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前柏
《新理財》:新的時期以來,廣西自治區黨委、政府對財政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五個財政”如何服務于廣西發展的整個戰略?做好理財推手?
黃偉京:為加快實現“富民強桂”新跨越、與全國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新的時期以來,自治區黨委、政府對財政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彭清華書記要求要全方位加強財政收支管理,把有限的財政資源用到各項事業發展和改善民生最需要的地方。陳武主席要求財政部門認真研究三大問題,即如何集中財力辦大事、如何完善財政資金審批程序、如何嚴格控制一般性支出和“三公”經費支出;要切實有限的財政資源用在刀刃上,集中力強工業、抓交通、上教育、興旅游,對一些重點民生領域要加大投入。
財為政之本,財興則政興,財政工作事關加快實現“富民強桂”新跨越、與全國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大局。加快實現“富民強桂”新跨越,財政工作首先要謀求自身發展新跨越,主動圍繞廣西經濟社會發展的整個戰略,進一步完善“五個財政”的政策體系和具體措施,努力實現廣西財政發展的“廣西速度”。
《新理財》:“五個財政”實施兩年以來,您認為在實踐的過程中,遇到的難題主要體現在哪些地方?如何去解決這些難題?
黃偉京:廣西“五個財政”實施兩年以來,取得了明顯成效,財政各方面工作都取得新成績,2012年全區財政收入突破1800億元,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突破千億元。但在實踐過程中仍遇到一些難題。
一是我區財政連續多年快速增長,但是廣西作為發展欠發達地區,財政收入仍存在著總量小、財政收入質量有待提高等問題。
二是財政調控職能不斷增強,但是財政承擔的各方面保障任務越來越重,財政收支矛盾尤為突出。加快實現“富民強桂”新跨越、與全國同步建成小康社會,也意味著經濟社會發展對財政支出的需求更加廣泛和多元,需求的新變化對財政形成了新的壓力,從過去“保工資、保運轉”到現在“保工資、保運轉、保民生、促發展”,面臨更高層次、更大范圍的保障壓力。
三是財政支出的規模不斷壯大,但是財政資金管理使用效益仍有待提高,厲行節約反對鋪張浪費的觀念還不夠深入,財政支出進度慢與財政收支矛盾突出并存,在發揮財政資金引導作用和集中財力辦大事方面力度不夠,財政管理方式仍存在著“重爭取、輕管理”和“重使用、輕績效”的情況等。
針對這些問題,今后我們將深入推進打造“五個財政”,做好強基、管理、改革三篇大文章,進一步激發出財政工作對加快實現“富民強桂”新跨越、與全國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正能量”。
《新理財》:從一個理念的提出,到開花、結果,需要一個過程,可能會很短,也可能會很漫長,從整個部署來看,下一步“五個財政”如何推進?
黃偉京:今后,我們深入推進打造“五個財政”,將重點做好以下三個方面的工作。
進一步夯實財政發展基礎。加快實現“富民強桂”新跨越、與全國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強大的財力是支撐。必須堅持把做大財政蛋糕作為財政工作的首要任務,加快構建可持續的財政增收機制,全力以赴促進財政穩定增收,確保財政收入在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保持較快的增長速度。強調遵循財政收入增長速度與質量相統一的原則,在財政收入“量”的擴張同時,更加注重“質”的提升,全面提高經濟增長的財稅貢獻率,全面增強稅收對財政收入的支撐作用。
進一步優化財政管理辦法。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廣西要辦的事情還很多,財政支出面臨著巨大壓力,必須把加強管理擺在重要的位置。堅持集中財力辦大事,加大資金統籌整合力度,加快把績效融入到財政資金管理的全過程,依法依規加強財政資金審批,嚴格控制“三公經費”和一般性支出。充分發揮財政調控和籌資功能,創新和豐富財政支持發展的政策手段,下定決心、集中力量強工業、抓交通、上教育、興旅游,打造經濟和財稅增長的“升級版”,增強經濟發展的內生動力和活力。對一些重點民生領域要加大投入,切實保障好教育、“三農”、就業、社會保障、醫療衛生、住房保障、生態建設等領域的投入,積極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努力讓全區人民過上更好的生活。
進一步釋放財政改革紅利。持之以恒地深化各項財政管理改革,繼續完善自治區對市縣財政管理體制。
《新理財》:從我們采訪的情況來看,各市縣對“五個財政”理念很認同,也很支持,但是在面對具體操作上,還有很多疑惑,省廳如何給出進一步指導,形成“五個財政”的推進合力?
黃偉京:為加快形成“五個財政”的推進合力,今后我們將重點從以下方面著手,一是完善政策措施。對照自治區黨委、政府對財政工作的新要求,要求廳內各處室、各市縣財政部門自覺從加快實現“富民強桂”新跨越、與全國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全局中審視和把握財政工作,進一步完善打造“五個財政”的政策體系和具體措施,把有限的財政資源用到各項事業發展和改善民生最需要的地方,集中力強工業、抓交通、上教育、興旅游,對一些重點民生領域要加大投入,實現財政工作與服務全局的“無縫對接”。二是加大宣傳力度。充分利用各類宣傳平臺,組織編寫一些有分量的學習資料,開展一系列有聲勢、有特色、有深度的宣傳報道,使全區各級財政部門“知道做什么、明白怎么做、懂得怎么做好”。三是健全工作機制。強化廳內各處室的職能作用,加強工作指導,強化工作督察,自治區市縣三級抓,部門各司其職,各盡其能,上下齊動,左右聯動,內外互動,形成工作的強大合力。四是務求工作實效。扎實干事,踏實做事,干中求效,做中求效,定一件干一件,干一件成一件。
《新理財》:當前改革呼聲已經取得了共識,財政改革作為所有改革中的重要一環,您認為,最需要改革的地方在哪里?財政人又將在其中扮演什么角色?
黃偉京:改革是我國最大的紅利,也是財政事業健康發展的最大動力。今后我們將重點推進以下財政改革。
繼續完善財政體制。以財力與事權相匹配為目標,繼續完善自治區對市縣的財政體制機制,特別是按照受益范圍和成本效率原則,進一步明晰各級政府事權,爭取在關系民生的重大領域支出責任劃分上取得進展,并相應完善社會事業發展的經費分擔機制。深化自治區直管縣財政管理方式改革,健全轉移支付制度和縣級基本財力保障機制,強化激勵約束,切實增強基層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務的保障能力。
加快財政管理改革。繼續深化部門預算、國庫集中收付、政府采購、財政投資評審、非稅收入、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預算信息公開等管理改革,并切實加強從預算編制、預算執行、預算監督以及績效評價等環節的管理,不斷提高財政資金使用管理的安全性、實效性和透明性。
注重提高管理績效。全面推進預算績效評價管理工作,拓展財政支出績效評價范圍,優化評價指標體系,強化評價結果運用,逐步建立績效問責制度,將績效結果和預算安排掛鉤,形成“誰干事誰花錢、誰花錢誰擔責”的機制,增強績效的約束力。大力推進財政專項資金競爭性分配改革,逐步在政府提供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中引入競爭機制。
切實強化財政監管。積極推進財政系統依法行政依法理財,切實加強財政管理制度建設,繼續加大財政監督檢查力度,確保財政收支科學合理、依法依規、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