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汝令
(云南省大理州巍山縣人民醫院藥劑科 云南 巍山 672400)
高血壓是當前中國發病率最高的慢性病之一,有數據統計表明,我國高血壓的發病率接近18%,而且隨著老齡化的加快,繼續呈增長勢頭,發病人群日益轉向中青年。由于高血壓是一種高發病率、高致殘率的疾病,而且其發病機制復雜,治療時存在很大的個體差異性,因而合理用藥顯得尤其重要,它關系到患者預后及并發癥的情況,我院近年來對此類患者采取聯合用藥個體化的診治措施,取得了一定的臨床效果。
1.1 一般資料:利用回顧性分析的方法研究和比較對我院于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高血壓性患者400例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對照分析,其中男240例,女160例,年齡46~74歲,平均60歲,合并冠心病200例,高血脂癥100例,糖尿病100例,所有患者均結合臨床病史并根據2010版《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而且比較患者其他的資料,相互之間沒有顯著性差異,沒有統計學意義(p大于0.05),對實驗結果沒有影響。
1.2 高血壓診治現狀:高血壓是慢性疾病,治療是一個長期性過程,而且因各人體質及伴隨疾病不同治療存在較大差異,當前高血壓用藥種類繁多,患者自身存在濫用降壓藥、頻繁換藥、不規律用藥現象,醫務人員在臨床用藥治療時,認識不到位,片面追求短期效果達到治療目的,因而需要進行用藥及認識糾正,合理用藥。
1.3 實驗方法
1.3.1 限定日劑量DDD:用于成人的藥物平均日劑量,參照中國藥典(2005年版)、新編藥物學(第15版)推薦用量,并根據臨床常規計算得出。
1.2.2 DDDs:藥品的總藥量(g)/該藥的DDD值,即為用藥一天的人數。以此來衡量用藥頻度,DDDs值越大,提示該藥使用頻度越高。
1.4 統計學處理: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處理。對計量資料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差異具有顯著性P<0.05,為有統計學意義。
2.1 影響抗高血壓藥療效相關因素:影響高血壓病人合理用藥相關因素類型分為:藥物自身的作用、經濟性、用藥方案調整、處方不合理、藥品選擇不當、藥物不良反應、營養飲食不良、等。其影響高血壓病人用藥安全所占的比率依次為:26.5%、21.5%、16.25%、13.25%、8.25%、7.50%、6.75%。其中占主要影響因素的類型為藥物自身作用及經濟性。具體情況如下表1所示。
2.2 高血壓病處方中藥品使用頻次及費用:高血壓病處方中藥品使用頻次排序:氨氯地平、硝苯地平(拜新同)、依那普利、雙氫克尿噻、吲達帕胺、美托洛爾(倍他樂克)、非洛地平(波依定)、為硝苯地平(心痛定)、硝酸異山梨酯(消心痛)、貝那普利(洛汀新);費用排序:氨氯地平、依那普利、為硝苯地平(拜新同)、美托洛爾(倍他樂克)、非洛地平(波依定)、貝那普利(洛汀新)、吲達帕胺、雙氫克尿噻、硝苯地平(心痛定)、硝酸異山梨酯(消心痛)。具體情況如下表2所示。

表1 影響抗高血壓藥合理應用的相關因素
高血壓已經成為當今社會的一種常見病、多發病,其治療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如何更有效的防治高血壓是醫務人員與患者共同的診治目的,臨床要關注影響治療的諸多因素、綜合考慮應對、本著安全、有效、經濟的原則使用抗高血壓藥。由表2可見:鈣通道阻滯劑(CCB)、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ACER)、是我院臨床常用抗高血壓藥,應用狀況與國內基層地區總體用藥相似、使用結構相對合理、符合聯合用藥治療原則。

表2 高血壓病處方中藥品使用頻次及費用
[1] 汪春燕;李征蓮;調整生活方式對高血壓患者的影響[J] ;蚌埠醫學院學報;2009,11(05):231
[2] 盧秀蘭高血壓病人的用藥安全指導與護理體會[J] ;中國衛生產業,2012,14(07):125-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