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軍
密切聯系群眾求真務實履職
馮軍
全國人大代表、上海市電力公司總經理
今年,我有幸和林蔭茂、嚴誠忠兩位代表作為召集人,與另外13位上海市全國人大代表一起組成第二調研小組,以“完善城市重大基礎設施建設機制”為題,開展深入調研,體會頗深。
調研主題貼近民意。城市重大基礎設施是現代文明的“象征”、城市運行的“命脈”、經濟發展的“引擎”、民生保障的“基石”。但是在城市化進程突飛猛進的同時也伴生了一系列的“城市病”——市政地下管網建設薄弱、污水和生活垃圾處理能力不足、公共交通系統建設滯后等等。城市內澇、交通擁堵、垃圾圍城、噪聲污染等已影響人們的正常出行和工作生活,加強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迫在眉睫。近期,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推進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公共服務,部署加強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此舉不僅順應了人民期盼,還拉動了有效投資和消費,又能增強城市綜合承載能力、造福廣大群眾、提高新型城鎮化質量,是穩增長、惠民生的好抓手。我們組以“完善城市重大基礎設施建設機制”為題開展調研,通過摸家底、找癥結,創新思路,完善機制,為加快城市重大基礎設施建設把好脈、找準病、開好方,破解城市建設質量不高的難題,努力解決人民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
調研組織周密合理。調研組扎實做好調研策劃和組織工作,確保調研取得實效。我們組的代表來源多元,既有政府部門代表,也有建設單位代表;既有院校專家代表,也有一線人員代表。代表中既有院士,也有教授;既有行政管理領導,也有杰出村官;既有建設管理者,也有先進生產者;既有建設帶頭人,也有勞動模范。代表組成充分集合了代表的行業特點,為調查研究工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調研形式豐富實用,采取座談會、實地考察、專題溝通、情報收集等多種方式,保障能聽到想聽的,能看到想看的,確保調研客觀公正。建立代表活動簡報制度,及時通報每一次調研活動內容,便于所有代表全面掌握調研進展情況。
調研過程全面深入。代表們熱情高漲,冒著烈日高溫和臺風暴雨,深入工地一線,傾聽來自四面八方的聲音,從政府部門到建設單位、從市人大代表到居民代表、從院校專家代表到媒體代表,真誠聽取群眾呼聲,從簡政放權、證照辦理、文明施工、訴求表達等各個角度方面,了解群眾意愿。代表們全方位考察,從已建成的到在建的,從正常推進的到施工受阻的,從市內到外埠,全面了解城市重大基礎設施建設現狀及存在的問題,汲取好的建議和意見,準確掌握第一手材料,真正把現實情況和群眾呼聲反映出來。代表們還充分了解了上海長江西路隧道工程的受阻情況和受阻12年的上海500千伏虹楊變電站破冰前行的經驗,并遠赴深圳、東莞學習考察寶安區老虎坑垃圾焚燒發電廠、500千伏水鄉變電站等成功建設經驗。
調研成果務實豐厚。調研組從法律依據,到規劃、立項、審批、施工等整個建設程序,針對當前城市重大基礎設施建設面臨的法治建設環境不理想、規劃落地困難、建設受阻頻繁、行政審批不暢、標準偏低及設備老舊等困難和問題,全面客觀總結現狀。問題分析深入細致。從主觀到客觀、從直接到間接,經過去偽存真、除虛留實、略粗取精和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綜合分析,透過現象看本質。對于依法行政、依法建設、依法維權主觀意識不強,城市資源緊缺,行政管理效率不高,標準滯后等方面進行深入剖析,努力探求深層次原因。措施建議科學合理。把實現人民愿望、滿足人民需要、維護人民利益作為調研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以針對性強、操作性強為標準,建議完善建設依據、程序及監督機制,以全面完善城市重大基礎設施建設機制。
通過此次調研,我更加感受到作為一名全國人大代表,使命光榮,責任重大。人大代表不僅是人民賦予代表的政治榮譽,更是人民賦予的神圣職責。人大代表通過深入基層、深入群眾,了解情況,聽取意見,做好調查研究,來更加準確全面地掌握社情民意,建言獻策,是代表在閉會期間履行職責的重要方式。相信通過全體代表們的不懈努力,全國人大代表的履職工作將會不斷予以豐富和完善,從而更好地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