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羅慧嬋
十二五規劃監督調研采用“1、4、9”模式
文/羅慧嬋
按照《監督法》規定和2013年區人大常委會工作安排,今年11月下旬常委會將開展聽取和審議原黃浦、盧灣兩區政府關于“十二五”規劃實施情況的中期評估報告。為了確保此項工作的順利進行,近期,區人大常委會全面啟動審議前的調研工作。調研工作采用“1、4、9”模式開展。
“1”即一項目的。今年是“十二五”規劃執行的第三年,原黃浦、盧灣兩區“十二五”規劃實施以后,兩區于2011年“撤二建一”,建立了新的黃浦區。常委會將在總結原兩區成功經驗的基礎上,結合區委提出的關于制定建設最具世界影響力的國際大都市中心城區總體行動方案系列三年行動計劃,進一步掌握兩區整合后規劃的實施進展情況,客觀評估和審議“十二五”規劃確定的發展目標、主要任務、重大項目及其落實情況,理性分析規劃實施中所取得的成效、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并根據當前我區發展環境和形勢的變化,科學調整發展目標,進而提出推動規劃更好實施的意見建議,同時對新修訂的新黃浦未來兩年半發展規劃進行審議,明確工作重點,為全面完成“十二五”規劃既定的各項目標和任務,確保我區可持續的長遠發展奠定扎實基礎。
“4”即四種調研方法相結合。常委會將在政府部門自評的基礎上,開展專題綜評和調研,力求科學性、實效性和連續性;同時邀請有關專家,部分市、區人大代表,部分市民代表,以及有關中介機構參與本次調研活動,提高調研的透明度和社會參與度。主要采用四種相結合的方法:一是人大調研與社會參與相結合。擬向生活或工作在本區域的部分市民發放調查問卷1500份。他們是規劃目標享有的衡量者,對規劃實施情況、存在弊端有切身的感受,最具有發言權。二是點與面相結合。在對規劃實施情況進行總體調研的同時,各工委會將根據各自實際情況選擇確定1-2項調研重點,做到點面結合。三是調研與審議相結合。聽取有關部門匯報,實地考察調研,對獲取的資料和數據進行全面梳理、歸類和對照,看是否符合規劃制定的初衷。四是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相結合。通過召開座談會、發放調查表和個案實地勘察等方式開展科學合理的論證,聘請專業機構用科學的方法開展指標比對,通過采用正確的數據進行系統分析,力爭為整合后的“十二五”中后期工作目標提出具指導性的意見建議。
“9”即九個機構協同完成。鑒于“十二五”規劃涉及本區社會經濟生活各個方面,常委會結合各工作機構和辦事機構的職責分工,統一成立專項調研工作領導小組。由常委會分管主任為組長,其成員包括常委會下設的三室六委負責人,共同參與和完成這項調研任務。總體安排和調研工作由財經工委牽頭,辦公室協調。在開展調研之前,相關資料由財經工委收集和分送。內司和僑民宗工委就社區管理、社會穩定和推進養老事業等情況開展調研并形成專題分報告;財經工委就產業結構調整、重點功能區建設情況等開展調研并形成專題分報告;教科文衛工委就社會事業發展情況、增強公共服務能力等開展調研并形成專題分報告;城建環保工委就重點民生實事項目、舊改工程和環保事業進展情況等開展調研并形成專題分報告;人大代表工作室和人事工作委員會就參與調研對象(包括市民、市區人大代表)的組織安排和聘請中介機構聯系溝通開展相關工作;以財經工委為主,研究室配合匯總各項分報告后形成總報告,于11月下旬提交常委會會議進行審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