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錢志坤
務實調研出成效
文/錢志坤
2012年,是金山區五屆人大常委會全面履職的第一年。從接過接力棒的那天起,新一屆區人大常委會領導就在繼承、開拓、創新上動腦筋、做文章。其中,圍繞區委、區政府中心工作,服務經濟發展大局,選準課題,加強調研,推動全區經濟轉型發展,是新一屆常委會履職以來最突出和最重要的工作之一。
創新驅動,轉型發展,是加快上海“四個率先”和“四個中心”建設的必由之路,對經濟總量不大、經濟運行質量不高的金山區來說,創新驅動,轉型發展的任務顯得尤為迫切和繁重。區人大常委會立足區情,主動作為,針對今年以來經濟增速放緩,有的甚至出現負增長的嚴峻形勢,常委會領導率課題調研組,歷時一個多月,深入鄉鎮、企業實地調研,分別召開由各鎮分管鎮長、工業區、稅務所、經濟小區等部門負責人和部分代表性企業負責人參加的座談會,廣泛了解情況,聽取意見建議。在客觀、理性、中肯地分析目前全區經濟運行基本特點、發展趨勢和企業反映的突出困難及問題后,對癥下藥,指出實現經濟可持續、追趕式增長,要注重提升制造業整體發展水平,堅持招引大項目,服務支持優勢企業,正確引導、助推勞動密集型企業轉型發展;要注重加快第三產業發展;要注重挖掘土地資源的潛力;要注重營造良好的投資發展軟環境。調研報告呈送后,受到區主要領導的充分肯定。區長李躍旗作出批示,指出報告分析客觀,建議中肯,要求政府相關部門加強學習研究。
土地是不可再生的資源。針對全區經濟發展與土地資源日益緊缺的矛盾,常委會又把目光聚焦到產業用地“二次開發”上。通過調研,指出實施產業用地“二次開發”既是“創新驅動、轉型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緩解土地供求矛盾、擺脫發展困境的有效途徑;產業用地的“二次開發”必須在規劃指導下有序推進,并加大政策措施配套落實;要建立有利推進“二次開發”的導向機制,加快淘汰劣質企業;要積極探索農村集體用地使用制度改革,合理開發不適宜農用的地塊。區長李躍旗對此作出批示,要求政府有關職能部門在今后的工作過程中積極加以探索和推進,以緩解本區產業用地供求緊張的局面。
金山是農業大區,“三農”工作在經濟社會發展的地位和作用不言而喻。然而,由于種種原因,“三農”工作往往在全區工作中擺不上重要位置。比如,農業技術推廣體系三級隊伍建設方面,除區級層面有較好的組織體系和專業技術人員外,鎮級特別是村級層面中,隊伍老化,后繼無人,服務能力弱化、經費不足等現象十分普遍,已成為制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一大瓶頸。為深入貫徹去年中央一號文件精神,盡快改變新農村建設中這一“短板”現象,常委會組織力量,加強調研,就改善人員結構,充實穩定鎮、村兩級農技隊伍,加強涉農法律、法規和政策等的宣傳、培訓,制定和完善考核體系,建立農技推廣經費保障機制等提出調研意見。區委書記楊建榮高度重視,要求區農委等部門重視人大調研報告中提出的存在問題和意見建議,認真研究、改進和提高。
為更好推動全區“三農”工作齊頭并進,加快發展,常委會還相繼開展農村水利建設情況、農村宅基地綜合治理、農村土地整理復墾情況等調研,有針對性地提出解決問題的意見建議,送區委、區政府領導。為使調研成果盡快轉化為工作成果,區人大常委會加強調研意見落實情況的回訪,召開了上半年課題調研對策會,聽取區政府領導及區有關部門對相關課題調研意見落實情況匯報。
最近,有關部門報送的信息顯示,經濟運行和土地“二次開發”中存在的問題已得到區有關部門重視,他們將認真吸收和改進工作;困擾全區農村多年的鎮、村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和農村水利發展的若干問題將也逐步得到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