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梅 (北京服裝學院圖書館 北京 100029)
從1987年開始,教育部、財政部等國家部委和各級政府一直致力于結合中國的實際情況,逐步建立以“獎、貸、助、補、減”為主體的多元化高校貧困生資助體系[1]。其中,“勤工助學”是唯一一個非直接性給予型資助,是通過高校從學生所交納的學費中撥出一定經費,供貧困學生通過在校內從事一定的勞動獲得相應報酬,以減輕他們的經濟壓力。高校圖書館是校內提供勤工助學崗位的“大戶”,而圖書館的書庫又是這個“大戶”中的“大戶”。因此,本文主要就筆者所工作的北京服裝學院圖書館(以下簡稱我館)書庫勤工助學工作的現狀展開討論,并提出一系列相應的對策。
雖然高校圖書館是校內提供勤工助學崗位的“大戶”,并且也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自身人力資源緊張的壓力,但是由于學生流動性大、上崗時間彈性大,高校圖書館管理面臨很多的難題。例如,在圖書館書庫勤工助學的學生幾乎每學期就會有一次人員變動,并且這種交替又多發生在高校寒暑假前及剛開學期間,正值圖書館借還書的高峰期,從而對圖書館書庫的工作帶來了很多的沖擊。因此,高校圖書館往往面臨著一個新手剛剛被培養成熟,又被另一個新手代替的尷尬局面。
本文對2010—2011學年以及2011—2012學年我館書庫勤工助學學生上崗人數進行了相應的統計,如表1~2所示。需要說明的是,北京服裝學院(以下簡稱我校)勤工助學學生主要來自家庭經濟貧困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其中
本科生又分為特困生和一般貧困生。

表1 2010—2011學年書庫學生上崗人數統計表

表2 2011—2012學年書庫學生上崗人數統計表
由表1和表2可以看出,我館書庫學生的上崗人數幾乎每個月都有變動,尤其在每個學期期末,勤工助學學生人數都在減少。
高校勤工助學中心一般設在學生管理職能部門,如團委、學生處,而作為用人單位的圖書館卻沒有直接的人事管理權和勞動報酬分配權,導致勤工助學的學生干好干壞一個樣,由此可見,目前對于勤工助學缺乏必要的激勵機制和約束機制[2]。此外,由于學生個人工作能力存在差異,對于同樣的工作內容和工作量,有的學生在很短的時間內就能完成,而有的學生卻需要很長的時間。但學生的業績考核是按小時計算的,違背了按勞分配的原則,嚴重挫傷了學生工作的積極性,影響了學生工作的質量及效率。因此,如何科學、合理地對勤工助學的學生進行業績考核也是圖書館面臨的一大難題。
高校圖書館的工作具有一定的專業性,因此需要對勤工助學的學生進行相應的崗前培訓。例如,在書庫工作的學生必須了解《中國圖書館分類法》、我館書庫的布局結構和相關的圖書館規章等。但在實際操作中,由于勤工助學的學生來自不同的院系,分布面廣,很難有統一的時間集中參加培訓,加之培訓內容沒有系統化等種種原因,使培訓工作一再簡化,致使學生在工作中經常出現錯誤。
由于到圖書館勤工助學的學生來自不同的院系,圖書館員對這些學生不夠了解,加之在工作中兩者接觸時間短,因此很難有效溝通,這勢必使學生的管理工作產生一定的難度。
大部分參加勤工助學的學生家境相對貧困,極容易產生自卑感。他們為了緩解家庭的經濟壓力,不得不參加勤工助學,有些學生不愿意讓自己的同學和老師知道。因此,大多數學生在工作中表現不積極,即使在工作中發現其他同學有違規現象也不予理會。如何調動勤工助學學生的工作積極性,也是擺在圖書館面前的一大挑戰。
我館只有1名館員負責書庫的20多萬冊藏書,其工作內容包括新書收登、歸還圖書上架、破損圖書的修補及剔舊圖書的登記、下架、打捆等工作。如果安排不夠合理,僅靠1名館員全權負責,很難完成全部工作。由于勤工助學的學生到圖書館工作都是利用課余時間,我館只要求他們每周工作4個小時。雖然每學年我館都會適當地增加書庫勤工助學崗位,但從表1和表2可以看出,每學年實際到崗人數都要少于申請人數。因此只有科學、合理地安排勤工助學學生的崗位,才能做到事半功倍。
2.1.1 實行定崗定編
所謂定崗定編,是指確定崗位和確定崗位編制的合稱,前者是設計組織中的承擔具體工作的崗位,而后者是設計從事某個崗位的人數。但在實際工作中,這兩者是密不可分的,當一個崗位被確定之后,就會自動有人的數量和質量的概念產生[3]。以圖書館書庫歸還圖書上架工作為例,負責書庫的館員可以根據目前書庫的藏書種類及圖書的利用率將其分為幾個小組,這就形成所謂的定崗;然后根據每個小組不同的工作量,為其安排相應數量的勤工助學學生,這就是所謂的定編。目前,我館書庫分為13個小組,并且每個小組根據其工作量安排了不同數量的勤工助學學生,如由于書庫I類圖書的借閱率較高,我館就安排了3個定編學生負責,并為每個人安排了具體的工作內容。
2.1.2 實行一崗多人
為了能讓勤工助學的學生體會到工作的公平性,充分調動他們工作的積極性,筆者認為應該對工作崗位進行合理的配置,可以采用“一崗多人”的做法,即一個崗位可以安排多個人工作。例如,針對TS941.2和TS941.717類圖書借閱率高的現狀,我館安排了2名學生負責這兩類圖書書架的管理,從而很好地解決了這類圖書上架周期長的難題,滿足了讀者閱讀的需要。
2.1.3 實行崗位責任制
為了督促勤工助學的學生很好地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務,我們可以借鑒行政管理中的一些辦法進行管理,如崗位責任制。所謂崗位責任制,是指明確職工工作崗位及其職責范圍的制度,它能夠使每個職工都有明確的分工和職責,并為評價職工工作成績提供依據[4]。在實行定崗定編后,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工作,相應地也應該有一定的規章制度。筆者建議,高校圖書館應要求學生保證將自己負責的圖書在最短時間內上架,并保持書架整潔,盡量杜絕亂架現象。實行崗位責任制有助于讓學生各盡其職,使責任落實到人,改變以往有人沒書上、有書沒人上的局面。
由于高校圖書館沒有直接的人事管理權和勞動報酬分配權,為了公平地進行業績考核,我館針對書庫的情況,制定了一系列措施。首先,對于學生上崗時間的考核,我館制定了1份學生上崗考勤表,如表3所示。學生每次來書庫工作時,首先應到登記處記錄上崗時間,待工作結束再到登記處登記離崗時間。其次,針對學生工作效率不同的現象,我館可以實行時間獎勵制。目前,書庫要求學生每周工作4個小時,至少工作2次。有的圖書由于管理得很好,形成了良性循環,實際上負責管理的這部分學生每次不用兩個小時就能完成工作任務。為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我館讓學生在考勤表上登記兩個小時,可以充分提高學生的工作效率。

表3 學生上崗考勤表
高校圖書館是學校的文獻信息中心,是教學和科研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為教學和科研服務的學術性機構,其工作具有較強的專業性和紀律性,因此對于在圖書館勤工助學的學生,必須進行相應的培訓。
首先,要進行業務技能的培訓。圖書館書庫的業務培訓內容主要包括讓學生了解館藏的結構、文獻的種類、圖書的排架規律、圖書的入庫流程等知識,其中《中國圖書館分類法》尤為重要,是學生正確地對圖書進行上架、排架等的基礎。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掌握《中國圖書館分類法》,筆者建議,可以在培訓結束后,適當地組織一次業務技能競賽,以提高學生熟練程度。
其次,要進行崗位職責的培訓。每所高校都會設有不同的專業、不同的院系,每個專業的學生都會有其相應的特點。我校屬于藝術類學校,到圖書館勤工助學的學生中有許多藝術專業的。通過幾年的實踐我們發現,藝術專業的學生在剛開始到圖書館工作時比較守時,由于容易在校外找到符合專業的兼職,導致其在圖書館工作出現問題。因此,我們要重點對這些學生進行崗位職責的培訓。例如,筆者認為,我們可以對其進行工作責任心、職業道德、職業紀律等方面的教育,讓他們樹立愛崗敬業的理念,從而更好地完成自己的崗位職責。
高校圖書館是勤工助學學生較多的一個部門,要管理好這些學生,使之發揮最大的工作效率,就需要在管理理念上有所創新。以我館書庫為例,我們成立了一個專門的管理組織——圖書館書庫勤工助學協會,在勤工助學的學生中選出了1名綜合素質高、責任心強的學生擔任主席,并且為其配備了3名副主席。主席主要負責協會的全局工作,3名副主席分別負責人事組織、宣傳、財務考評等工作。這樣,形成了圖書館員直接聯系協會主席,主席直接聯系副主席,副主席直接聯系組員的階梯式管理模式。讓學生管理學生,不但有利于學生的管理,而且還能夠提高學生的管理能力、實踐能力及人際關系處理能力等。
勤工助學的學生不是圖書館的正式館員,沒有形成自己是圖書館工作人員一份子的觀念,因此他們對圖書館工作不夠重視,服務觀念弱化。加強學生的服務觀念,一方面,圖書館員需要言傳身教做好榜樣,這就要求負責具體崗位的圖書館員處處以身作則,事事帶頭苦干,帶領勤工助學的學生認真細致地做好每項工作。另一方面,圖書館員需要多關愛學生,平時多與學生溝通、交流,及時了解他們的思想動態,在生活和學習上關心、幫助他們,在他們困難時伸出援助之手,讓他們感覺到集體工作的溫暖,從而消除他們的自卑感,增強其工作自信心,使他們以主人翁的態度參與到圖書館的工作中來。
勤工助學學生參與圖書館書庫的工作,不但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各項能力,而且也使圖書館書庫的管理水平和服務質量得到了提升。雖然在工作中還存在著許多問題,但只要我們及時發現、及時總結并及時解決,就能夠使勤工助學學生成為圖書館的得力助手。
[1]陳巍巍.高校勤工助學現狀與對策研究[J].上海工程技術大學教育研究, 2010(1):58-61.
[2]李小梅.高校圖書館勤工助學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河南圖書館學刊, 2011(1):57-58.
[3]百度百科.定崗定編[EB/OL].[2012-09-24].http://baike.baidu.com/view/1849604.htm.
[4]夏征農.辭海[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1999:2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