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奇志
(無錫市華通微型軸承廠 技術部,江蘇 無錫 214037)
在旋轉機構中,軸承作為旋轉部件決定著機構的旋轉精度、性能和壽命。軸承的安裝和使用對軸承的精度、性能和壽命同樣起關鍵的作用。文中分析常規軸承在安裝過程中出現的一些問題,并提出改進措施,以減少軸承的不當安裝對其精度、性能等的影響。
軸承在安裝過程中一般應遵循以下原則:
(1)軸承安裝到軸上時,軸向作用力應施加在內圈端面上,不得施加在外圈端面上并通過外滾道、滾動體、內滾道將力傳遞到內圈,使內圈與軸相對運動進行安裝。
(2)軸承安裝到軸承座內時,軸向作用力應施加在外圈端面上,不得施加在內圈端面上并通過內滾道、滾動體、外滾道將力傳遞到外圈,使外圈與座孔相對運動進行安裝。
若違背以上原則,則會導致軸承性能下降,甚至過早失效。
(1)將軸承裝入軸承座內時,直接壓內圈端面。在圖1中,上模頭壓軸承內圈端面,將其安裝到軸承座內。上模頭施加的作用力通過內溝道、鋼球、外溝道的順序傳遞到外圈上,這樣鋼球會在溝道接近擋邊處沖擊出微小凹坑,從而破壞溝道的精度,軸承工作時會出現較大的噪聲和振動。

1—上模頭;2—軸承;3—軸承座
為此,對安裝方法進行了改進,如圖2所示。上模頭對外圈端面施加作用力,安裝過程中,由于施加的安裝力由外圈承受,鋼球沒有傳遞壓力,因而溝道不會破壞。

1—上模頭;2—軸承;3—軸承座
(2)利用一副壓模分2次把軸承安裝到軸承座和軸上。不恰當的安裝方法如圖3所示。首先,將軸承安裝到軸承座內時,由于下模凸臺與內圈端面間存在一定間隙(此時假設內、外圈寬度相等或外圈寬度大于內圈寬度),鋼球沒有傳遞壓力,安裝方法合理(圖3a)。但隨后在將偏心塊的軸端安裝到軸承內孔時(圖3b),由于下模凸臺沒有支撐軸承內圈端面,因此,安裝過程中壓在偏心塊上的力通過鋼球傳遞到了外圈上,使軸承溝道接近擋邊處產生微小凹坑,從而破壞了溝道的精度。在圖3中,如果內圈寬度大于外圈寬度時,安裝偏心塊的軸端到軸承內孔時不會出現問題,但軸承裝入軸承座中時會出現上述類似問題。

圖3 原模具
為了避免這種損傷,對模具進行了改進,如圖4所示。安裝軸承到軸承座內時,軸承沒有損傷。把偏心塊軸端安裝到軸承內孔時,由于凸臺的高度比軸承座的H尺寸大0.4 mm左右,因此壓力全由內圈承受,鋼球不傳遞壓力,不會損傷軸承。

圖4 改進后模具
(3)轉子兩端軸承一次安裝。如圖5所示,由于模具設計不合理,在安裝過程中會損傷溝道。上軸承安裝時,鋼球不傳遞壓力,然而下軸承安裝時,壓在轉子上的力會通過內圈和鋼球傳遞到外圈上,使溝道在接近擋邊處產生微小凹坑,從而破壞軸承溝道的精度。

1—上模頭;2—上軸承;3—固定架;4—轉子;5—下模;6—下軸承
為了避免這種損傷,對模具進行了改進,如圖6所示。在下模內增加一個凸臺墊圈,讓其支撐軸承內圈的端面,這樣鋼球就不會傳遞壓力,從而避免了軸承的安裝損傷。

1—上模頭;2—上軸承;3—固定架;4—轉子;5—下模;6—下軸承;7—凸臺墊圈
(4)安裝密封軸承時軸承座形成密封腔。采用圖7所示結構的模具將密封深溝球軸承裝入軸承座時,由于軸承外徑與軸承座之間為過渡配合,同時上模頭的定芯與軸承內徑之間的間隙過小(0.015 mm左右),在軸承被瞬間快速壓下時,密封腔內的空氣不能順利地通過上模定芯和軸承內徑間的間隙排出,于是高壓空氣會從密封圈與套圈密封牙口間的間隙排到上模內,從而造成密封圈從套圈密封牙口內脫落,使軸承失去密封性能而過早失效。

1—上模頭;2—軸承;3—密封腔;4—軸承座
針對這種情況,對上模進行了改進,結構如圖8所示。將上模定芯銑出一個小平面,并在上模上鉆4個呈十字交叉的排氣孔,這樣密封腔內的空氣就能夠順利地經排氣通道排出,避免了密封圈的脫落。

1—上模頭;2—軸承;3—密封腔;4—軸承座
據相關統計,70%以上軸承失效的原因是安裝使用不當造成的,因此在安裝時必須盡可能采用合理的工裝模具及方法,減少軸承的損傷及不必要的返工,從而降低生產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