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許國慶 顧忠華
閔行檢察院“四化”:路越走越寬
文/許國慶 顧忠華
2011年5月底,上海市閔行區人民檢察院(以下簡稱閔行區檢察院)繼于2010年榮獲“全國模范檢察院”后,又被最高人民檢察院確定為本市唯一的一家以“執法規范化、隊伍專業化、管理科學化、保障現代化”為主要內容的“全國基層檢察院‘四化’建設示范院”。從那時起,閔行區檢察院開始了為期3年示范期的新征程。
作為刑事犯罪案件受理量列全市第二的閔行區檢察院,自2011年開始試點主任檢察官辦案責任制,朝著更趨司法化、專業化、精英化辦案的方向,走出了一條辦案組織模式探索實踐的新路子。
在主任檢察官辦案責任制試點中,改變以往案件“三級審批”行政管理色彩較濃的辦案模式,通過賦予主任檢察官對9類批準逮捕、11類審查起訴案件及法律監督事項的審批決定權,并簡化疑難案件審批程序,從而使整個辦案模式扁平化,凸顯了主任檢察官的辦案主體地位,確立其辦案獨立性和公正性,同時提高了辦案效率。試點以來,公訴案件審結率達99.5%;審查逮捕案件期限由平均的6.5天降至5.4天,辦案效率明顯提高,尚未發生一起錯案。在試點主任檢察官辦案責任制時,還選聘了部分優秀青年干警擔任代理主任檢察官,讓他們在實戰中積累經驗,增長才干。
近年來,閔行區檢察院招錄了50余名公務員,他們中大多是“三門”干部。閔行區檢察院運用現代人力資源管理中“職業錨”理論,通過組織新進人員首年在主要業務部門之間輪崗體驗式學習來幫助新進人員把握職業定位。
對個人而言,職業錨是職業選擇的依據,影響著個人才能發揮的決定性力量;對組織而言,職業錨能夠實現人力資源的最優配置,從而實現組織效能的最大化。三年來,閔行區檢察院培養出了11名全國、市級業務標兵,并歷經2次全院干警雙向選聘,31名輪崗過的新進人員中有15人因表現突出,綜合素質過硬,被選為院領導帶教對象。
閔行區檢察院引進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等先進管理理念,逐步建立完善了“五位一體”考核機制。
在“五位一體”考核機制中,閔行區檢察院堅持“以職位管理為基礎,以客觀評價每個干警工作實績為標準,以提高工作質量和效率為目標,以實行兩級考核為層級”的考核原則,將創先爭優工作任務細化、分解,做到任務到崗,責任到人,分工明確,并通過“對黨組成員實行述職評議;對中層干部實行任期目標管理考核;對普通干警實行崗位量化考核;對副處級非領導干部實行部門平均工作量考核;有條件實行崗位目標考核末位制”的考核方法,并將考核從年度考改為季度考,進一步促進了工作發展,在每年的基層檢察院考核評比中位列全市第二。
2013年2月21日,閔行區檢察院控告申訴接待室里,一名30歲開外的婦女伸出雙手,從檢察官手里接過內含5000元人民幣的信封,哽咽著說不出一句話。一個半月以前,在同樣的地方,她還在情緒激動、傷心欲絕的嚎啕大哭,今天卻成為了閔行區檢察院今年的第一位被司法救助的刑事被害人。
近年來,閔行區檢察院大力推進以信訪聯合接訪業務樓為“主版塊”,律師接待室、案管中心、偵查指揮中心暨新聞發布中心、檢察文化園、社區檢察室等為“點項目”的“窗口”建設和司法辦案用房建設,搭建了服務群眾的平臺和載體。同時,積極探索了刑事被害人司法救助等工作機制。“人民群眾來檢察院辦事,我們檢察官的一個笑容、一聲問候、一杯熱水、一把椅子,都體現著執法為民的思想。人民群眾也是從這些細節來關注檢察機關的執法辦案,來感受檢察官的群眾感情,因此,窗口建設關鍵在‘建’,但更重要的是‘用’,‘建用’并舉,為民所‘用’?!遍h行區檢察院潘祖全檢察長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