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惠之
“銀行卡1號”專案偵破記
文/惠之

20 12年6月,根據公安部“銀行卡1號”專案浙江指揮部指令,紹興市公安機關組織250名警力分赴廣東、吉林等八省市,抓獲146名犯罪嫌疑人,案件成功告破。這是一起以中國臺灣案犯為主犯、針對韓國等地公民實施詐騙、在中國大陸偽造銀行卡取款洗錢的跨國跨境案件,涉案金額10多億元。此案轟動國際警方,2013年6月初開始,紹興市人民檢察院已陸續將“銀行卡1號”犯罪嫌疑人向市中院提起訴訟。
2011年11月19日下午臨近下班時刻,位于浙江省紹興縣柯橋街道山陰路上的中國銀行紹興縣支行門口出現一胖一瘦兩名男子。四處張望后,兩人走向銀行大門一側ATM取款機窗口,掏出一張白色銀行卡塞進ATM機取款。兩人忙碌了一陣卻未成功,卡被ATM機“吞”了。他們又掏出一疊白色銀行卡試,接連被吞進幾張卡后,終于取到幾筆錢才慌慌張張離去。
當天晚上,中國銀行紹興縣支行在清理ATM機時發現多張白色銀行卡。這是一種貼有磁條、通身白色的偽造銀行卡。這家支行立即從監控錄像中調出兩名可疑人員頭像,向上級銀行和公安機關報案。隨后,中國銀行紹興市分行將可疑人員頭像印發全市各網點,要求進行實時視頻監控。紹興銀監分局向全市各銀行機構發出案情通報。
11月22日晚7時15分,位于紹興市越城區的中國銀行紹興城東支行監控發現,離支行不遠的中行清道橋自助網點有兩名可疑人員持“白卡”從ATM機取款。聞訊趕來的紹興市公安局治安支隊民警和幾名銀行保衛人員一起,將胖瘦兩名犯罪嫌疑人抓捕。
兩名犯罪嫌疑人叫梁某和蔡某,都是臺灣人。他們交代:從廣東珠海北上,經江西、福建到浙江紹興,一路上用“白卡”在中國銀行各個網點ATM機上“試卡”取款,每星期換一個地方。目的是為了躲避警察的偵查。民警隨即驅車前往兩人的出租房,在那里,民警除找到了一沓白色空白銀行卡外,還繳獲了用于作案的讀卡器、電腦和手機SIM卡。
兩名犯罪嫌疑人的身份,及隨身攜帶的大量假銀行卡和讀卡器等作案工具,引起紹興警方的高度警覺。經審訊,發現組織指揮他們在國內轉賬取款的是臺灣人黃某。
辦案民警梳理分析了100多張銀行卡轉賬脈絡圖,并對每個轉賬IP地址進行倒查,發現了黃某上家陳某及陳的上家吳某。偵查發現,吳某住在珠海,長期伙同他人銷售詐騙韓國人的網絡電話、釣魚網站、轉賬銀行卡等,已被臺灣警方通緝數年。經過再次審訊和深入偵查,紹興警方發現,這背后竟然是一個龐大的跨國跨境銀行卡詐騙集團。
為徹底摧毀該犯罪產業鏈,紹興市公安局立即向浙江省公安廳、公安部經偵局作了匯報。2012年4月16日,公安部經偵局專題研究后將此案定為“銀行卡1號”專案。根據公安部要求,紹興市公安局循線追查,發現了犯罪團伙用“白卡”取款的賬戶多在韓國,其詐騙對象是韓國人。
公安機關經縝密偵查,鎖定了提供釣魚網站、受害人銀行卡信息資料的犯罪集團核心人員——中國臺灣籍犯罪嫌疑人吳某、黃某以及吉林籍的崔某等人,并順線追查到實施銀行卡詐騙、偽造銀行卡取款套現的犯罪嫌疑人200多名。
專案組民警摸清了“銀行卡1號”案的整個脈絡,這是一起由韓國籍、中國臺灣籍不法分子組織策劃,吉林延邊籍人具體實施的跨國銀行卡詐騙犯罪案件。具體操作流程是:
第一步:利用釣魚網站騙取銀行卡信息。韓國籍和中國臺灣籍犯罪嫌疑人先在韓國境內從網上購買韓國銀行客戶的電話號碼,群發短信,以賬戶存在危險為由,誘使受害人登錄假冒韓國大檢察廳、法務部、金融部等部門的釣魚網站,騙取個人銀行卡賬號、密碼、身份信息等。受害人一旦聽信騙子的話,就會將賬戶里的錢一步步轉到“冰箱”(行話,指騙子預先開設的韓國銀行賬戶)里。
第二步:克隆銀行卡,轉賬取現。在韓國的犯罪嫌疑人將竊取的銀行卡信息,通過電子郵件發送給在中國境內的臺灣籍犯罪嫌疑人,由其利用專業設備克隆銀行卡,再交給取款“馬仔”去ATM機套取現金。
第三步:多頭轉賬,處置贓款。取款“馬仔”將套取的現金轉存到多張銀行卡內,通過網銀多頭轉賬,再次取現后存到別的銀行賬戶,再將贓款通過銀行迅速匯至韓國或中國臺灣,從而完成整個銀行卡詐騙犯罪流程。
該詐騙犯罪團伙特點:組織嚴密、分工明確,團伙中既有大量實施詐騙的一線話務人員,也有專門收集韓國籍人員信息、實施網上轉賬的人員,還有提供網管設備的技術人員以及在韓國境內提款、境外地下錢莊轉賬人員。經查,該犯罪團伙每周的詐騙金額都在200萬元左右人民幣。作案手段和涉案金額觸目驚心!
“銀行卡1號”專案是近幾年來紹興市公安機關破獲的涉案人員最多,涉案資金量最大,影響最廣的跨國跨境銀行卡詐騙案件。據不完全統計,涉案金額達10多億元。案件的及時偵破進一步提升中國警方的國際形象。紹興市公安局局長劉國富說。

犯罪嫌疑人的詐騙對象是韓國民眾,卻以中國境內為套取現金、洗錢的犯罪實施地,是對中國社會綜合治理體系及銀行管控制度的直接挑戰,紹興市公安局副局長、“銀行卡1號” 專案組成員俆明法介紹。“銀行卡1號” 專案作案手法專業,依托互聯網技術作案的特征明顯,團伙成員中還有專門從事潛入國內外政府網站的黑客。這表明我國新時期社會管理工作面臨新挑戰,對于一些高學歷人員利用高科技犯罪,必須在打擊的同時,進一步落實綜合性防范措施,尤其是要做好科技強警,做好人才儲備和技術培訓工作。
破除部門之間的信息壁壘,是建設高效社會綜合治理體系的當務之急。據介紹,這次紹興公安機關異地破案過程中飽受信息不透明困擾,包括政府部門之間的信息,如水電氣、民航機票、手機運營商信息不能共享。公安機關到一些銀行查詢嫌疑人賬戶資金走向,也遭遇少數銀行不配合情況等。
2012年5月25日,公安部召集廣東、福建、山東、遼寧等八省市公安機關,在紹興舉行“銀行卡1號”專案部署協調會。準備對全案發起總攻。經過前期周密調查,警方已基本鎖定該團伙在中國境內活動的核心人員,并對收網工作作出明確部署。
這次協調會明確浙江省紹興市公安局為抓捕主力,遼寧等八省市公安機關落實屬地配合責任,對吳某等主要犯罪嫌疑人實施全面抓捕;統一協調銀行等有關部門,協助各參戰省市公安機關在總攻開始時,對涉案的銀行賬戶實施集中查詢、凍結;以廣東珠海抓捕犯罪嫌疑人吳某為起始,對全案發起總攻;在總攻開始后,各參戰單位即時交流情況,力求戰果最大化。
6月10日,早期趕赴八省市的15個抓捕小組的250名紹興民警各就各位。6月11日7時許,“銀行卡1號”案集中收網行動廣東珠海前線指揮部,參戰民警一夜未眠。8時,各地抓捕組相繼報告工作情況及犯罪嫌疑人情況。9時,各地抓捕組繼續報告工作情況及犯罪嫌疑人情況,等待10時統一行動。9時12分,電話鈴聲驟然響起,前線指揮、紹興市公安局副局長徐明法拿起電話:“什么?什么意外情況?”意外情況!一聽到這幾個字,所有人都吃了一驚,目光全部盯向徐明法。
徐明法在電話里指示,迅速落實情況,嚴密監控犯罪嫌疑人動向,并立即向總指揮部報告:“剛才接到報告,犯罪嫌疑人有逃跑跡象!”氣氛瞬間緊張起來:難道走漏了消息?怎么泄露出去的?如果真是泄露了消息,后果將不堪設想!
總指揮部指示馬上查證,結果速報!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了,仍沒有消息傳來。9時40分,各地抓捕小組紛紛打電話,詢問珠海工作情況,能否按照預定計劃實施抓捕。箭在弦上!總指揮部在綜合研判案件及抓捕行動整體進展情況的基礎上,經審慎研究后決定:按照原計劃進行!9時53分,電話響起。經查證,該犯罪團伙中一個負責取款的“馬仔”于前一天被警方抓獲,得到消息的同伙便立即警覺,預謀出逃。
時間刻不容緩!10時,戰斗打響,收網行動正式開始!廣東珠海抓捕組迅速抓獲包括吳某等首要犯罪嫌疑人在內的11人;10時7分,九名準備逃往境外的犯罪團伙骨干成員在山東煙臺機場悉數落網;10時29分,浙江抓捕組抓獲犯罪嫌疑人39名……
截至6月13日,在公安部統一指揮協調下,浙江、遼寧、吉林、黑龍江、上海、福建、山東、廣東等八省市公安機關在集中收網行動中搗毀犯罪窩點21個,抓獲包括團伙核心人員吳某(中國臺灣)、樸某(韓國)在內的犯罪嫌疑人208名,繳獲銀行卡數千張及大批作案工具,凍結涉案賬戶150余個,涉案金額達10余億元人民幣。一條跨國銀行卡詐騙犯罪產業鏈被中國警方成功斬斷。其中紹興市警方抓獲犯罪嫌疑人146人,首要骨干分子全部抓獲歸案。并搗毀窩點22個,繳獲銀行卡1867張、手機500余部、轉輪手槍一支、子彈六發。“銀行卡1號”專案組決定,抓獲的208犯罪嫌疑人全部交紹興警方處理。
據警方調查,被抓獲的眾多詐騙團伙使用的釣魚網站、網絡電話大多“出手”于中國臺灣地區人吳某。在6月11日的抓捕中,主犯吳某在廣東珠海被民警抓獲。1981年出生的吳某是中國臺灣地區一著名大學的電子信息類專業的高材生,已從事網絡電話詐騙犯罪八年。他很懂技術,專門設計和改良釣魚網站,提供給騙子團伙實施詐騙。一旦詐騙成功,他會從中抽取一定比率的利潤。
為躲避警察調查,一個釣魚網站往往只會存在很短的一段時間,幾天過后就會被關閉,然后一個新的釣魚網站又出現。吳某不斷更換釣魚網站,提供給詐騙團伙,從中獲取暴利,不僅賣技術,吳某還通過韓國人“舅舅”(綽號),獲得了大量韓國銀行賬號和韓國受害人的個人信息,把這些信息和賬號提供給詐騙團伙。“吳某是這個案件中的最高層,他不僅掌握著詐騙過程中必須具備的居民身份信息和技術,還有洗錢用的‘冰箱’。”民警說。
據調查,由吳某掌握的其中一個賬戶,2月至4月份的贓款就高達2000多萬元。
那么,一旦詐騙成功,騙來的錢怎么從賬戶里拿出來呢?這就出現了銀行卡犯罪鏈條中的最后一環:取款、洗錢。這是一個復雜的過程,據辦案民警介紹,目前已經掌握的用于詐騙、轉移贓款的相關賬戶共有150多個,涉及韓國的國民、農業、韓亞等銀行及我國境內的中國銀行、農業銀行、建設銀行。賬戶,在犯罪嫌疑人暗語中被叫做“冰箱”,意思是把騙來的錢放到一個安全的賬戶上,只要愿意,隨時可以取,就像冰箱一樣。“冰箱”一般由取款團伙控制,通過利益抽成的形式提供給詐騙團伙洗錢。
辦案民警介紹了整個套現、洗錢的過程。首先,騙子通過各種方式把受害人的錢集中到一個“冰箱”,如果錢不多,取款團伙就會命令韓國馬仔直接在韓國國內取款。如果騙得的錢比較多,取款團伙會通過轉賬或網銀,把錢分散到多個“冰箱”里。在紹興抓獲的兩個中國臺灣地區人,就是取款終端的“馬仔”。
因本案案情復雜,涉案人員眾多,且涉案金額巨大,紹興市越城區檢察院提前介入,引導公安機關偵查取證,并派員出席了該案的專案匯報交流會。同時,針對同一時間段可能要批捕近百名犯罪嫌疑人的形勢,越城區檢察院抽調精干辦案人員,組成六個專案小組,辦案干警夜以繼日,長時間加班加點,為集中時間和力量進行審查批捕做好充分準備。7月底,紹興越城警方將抓獲的第一批91名涉案犯罪嫌疑人移送紹興市越城區檢察院審查批捕。
由于該案是一起跨國作案的大案,案情復雜且人員繁多,故所有嫌犯已移送紹興市檢察機關審查偵辦。紹興市檢方面對眾多的犯罪嫌疑人和大量審查的工作量,由檢察長親自掛帥,集中人力與精力,確保案件及時、準確和高質量辦結。2013年6月初開始,紹興市人民檢察院已陸續將“銀行卡1號”犯罪嫌疑人向市中院提起訴訟。
編輯:鄭賓 393758162@qq.com
鏈接
連續四年開展專項打擊,破獲銀行卡犯罪案件近5萬起
“銀行卡1號”案專案組組長、公安部經偵局局長孟慶豐表示,近年來,銀行卡犯罪呈高發態勢,犯罪類型多樣、手段翻新,部分地區區域性、家族式犯罪團伙作案明顯上升,嚴重危害廣大人民群眾切身利益。針對此類情況,2008年以來,公安部連續四年部署全國公安機關開展專項打擊,共破獲銀行卡犯罪案件近5萬起。僅2012年3月1日公安部部署開展嚴厲打擊經濟犯罪“破案會戰”以來,就破獲銀行卡犯罪案件1.5萬起。
“只要在中國境內觸犯法律,無論涉及哪個國家和地區的犯罪嫌疑人,公安機關都將依法予以嚴懲!”孟慶豐強調。“銀行卡1號”專案是近年來破獲最大的一起銀行卡犯罪案件,共抓獲的208名犯罪嫌疑人中,韓國公民13名,其中八名已被公安機關刑事拘留并逮捕;14名中國臺灣籍犯罪嫌疑人已全部被刑事拘留并逮捕,主要犯罪嫌疑人吳某已從事網絡電話詐騙犯罪八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