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人民政府關于開展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頒證工作的意見
突出重點,進一步完善農村土地承包關系
全面核查,逐戶開展農村土地確權頒證。各地要以保持現有農村土地承包關系穩定為前提,以國家第二次土地調查(以下簡稱“二調”)的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確權面積為依據,切實摸清、核實、確認承包面積。要以村、組(社)為單位,逐戶開展農村承包地面積摸底和清查工作,并對承包地塊、面積、空間位置、地類、權屬進行分戶確權頒證。
據實確認,及時開展變更和注銷登記工作。依據完善后的農村土地承包檔案信息,對承包地被征用、占用、退耕還林等面積發生變化的,家庭人口變動導致經營權分割、合并的,經營權轉讓、互換的,以及承包地滅失或全戶消亡等情形,應實事求是地實施變更或注銷登記。農戶申請變更、注銷登記的,由區縣(自治縣)農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組織核實確認后予以變更或注銷。應依法收回的原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證書,承包方未及時交回的,由發證機關依法注銷并予以公告。
依法登記,切實做好其他方式承包土地的確權頒證工作。通過招標、拍賣、公開協商等其他方式承包的農村土地,當事人申請土地承包經營權登記的,要按照農業部令第33號的有關規定辦理,并依法向申請人頒發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證。
完善檔案,規范資料信息管理。各區縣(自治縣)農業行政主管部門要依據農業部令第33號的有關規定建立完善農村土地承包檔案。要以開展農村第二輪土地承包工作后建立的農村土地承包檔案為基礎,依據清查核實的農村土地承包情況,對農村土地承包底冊進行清理核實,進一步規范和完善農村土地承包合同、土地承包登記簿、土地承包經營權證及相關文件檔案和資料信息,確保農村土地承包檔案和資料信息準確、齊全、完整。積極推動農村土地承包檔案電子信息系統建設,盡快實現系統化、規范化、信息化管理。
統籌協調,妥善處理有關具體問題
農村土地確權頒證工作中出現的問題,凡是法律法規和現行政策有明確規定的,必須嚴格按規定執行;目前尚未作出明確規定的,要依照有關法律法規和現行政策的基本精神,結合實際妥善處理。
關于土地權屬爭議問題。對農村土地權屬爭議的處理,應當協調有關部門,在充分尊重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戶意見的前提下,核實確認,確權頒證。一時難以界定確權的,可待矛盾化解、爭議解決后再確權頒證。
關于證、賬、地不相符的問題。在堅持第二輪土地承包關系、承包地塊及“四至”界限不變的前提下,對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面積與地類確認、農戶承包地確認有誤差的,分別由國土房管、農業部門負責指導,重新核查確認。
關于二輪土地承包遺留問題。農村二輪土地承包關系沒有明確到戶的,必須明確到戶。未簽訂承包合同或合同丟失、殘破的,要補簽、完善。“四至”界限未明確的,必須明確。
關于自留地、飼料地、園地等問題。本著尊重歷史、實事求是的原則,凡已納入承包地的繼續作為承包地登記;目前尚未納入承包地的,本次不予確權登記,但應按實際面積記錄在冊。
關于農戶自行開墾土地問題。對農戶超越原承包地類界限自行開墾的土地以及有權屬爭議的土地,不予確權登記。農戶自行開墾的“四荒地”,已被“二調”確認納入耕地范圍的,可按實際面積納入“其他方式承包”登記。
關于其他問題。在土地承包期內,村、組(社)范圍內公益設施建設等占用的承包地,可采取集體經濟組織及其成員認同的方式予以確權登記。對納入農村集中供養的“五保”老人承包地的處置問題,由集體經濟組織負責,在充分尊重承包人意愿的基礎上確認登記。經依法確認被退耕還林的農村承包地,不納入確權頒證范圍。
(本文僅節選了《意見》的第三、四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