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肯·帕提汗
摘要:群眾文化事業作為國家公益性社會文化事業,在社會文化發展中具有龍頭、導向和示范作用。搞好基層文化工作,對于加強黨和政府與人民群眾之間的聯系,提高廣大人民群眾的思想道德和科學文化素質,培養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具有重要作用。
關鍵詞:提高;基層群眾文化建設;有效性
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是社會主義建設的重要內容和重要保證。基層文化建設是社會主義文化事業的基礎。基層文化工作水平的高低、質量的好壞,是衡量一個民族文化素質的重要標志。加強基層文化建設,不僅是提高群眾文化素質、滿足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需求的客觀要求,也是搞好基層思想政治工作、維護社會穩定的重要手段。
1 基層群眾文化建設現狀分析
群眾文化是指人們在職業之外,自我參與、自我娛樂、自我開發的社會性文化。基層群眾文化.主要是指街道、社區一級的群眾文化活動及群眾文化工作。基層文化建設是指基層人民群眾進行自我的、以滿足自身精神文化生活需要為目的,以文學藝術為中心的文化活動、文化工作和文化事業,主要包括農村文化、社區文化、校園文化、企業文化等,涉及到文藝、科普、體育、教育、娛樂等人們文化生活的各個方面。基層群眾文化建設主要存在的問題有:
1.1 基層文化發展不平衡
當前基層文化設施建設不平衡,活動開展也不平衡。經濟條件好的地區,設施建設好,活動開展也好;經濟條件差的地區,發展比較慢。長期以來,基層地區,尤其是廣大經濟發展相對落后的地區,文化基礎設施匱乏、活動形式簡單乏味已經嚴重制約了基層群眾文化建設和發展。
1.2 基層文化建設資金不足,文化基礎設施落后
基層文化建設資金不足,文化基礎設施落后已成為嚴重的問題。雖然財政投入在逐年增加,但與實際需求相差甚遠。加上一些地方鄉鎮財力困難,領導對基層文化建設重視不夠,沒有真正把基層文化建設擺到重要的工作日程,文化建設投入經費較少,一些基層文化站年久失修,圖書和活動器材、設備奇缺,文化站、圖書室形同虛設,沒有專人負責,沒有活動經費,設施簡陋不堪,還有的地區幾乎沒有文化設施。
1.3 基層文化工作隊伍不能完全適應現代基層文化建設的需要
在信息時代,廣播、電視和電腦等現代傳媒技術的發展,為基層群眾了解外界信息提供了極其便利的條件,但是由于根深蒂固的封閉思想觀念的影響和束縛,基層群眾不能大膽接受改革創新的新思想、新觀念。特別是個別基層干部在思想觀念上仍然保持“重經濟、輕文化”的想法,忽視基層群眾文化建設和基層群眾精神文化需求,導致基層文化建設工作不能順利進行。
2 提高基層群眾文化建設的途徑分析
2.1 加強學習,充分認識加強基層群眾文化建設的重要性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人民群眾的物質文化水平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基層人民群眾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也日趨增多,加強基層群眾文化建設已經成為社會主義發展到一定階段時,必須要著力推進的工作。因地制宜的加強基層群眾文化建設,對于進一步端正民眾的人生觀、價值觀和道德觀,保證地區社會經濟又好又快的發展具有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改革開放以來,各地各有關部門大力加強基層文化建設工作,城鄉基層文化設施得到較大改善,人民群眾文化生活進一步豐富,有力地促進了經濟和社會發展,我們要再接再厲,加強學習,努力減少或消除嚴重影響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不利因素
2.2 多措并舉,為加強基層群眾文化建設奠定堅實基礎
一是積極構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加強公共文化服務是繁榮基層文化的主要途徑。要以公共財政為支撐,以公益性文化單位為骨干,以人民群眾為服務主體,完善覆蓋城鄉、結構合理、功能齊全、實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切實為基層文化活動的深入開展提供有力保障,奠定堅實基礎。二是切實加強基層文化設施建設。要把改善和健全基層文化設施建設,作為繁榮基層文化的前提,下大力把基層文化設施建設成系統配套、功能齊全的文化活動陣地。新時期,基礎建設已為廣大地區建立了更多的文化休閑場所與文化宣傳的陣地,構建了基層公共文化傳播的平臺,也為基層文化建設的開展提供了平臺,已經成為提高廣大基層群眾文化素質,豐富業余生活的必要途徑。與此同時還要不斷完善面向婦女、未成年人、老年人、殘疾人的公共文化服務設施,使各類人員都有活動的空間和場所。三是大力開展群眾文化活動。要積極搭建公益性文化活動平臺,一定要注意發揮優勢、突出特色,切合當地風土人情,切合當地文化傳統,真正融入群眾的生產生活,積極發掘各地的文化資源,使文化資源優勢成為文化資產優勢,成為文化發展優勢。要充分利用各種節慶日,尤其是民族傳統節日,因地制宜組織開展群眾樂于參與、便于參與的各種民俗活動、傳統文化活動。四是切實加強基層文化骨干隊伍建設。人才隊伍是鞏固陣地,是做好基層文化工作的重要保證。各級要制定科學完備的基層文化人才隊伍建設規劃,完善機構編制、學習培訓、待遇保障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吸引更多的文化藝術精英人才投身基層、服務基層、建功基層。五是建立有效的運行機制,保證基層文化建設的各項任務落到實處。
2.3 做好結合,為加強基層群眾文化建設提供保障
一是把政府要求和群眾需求相結合,層層細化舉措,落實責任,為基層文化的開展提供組織保障。二是把政府主導和社會參與相結合,轉變政府職能,明確政府在文化事業發展中的主導地位。因為基層群眾文化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不僅需要政府加大各方面的力度,同時還要堅持發動社會各層面力量,由政府搭設平臺,調動社會力量,讓企業和社會共同參與到基層文化建設中去,提高群眾文化活動的覆蓋面和廣泛度。三是把硬件建設和軟件建設相結合,著力提升基層文化水平。基層群眾文化的開展.要依靠一些固定的基礎設施,比如圖書室、村民文化活動中心、棋牌室等等,沒有固定的基礎設施和配套的硬件設備.群眾文化很難順利展開。但是,沒有多樣化的群眾活動,所有這些設備和器材都是一種擺設,因此要把軟硬件結合起來,結合實際情況,開展一系列比如種植能手、五好家庭、孝敬父母標兵等等類似的活動,這樣既促進了家庭和諧發展,也有效提升了整體地區的精神文明風貌。四是把傳統文化弘揚和現代文化發展相結合。
基層群眾文化建設,是實現廣大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的重要方面,我們要通過弘揚先進文化,扶持有益文化,改造落后文化,抵制腐朽文化,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實現文化產業的跨越式發展。
參考文獻
[1]王大虎 淺談如何加強基層群眾文化建設 神州(中旬刊) 2011(3)
[2]王艷梅 淺談如何加強基層文化建設 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 20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