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在高爾夫日常教學過程中,老師經常會發現這樣的現象:學生在剛開始接觸高爾夫的時候,學習起來很主動,始終處于一種積極的學習狀態,但隨著手腳配合動作的增加,學習難度逐步增大,學生需要注意的地方越來越多,畏難情緒慢慢增加,導致學生擊球時,心情緊張、肌肉僵硬,動作嚴重變形,特別是到了考試或者下場擊球時,由于是單個操作,很多學生因為緊張而不能正常發揮自身正常水平。
莎士比亞曾說過這樣一句話:“事物沒有好壞之分,而是想法使然。”生活中很多事情本身不能導致個人的情緒反應,如高興、憤怒、悲傷等等,只有個人對這個事件的看法才能真正決定這個人的反應。高爾夫教學過程中,有擊球成功、贏得比賽的成功者,這些人高興喜悅;有擊球失誤、比賽失敗的者,這些人傷心沮喪。高爾夫教學中,訓練結果本身沒有說好事或者壞事,只有學生自己的心態,才會對訓練產生影響。勝利固然可貴,但失敗同樣也是人生的一種經歷,沒有什么可恥的,關鍵是調整心態,總結經驗,為自己做好后期打算,所以比賽失敗不一定是壞事,關鍵是大家怎樣去看待它。
對于在高爾夫訓練或比賽過程中,經常會碰到困境,學生在面對相同困境的時候,不同心態會產生的截然不同結果。(見表1)

表1 心理過程
從表1我們可以看出:在比賽中失誤一球,消極心態使學生產生憤怒、緊張的情緒,而積極的心態使學生產生樂觀、放松的情緒;訓練中打出嚴重右曲球,消極的心態使學生產生沮喪、失落的情緒,而積極的心態使學生產生樂觀的情緒。在教學過程中,當學生遭遇一樣的情景時,不一樣的心態,所導致的結果截然不同。消極心態產生憤怒、緊張、沮喪、失落的情緒,會使學生小肌肉群協調性受到影響,不能做到冷靜擊球,致使后期擊球出現越來越多的失誤;積極心態所產生的樂觀、放松的狀態,有利于保持學生動作的穩定性,為打出更好的球做好準備。因此,為使每一次擊球都能產生較好的效果,學生在學習動作時無論成功或者失敗,對待訓練都應該保持積極的心態。
這個案例說明一個觀點,保持積極的心態才是成功擊球的關鍵,因此,教師在高爾夫教學一開始的時候,就應該在進行技術訓練的同時輔以心理訓練。在這里,我們推薦一種心理訓練的方法—心理暗示,指在教學訓練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學生利用自己內部無聲的言語,對自己心里施加影響,從而達到使自己不正常狀態得以改變的目的。學生在擊球過程中,利用積極的心理暗示,不斷去激勵自己,逐漸改進自己的動作,給自己的動作學習創造有利的條件。
高爾夫教學過程中,自我暗示訓練不能過于隨意,要加強對自我暗示程序的重視,即明確在訓練時何時應當想什么。因此,可將高爾夫自我心理暗示的程序分為兩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老剛開始學習高爾夫,學生沒有心理訓練基礎階段,由教師來主導,引導學生接受暗示,使學生掌握在適當的時間選擇適當的自我暗示語,并養成良好的個人習慣。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先教會學生選定的積極暗示語內容,并要求學生首先明確正確的擊球動作。然后在每次擊球之前,要求學生全身放松,消除緊張情緒,重復既定的自我暗示語言,強化頭腦中技術動作。
第二個階段,學生已經基本掌握自我暗示的方法,就要積極主動去練習。首先要能夠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在練習過程中經常出現的消極想法,以及經常容易出現的錯誤動作,例如:擊球時,當學生碰到難打的球位,容易產生消極思想“這個球我打不好”,左臂容易彎曲等。然后,根據實際情況制定積極自我暗示語,確定取代那些消極想法的積極暗示語,如 “我能行”“我能打好”等。
在高爾夫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保持良好的心態,有利于幫助學生快速掌握高爾夫技術動作、增強學生信心,從而提高高爾夫教學效果。作為高爾夫老師,應該關心學生,關注他們的心理變化,并不斷研究高爾夫教學教法,共同推進高爾夫教學向前發展。
[1]王曉鈞.高爾夫心理學[M].新疆:新疆人民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