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玉風
廣東省第二人民醫(yī)院產科,廣東廣州 510317
妊娠糖尿病是指懷孕前未患糖尿病,而在懷孕時才出現(xiàn)高血糖的現(xiàn)象,其發(fā)生率為1%~3%。隨著近年來產前規(guī)范檢查的普及,妊娠期糖尿病得以更及時地發(fā)現(xiàn),為及早干預、治療提供了指導信息[1]。為探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及時診斷和治療后對產婦妊娠結局的影響,該研究回顧性總結該院2010年10月—2012年1月收治的73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臨床資料,分析及時診斷和治療后對產婦妊娠結局的影響,現(xiàn)報道如下。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73例,均符合中華醫(yī)學會婦產科學分會產科學組制定的診斷標準[2],患者年齡 24~37 歲,平均(29.2±2.6)歲;初產婦64例,經產婦9例;孕28周前診斷妊娠期糖尿病61例,孕28周間診斷妊娠期糖尿病11例。選擇該院同期收治的正常妊娠者75例作為對照組,產婦年齡23~35歲,平均(29.0±2.8)歲;初產婦67例,經產婦8例。
觀察組患者確診后首先采用飲食和運動療法,全天飲食熱量控制在7 531~9 205 kJ范圍內,早、中、晚三餐各占總熱量的10%、30%、30%,主食少量多餐,運動方式根據(jù)患者個人條件而定,應選擇中、輕度的全身性運動,調動整個機體和全身各器官組織接受鍛煉;以上療法血糖控制效果不佳者(空腹血糖高于5.6 mmol/L,餐后2小時血糖高于6.7 mmol/L)再采用胰島素皮下注射治療, 孕早、 中、 晚期分別為 0.7~0.8 U/(kg·d),0.8~1 U/(kg·d),0.9~1.2 U/(kg·d)諾和靈 N 睡前 皮下注射。 對照組常規(guī)孕檢待產。
該研究中將妊高癥、早產、剖宮產率以及新生兒低血糖、新生兒窒息、胎兒畸形的發(fā)生率作為母嬰結局的觀察指標,將兩組的結果進行比較分析。
采用SPSS13.0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
觀察組73例研究對象,49例通過飲食及運動療法達到血糖控制滿意,另外24例患者通過胰島素治療也達到血糖控制滿意,提示所有患者均及時診斷、及時治療并獲得較佳的血糖效果。
觀察組患者妊高征、早產率分別為6.8%、8.2%,略高于對照組的2.7%、4.0%,但組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的剖宮產率為28.8%,明顯高于對照組的16.0%,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新生兒低血糖、新生兒窒息、胎兒畸形的發(fā)生率分別為8.2%、9.6%、1.4%,略高于對照組的2.7%、4.0%、0%,但組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見表 1、2。

表1 兩組患者妊高癥、早產、剖宮產率比較[n(%)]

表2 兩組新生兒結局比較[n(%)]
臨床上妊娠期糖尿病為常見的妊娠期疾病,胎盤形成以后,逐漸分泌較多的胎盤生乳素,并隨妊娠周數(shù)增加而升高,這種激素能夠抵抗人體內的胰島素,加上孕婦體內分泌的腎上腺皮質激素等也都能夠對抗胰島素,如果孕婦胰島素功能本來就不足,就容易發(fā)生糖尿病[3-5]。孕婦血糖控制不好,可致胎兒高血糖,從而促使胎兒生長加速和過度,產生巨大兒。其次還會導致流產、早產、死胎的發(fā)生率增高,以及新生兒低血糖、低血鈣、呼吸窘迫癥甚至一些神經系統(tǒng)、心血管系統(tǒng)和消化系統(tǒng)的先天性畸形等[6]。有研究曾對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婦給予早期干預治療,另以同期入院前未作相關檢查僅產時確診為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婦為對照組,結果顯示干預組孕婦圍產期早產、胎兒窘迫、胎膜早破、羊水異常和產后出血的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并且孕婦產新生兒窒息、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新生兒低血糖和死亡的發(fā)生率均低于對照組,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這提示早期干預治療可顯著降低妊娠期糖尿病孕婦及新生兒圍產期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7]。還有報道顯示對妊娠期糖尿病孕婦進行有效地干預可以提高血糖控制效果,減少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降低生產的風險,保障了母嬰的生命健康[8]。該研究結果對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通過產檢做到了及時診斷、治療,血糖控制滿意,除了剖宮產率明顯高于正常產婦,其他方面與正常產婦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這與以上報道相符。可見及時診斷、治療妊娠期糖尿病可以將產婦的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圍內,從而減少妊娠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減少胎兒畸形及圍產期胎兒的死亡率。
綜上所述,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及時診斷、治療,可以減少母嬰并發(fā)癥,獲得滿意的妊娠結局。
[1]張淑清.妊娠期糖尿病母嬰結局及干預措施分析[J].中國誤診學雜志,2012,12(12):2842-2843.
[2]中華醫(yī)學會婦產科學分會產科學組,中華醫(yī)學會圍產醫(yī)學分會妊娠合并糖尿病寫作組.妊娠合并糖尿病臨床診斷與治療推薦指南 (草案)[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07,23(6):475-477.
[3]于巧云.妊娠期糖尿?。℅DM)治療對新生兒預后的影響分析[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2,10(15):33-34.
[4]Kim C,Newton KM,Knopp RH.Gestational diabetes and the incidence of type 2 diabetes:a systematic review[J].Diabetes Care,2002,25(10):1862-1868.
[5]Lewis JG,Shand BI,Elder PA,et al.Plasma sex hormone-binding globulin rather than corticosteroid-binding globulin is a marker of insulin resistance in obese adult males[J].DiabetesObes Metab,2004,6(4):259-263.
[6]周晨晨,楊祖菁.妊娠期糖尿病監(jiān)測手段的探討[J].醫(yī)學綜述,2012,18(9):1394-1396.
[7]郭紅艷,周曉.妊娠期糖尿病早期干預對妊娠結局的影響[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2,7(15):63-64.
[8]唐洪.妊娠期糖尿病的干預對母嬰的影響研究[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2,10(17):559-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