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前柏
GDP1.31萬億元,增長11%以上;財政收入1810億元左右,增長17.4%。
這是廣西壯族自治區在2012年交出的經濟答卷。從全國層面來看,各項指標還比較靠后,但是同自身相比較,取得的成績還是比較大。但是,在廣西人來看,發展步伐還是有點慢,要更加快速。
因此,在廣西“五個財政”提出之初,就將“發展財政”放在了首要位置。在整個廣西大發展的戰略下,需要財政干的事情很多,錢怎么來?錢怎么用?都是很現實的問題。
理順思維
要搞發展,對于廣西這種欠發達地區來說,歸根到底是速度問題。經濟增長速度到底要多快才能滿足發展需要?是不是越快越好?
對于這個問題,廣西財政廳教科文處處長蔡高根有著自己的理解。他認為,發展不是一味求“快”,而是真正要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實現量與質的統一。地方政府和老百姓要從財政收入的增長中獲得實惠。發展財政要實現地方政府的可用財力與財政收入同步增長,老百姓也因此得到實惠,真正做到可持續發展。對于廣西來說,有著天然的發展不足,就應該承認差距,但并不能甘于落后。
“應該多在發展質量上做文章,做到科學發展、可持續發展。關鍵是理順發展理念,發展的問題根本是人本問題,要尊重人性,建立科學的考核機制。導向如果有問題,就會帶來無形的壓力。”蔡高根說。
但是,在采訪中,大多數廣西財政人還是贊同搞好發展是第一要務?!敖洕先ゲ皇撬袉栴}都能解決,但是經濟上不去,那所有問題解決都沒有基礎?!?/p>
搞好發展財政,財政究竟該怎么扮演好在地區經濟建設中的角色?
廣西財政廳地方金融處處長劉逸云認為,財政、金融、經濟三者密切相關。要發揮好財政金融政策的三個作用:一是杠桿作用。比如通過增量獎勵、風險補償等“支點”,撬動更多信貸資金投向“三農”和中小微企業。二是放大效應。比如政策性農業保險以保費補貼為手段,通過市場運作的方式,構建多元化、多層次的農業風險補償機制,支農效應放大達60倍。三是引導作用。比如政府引導基金的設立,就很好地吸引了金融資金和社會資金參與到地方經濟建設當中。
如何抓住發展財政的“牛鼻子”?廣西財政廳經建處副處長孫良權認為,結合廣西實際,他總結為:補短板、強基礎、增實力。一是補短板。廣西產業落后主要體現在工業不發達和結構不合理,因此應該通過重點工業園區、重大項目和企業為載體,優先支持產業發展。二是強基礎。優先發展基礎設施建設,大力發展交通,提高經濟社會發展承載能力。三是增實力。加大力度優先建設北部灣經濟區和西江經濟帶,打造具有園區國際競爭力的集中布局、集聚發展的經濟增長極。
差異化政策
在采訪中,很多廣西財政人提出,雖然這些年中央對廣西發展給給予了很大力度的支持,但是還是期望中央能夠考慮到廣西的實際,實行差異化政策。
蔡高根說,廣西地處中國東盟的前沿陣地,由于歷史和戰爭等原因,國家重點項目很少落戶廣西。2004年中國東盟博覽會永久落戶南寧,國家和兄弟省區才給予更多的關注。但從廣西服務周邊外交、服務國家戰略的角度,我們還是希望得到國家更大的支持。
他認為,國家層面應該加大在廣西的相關布局,比如重點央企、重點國家級實驗室,重點院校。這樣才能吸收更多的優秀人才,更多的資源,產生聚集效應。
說到人才,不管是當地政府還是企業,都是非??是?。記者在此次采訪中感受特別強烈。河池市財政局一位人員就說到,這些年來財政局工作的人,絕大部分都是本地人,一些外地高學歷的科班人才,很少能來這工作。河池市南方有色集團副部長周興發同樣也在遭遇這種煩惱,公司老員工基本上是公司創業初期跟著老總一起過來的,而現在公司要招聘大學生,也比較困難。
孫良權認為,在廣西發展中,面臨著兩個主要現實難題:一是資金缺乏。很多項目建設投資大、回收期長,而在宏觀調控上,全國都吃一副藥,特別是近年來對政府投融資平臺的嚴控,對很多項目建設產生巨大影響。國家應該區別對待,采取差異化的政策。二是十八大提出“生態發展”,這對廣西來說,意義重大,但是生態發展配套工作不足。如何解決“守著青山綠水過窮日子”的問題?財政部已經在試點生態補償機制,對于廣西來說,也應該實行差異化政策。
廣西財政廳企業處副處長李兵認為,財政改革會逐步對下簡政放權,增加一般性轉移支付,較大幅度減少、合并中央對地方的專項轉移支付。中央專項資金合并后,如何與當地產業結合起來?這是重要課題。李兵認為,在這方面,柳州的工業經驗給了我們很多重要啟示。當初柳州工業發展之初,就將大量的資金和重點項目很好地結合起來,形成了較完善的產業鏈,培育了熟練的產業工人,產生了柳工、柳鋼等知名企業,以至于這股政策紅利延續到現在。
集中財力
廣西壯族自治區主席陳武提出,當前廣西要做的事情很多,但從立足當前,著眼長遠來看,全區今后一段時間內要集中力量強工業、抓交通、上教育、興旅游。這也是結合了廣西財力的現實要求。
陳武認為,集中財力辦大事,一方面要做大財政蛋糕。多支持產業的發展,特別是現代工業和現代服務業,千方百計擴大財源。另一方面,要積極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經濟發展的差距在任何國家和地區都是存在的,但基本公共服務應該得到保障,廣西作為欠發達地區,加快經濟發展,在短時間內還無法趕上發達地區,但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是有可能的。
從5月中旬開始,一項重要研究擺在了多個廣西財政廳業務處室的案頭。財政廳廳黨組召開專題會議研究集中財力辦大事問題。
財力怎么來?如何集中?此次專題會議給出了比較清晰的思路。一是積極爭取財政部增加對廣西的補助力度。二是通過大力培植財源增加自治區本級財政收入。三是清理、整合和歸并現有專項資金以及改進自治區本級對下專項轉移支付資金年初預算編列方式改革。四是進一步加強財政結轉結余資金管理。五是利用好地方政府債券資金。六是自治區平臺公司如何注入資產、盤活存量土地。等等。
以企業為載體
企業是市場的重要細胞,也是財政支持地方發展的重要載體,如何“放水養魚”?
在本次采訪中,記者采訪了眾多企業,也基本上了解到了廣西企業的發展狀態。這些企業基本上包括幾種形態。一是大型央企來廣西投資的,比如中石化廣西分公司。上汽通用五菱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二是外地知名與本地企業的合資公司。比如燕京啤酒(桂林漓泉)股份有限公司。三是外地企業來廣西投資企業,比如安琪酵母(柳州)有限公司。四是本地民企,比如河池市南方有色集團。
在這些公司成立之初,或者來廣西投資之初,財政部門都給予了重要支持,不管是從土地,還是資金上。比如柳州財政對汽車城的扶持。通過對園區建設的投入,吸引中小企業進入各園區,形成產業聚集和產業規模優勢,除了一般預算安排外,還從園區土地出讓收入中安排專項自己支持園區建設。
但在采訪中,一些問題也在暴露。比如財政資金支持應該適度向民企傾斜。財政支持應該注重投入產出比,提高資金效率,注重績效。各地引進大企業時,要充分考慮其與地方稅收貢獻的關系。招商引資過程中,更加注重“選”資。稅收優惠政策適度延長,一些部門服務能力要跟上。
“企業是財政支持地方發展的重要載體,應該充分發揮這一載體的效能和活力?!睆V西鳳糖生化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韓建生的建言很有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