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方志權 陳怡赟
市委農辦、市農委積極配合全國人大代表專題調研活動
——為專題調研提供“智力支撐”
文/方志權 陳怡赟
隨著本市貫徹落實今年中央一號文件精神的逐步深入,“推進農業改革,發展家庭農場”這一主題被上海市的全國人大代表選為今年專題調研內容之一。市委農辦、市農委作為配合單位之一高度重視,孫雷主任親自負責,殷歐副主任具體組織,政策法規處和市場信息處等職能處室認真參與,配合市人大做好人大代表專題調研活動的各項服務工作,并參與形成了相關調研報告和市政府文件。
為確保這次全國人大代表專題調研能取得預期效果,市農委對調研內容作了精心安排。考慮到全國人大代表調研應統籌兼顧全國面上情況,能為全國農業經營體制創新和農業規模經營發展建言獻策,市農委根據農業部提供的先進典型,推薦安排了浙江省寧波市等南方省市和吉林省延邊州等北方省市的經驗供學習和考察。同時,考慮到在上海開展的專題調研,應充分了解本市的實際情況,使本次專題調研能轉化為代表推動本市今后工作和實踐的有效履職形式,市農委推薦安排了赴家庭農場發展較成熟的松江區和正在積極推進家庭農場發展的奉賢、金山等區進行實地調研,并安排了家庭農場實地考察、農場主體會交流、職能部門經驗介紹等多種形式的調研內容。
家庭農場作為一項新生事物,正處于邊摸索、邊發展、邊總結的階段,全國各地探索和實踐模式不一。如:在經營范圍方面,本市松江區家庭農場以糧食生產為主,奉賢、金山等區在糧食基礎上正探索逐步發展瓜果等經濟作物;在經營規模方面,本市受農業資源稟賦所限,規模一般控制在100—150畝左右,而北方人均耕地較多的兄弟省市則掌握在50公頃左右;在經營主體方面,本市傾向本地農民自耕,而吉林省延邊州等則鼓勵合作社、種植大戶、城鎮個人和企業等多種主體共同發展。為確保本次專題調研能全面了解家庭農場的現狀和問題,準確把握內涵和特征,科學謀劃未來發展的方向和路徑,市農委始終圍繞家庭農場發展的內涵特征、基本條件、困難障礙、培育方式、認識誤區等重點、熱點問題,配合人大代表開展實地調研和理論研究,為確保專題調研取得預期效果提供了有力的保證。
為確保能撰寫出既有理論高度又有實踐指導意義的調研報告,市農委政策法規處、市場信息處等職能處室堅持一邊調查、一邊總結、一邊研究的工作方法,全過程參與了專題調研活動和調研報告的起草。本市考察調研結束后,市農委與調研組共同梳理、總結了本市的經驗和問題,初步形成了調研報告的總體框架;赴吉林考察時,市農委一邊學習兄弟省市的先進經驗,一邊抽空與調研組的各位人大代表溝通對充實完善調研報告的想法和建議;完成考察任務后,在市人大組織下,又對調研報告進行了反復討論和修改,最終形成了較高質量的調研成果。
通過這次全國人大代表專題調研,市農委不僅找準了家庭農場發展中的瓶頸問題,并從法律和實踐層面提出了破解的建議,更將調研成果轉化為了工作措施,對推進本市乃至全國“三農”工作,特別是創新農業經營體制、培育發展家庭農場工作發揮了極為重要的現實意義。在法律層面,市農委建議要進一步創新農村土地制度,實行土地所有權、承包權與經營權的三權分離,通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等法律,進一步維護土地的經營權,為全國人大代表在“兩會”期間建言獻策提供了有效的依據。在實踐層面,市農委起草了《關于本市加快推進家庭農場發展的指導意見》,從土地流轉、登記制度、政策扶持、人才培育、社會化服務等方面提出了規范要求和扶持措施。該《指導意見》近日將以市政府名義下發,以指導下階段本市培育發展家庭農場工作,確保本市率先基本實現農業現代化。目前,上海是全國各省市自治區中最早出臺扶持發展家庭農場政策性文件的省份,受到了中農辦領導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