with;in con?junction with……”,如The model was used in conjunc?tion with modeled outcomes from a General Circulation Model。為避免“程式化”思維,有時還可用“with the consideration of”,將其表達為“同時應考慮到……”,從這一點也可看出翻譯的靈活性。
同時在該節中還可能涉及表達“包括”含義的句子。在英文中,表達此含義的詞語較多,如“including;such as;involving;concerning”,這就需要考慮區分相似詞語間語義的細微差別。仔細研究發現,including包括所有;such as僅為舉例說明;involving指重點選取的內容;concerning指涉及的范圍。
2.3 結果
結果是指實驗、研究的結果、數據,被確定的關系,觀察結果,得到的效果、性能等。其句式較為靈活多變,諸如“Results suggest that…… It was found that……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The results show that……Evidence from the research suggests that……”都可。當結論分幾條時,還可采用“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can be drawn……”。
除典型的句式外,可能會用到表達實驗或研究優點的詞組,地道的搭配顯然會提高被收錄的概率。例如“對……有影響”,通常會用have an effect on等,這種表達在中文摘要翻譯中較為常見,而在《水資源管理》會發現更為地道的說法“exert an influence on”,ex?ert的恰當運用也可充分體現出英文用詞的生動性。諸如這樣的地道用法,還會在國外期刊出碰到,作為承擔英文摘要翻譯的編輯,平時應用心積累,久而久之,也會使自己的語言越來越符合EI的標準,英語表達也更加準確、地道。
2.4 結論
結論是指結果的分析、研究、比較、評價、應用,提出的問題,今后的課題、假設、啟發、建議、預測等。其表達方式可為“The findings indicate that……The re?sults provide……It is concluded that……。例如The re?sults of the optimization analysis provide a set of effec?tive compromises among the target objectives that can guide future management of water releases from the reser?voir。
除此之外,有時并未出現明顯的標志詞或句式,而直接表達出對研究的評價或應用等,如The informa?tion can be beneficially utilized in conducting an eco?nomic feasibility study for a new project related to tap wa?ter supply service。
基于對國外水利期刊《水資源管理》的研究與分析,結合筆者工作中遇到的相關實例,得到以下重要啟示。
3.1 科技論文英文摘要翻譯原則與方法
3.1.1 正確、透徹理解原文是進行摘要翻譯的首要條件 翻譯前應先通讀整個摘要,必要時還應再閱讀全文,以求全面、深入地了解論文內容。由于中、英文屬不同語系,英語是形合語言,句子中名詞或代詞(或相當于名詞的其他詞類、短語、從句)的從屬;漢語是意合語言,其從屬關系、并列關系往往通過序詞或者邏輯意義加以表現[4]。鑒于兩種語言存在較大差異性,因此只有充分理解論文原文的深層邏輯結論,并反復推敲,才能忠實再現原文的思路和邏輯架構,從而真正形成英文的邏輯框架。
3.1.2 力求文意通達、邏輯嚴密、簡潔明了 在透徹理解原文的基礎上,逐字逐句進行翻譯。此后應通讀譯文,考究專業用詞是否準確,動詞是否恰當,句式是否地道,全文是否符合作者本身的寫作意圖等。
3.1.3 巧用翻譯技巧 拆分法在翻譯中較為常見。句子過長,導致翻譯后的文字不易理解時,可對句子進行合理拆分。將中文中一個句子拆為幾部分,同時依據從句與主句之間的關系,改變某些句子的翻譯順序,從而達到將最為核心的部分優先呈現于讀者的目的。例如:為使長江上游干流治理開發與保護方案能與“維護健康長江、促進人水和諧”的治江新理念相結合,在總結……基礎上,按照……原則,根據……成果,對……進行了復核調整。分析可知,第一個分句為文章的目的,語句較長,語意較為完整、獨立;此后在主句前仍有3個分句。如果按照中文習慣從頭到尾進行翻譯,讀者將難以找尋主句的存在。因此,可將第一個分句單獨拆分,變為獨立單句,即:The schemesofharnessing,developmentand protection should be conformed to new concept of maintaining the health of the Yangtze River,promoting the harmony of people and water。其次,再從其他3個分句中選擇與主句密切相聯的一個,放在主句前,余下的兩個分句則放在主句之后,即“密切分句+主句+分句+分句”。該處理方法也符合EI“使動詞盡量靠近主語”的要求[5]。最后,合理套用從國外優秀期刊中學到的地道用法,使句子表達更為準確。
除了運用以上技巧外,中文中常常出現并列句或并列成分,進行翻譯時應加以處理,可適當去掉非重點或次要重復詞語。例如:牛欄江—滇池補水工程,具有建設規模大、系統復雜,地下工程戰線長,所遇地質條件變化頻繁,對前期勘察設計深度要求高,建設周期長等特點。這里,并列成分有6項,語意較多。如果不加以處理,會使翻譯出的句子意義不清晰。仔細分析后發現,前4項成分可作為后2項成分的“因”,因此可將其變為因果關系的句子。其次,“地下工程戰線長”屬于次要重復短語,忽略不譯并不會影響整句含義,故該句可譯作:Due to large-scale,complex sys?tems,frequent changes in geological conditions of under?ground works,Niulan River-Dianchi Lake Water Sup?plement Project has a strict requirement of design depth for the preliminary survey,long construction period and so on。
3.1.4 注意相似詞語的細微差別 科技期刊論文的專業性較強,應在充分理解專業用語的基礎上,比選最為合適的動、名詞進行搭配,盡可能地向讀者傳達最為準確的含義。在此僅以筆者翻譯中的兩組常用語作為范例(表1),以饗讀者。

表1 相似詞語細微差別示例表
3.1.5 多方求教 ①互聯網查詢。可通過百度和谷歌搜索引擎查詢。如需查詢專業名詞等問題,還可通過CNKI翻譯和中國學術期刊網絡出版總庫查詢,之后再通過仔細比選,尋求最佳答案。②向專家請教。就水利相關專業而言,老一輩專家經驗豐富、語言功底扎實,通常利用通俗語言、生動實例、形象比喻為年輕編輯指明方向。③向作者請教。作者熟知自己的專業領域,用心撰寫論文,因此在有疑問時,也可請教作者,及時溝通,力求透徹理解寫作意圖,有助于成功翻譯。同時,也可將完成的翻譯發回作者校對,獲得更多啟示。
3.2 對論文中文摘要寫作的要求
(1)作者關。首先應要求作者在撰寫論文時,嚴格依據論文摘要四要素,在征稿啟事和撰寫要求中明確寫作規范、提供范文、指出常用句式等,把握好前期質量關。
(2)審稿關。在收到稿件進行編輯初審時,應仔細對照規范細則,一一檢查摘要是否符合四要素要求,如不合要求,應與作者及時溝通并加以修改,以達到摘要撰寫的相關標準。
(3)編輯加工關。完成文章編輯加工前,應在通讀、充分理解作者意圖和內容的前提下,以讀者的角度重新審視論文摘要,確保中文摘要清晰明了、層次分明,為摘要的翻譯打好基礎。
隨著國際學術日益頻繁,論文摘要已成為科研人員經常和寫作的一種體裁。由于摘要直接關系論文能否被錄用、發表和檢索,摘要寫作的重要性日益凸顯。唯有透徹理解原文、掌握地道表達,才有可能準確傳達原文的含義,使摘要不失真。這就需要年輕編輯加強實踐、積累經驗、總結回顧,早日成為論文摘要翻譯的行家里手。
[1]趙常友.中文學術論文英譯摘要常見錯誤分析[J].曲靖師范學院學報,2012,31(2):102-106.
[2]趙常友,奚麗云.英文學術期刊論文標題、摘要及關鍵詞詞匯模式研究[J].重慶教育學院學報,2012,25(4):89-92.
[3]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6447-86《文摘編寫規則》[S].
[4] 李志偉,黃仲一.科技期刊英文文摘的編譯探討[J].集美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7(4):118-120.
[5]美國《工程索引》對來源期刊英文摘要的撰寫要求.科技 論 文 英 文 摘 要 的 書 寫 規 范 化[EB/OL].(2011-04-16).http://www.cnki.com.cn.
(責任編輯:葉 冰)
G232.2
:A
:1673-0143(2013)04-0133-03
2013-06-20
唐湘茜(1980—),女,編輯,碩士,研究方向:期刊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