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愛華
(鹽城紡織職業技術學院圖書館,江蘇 鹽城 224005)
陳愛華 男,1955年生。副研究館員,館長。
自1998年清華大學圖書館實施學科館員制以來,國內許多本科院校圖書館也紛紛效仿,穩步健康有序地將這一制度向前推進,可是占普通高等學校半壁江山的高職院校圖書館卻步履蹣跚進展緩慢[1]。這是高職院校不需要還是不適宜推行學科館員制?筆者根據對本校和江蘇部分高職院校的調查,以及本校4年的實踐探索,給出的答案是否定的。
本校是一所省級示范性高職院校,設有5系兩部,在校生9000余人,教學人員近400名,兩個部級技能測試站和3個省級實訓基地。學院根據上級主管部門的有關要求,規定每個教學人員每年必須完成額定的科研任務,并列入年終績效考核。這就是說,每位教學人員除完成規定的教學任務外,還必須完成一定的科研任務。基于此,在征得校領導同意后,本館對是否要推行學科館員制,對系部教學科研人員進行了問卷調查。共發出調查表180份,收回有效調查表158份,主要調查內容統計結果見表1。
調查統計結果顯示:①絕大多數教學科研人員是希望推行學科館員制的,只有極少數人員對推行學科館員制持否定或無所謂態度。②在服務內容方面,參與調查的人員主要希望“推薦專業資料”、“幫助查找資料”,做好“課題跟蹤服務”,對“提供有關信息”、“二次文獻加工”等服務熱情一般。③在服務形式上,主要集中在“隨時聯系”、“遇到難題提供幫助”和“定題服務”等方面,本館已開展的常規的在線咨詢、短信、QQ、BBS等多種服務方式,以及在調查時我們增列入的“不拘形式”,都得到了被調查人員的充分肯定。
高職院校圖書館究竟是否適宜推行學科館員制?在實踐探索過程中,本館與學校科研產業處聯合對專任教師在2008~2011年間參與科研、申報并獲批立項課題和科研成果情況進行了統計分析,詳細情況見表2、表3、表4。具體統計數據表明,在本校不僅適宜推行學科館員服務,而且教學科研工作確實需要圖書館提供學科服務。

表1 系部對學科館員的需求情況(單位:人次)
教學科研人數的多少是一所學校辦學實力的重要指標之一。表2表明,近年來,本校隨著專任教師人數的增加,主持(參與)課題人數也隨之上升,且主持(參與)課題的人數所占比例也得到了顯著提高,尤其是2011年達到了高峰。在發表科研論文方面,2011年竟超過2008年的一倍還要多。

表2 專任教師參與科研情況
由于高職院校辦學層次低,缺少重點學科的領軍人才,所以申報國家級研究課題是高職院校的難題。表3說明,本校教學科研人員從開始不敢申報到試申報,終于在2011年獲得一項國家級立項研究課題,有了零的突破;省(部)級研究課題的獲批立項由2008年的33%逐年提高到近50%;市(廳)級課題獲批立項也由原來的34.3%上升至57.1%。

表3 學院申報并獲批立項課題情況
科研工作的成效最終反映在科研成果上。從表4中可以看出2008年本校教學科研人員在核心期刊上發表論文僅24篇,2011年則為78篇,上升比例為325%;在國家級期刊上發表論文及申報專利數2011年也比2008年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表4 學院科研成果情況
由于高職院校辦學目標與本科院校的辦學目標有所差異,所以本館在推行學科館員制過程中,沒有一味地照搬本科院校和科研院所圖書館的做法,而是借鑒他們的成功經驗,結合本校辦學目標和教學、科研人員的實際需要,將學科服務的側重點放在為教師的教學和科研提供傳統和深層次的各類服務上,而對學生仍實行原有的服務內容和方式。
本館根據系部的具體需要,結合館員的學科背景及其在館的綜合工作能力,共安排了6名兼職“學科聯絡員”[2],負責相關系部聯絡服務工作。每個系部由學校特聘一名分管教學工作的副主任擔任“圖情顧問”,負責與“學科聯絡員”工作對接和運行。
結合對系部教學科研人員調研的實際情況,本館將學科聯絡員工作的總體目標確定為:推薦館藏文獻資源,提高文獻資源利用效率,為教學科研、學科建設提供深層次、個性化服務。
學科聯絡員的工作職責主要是:與圖情顧問保持正常工作聯系,制定、組織實施學科服務工作計劃;及時向相關系部通報圖書館最新資源,了解相關系部的信息需求,參與推薦、選訂相關系部學科的紙質和電子資源,提出文獻布局和配置意見;編寫相關專業信息資料使用指南,舉辦培訓講座;收集整理相關專業的網絡資源,做好專題導航;為教師、科研人員提供咨詢、查新、課題跟蹤服務[3]。
圖情顧問的工作職責主要是:為學科聯絡員制定學科服務工作計劃提供參考意見,協助學科聯絡員實施計劃;支持學科聯絡員開展的各類培訓和活動;為圖書館采購紙質和電子資源提供參考意見或建議[4];及時通報本系部師生對圖書館的意見和建議。
高職院校實施學科館員制的根本目的是為了提升圖書館由傳統服務向學科服務轉變的能力,更好地嵌入一線的教學科研工作,為教學科研人員的實際需要提供及時、周到、有針對性的服務[5]。對系部教學科研人員來講,參與學科館員制建設,等于擁有了圖書館所有資源,免費為系部的教學科研工作找到參謀和助手[6]。在開展工作過程中,本館積極發揮學科聯絡員和圖情顧問的雙向互動作用,充分調動雙方的積極性。本館學科聯絡員從學科服務工作計劃的制定到資料的收集、數據庫的使用培訓、圖書資料和電子資源的選購等,都主動征求教師和圖情顧問的意見和建議。圖書館還邀請圖情顧問和部分教師代表參加館里舉辦的座談會、聯誼會、讀書節等主要活動,使雙方在互動中加強交流和溝通,建立良好的互動關系。這不僅使學科聯絡員直接了解了該系部教學科研的情況,而且可以為一線的教學科研工作提供更有針對性的服務。幾年來,本館學科聯絡員參與系部教學科研活動人均達12次,為對口系部舉辦數據庫使用講座8次,專業資料推薦報告會4場,編寫了多份新書導讀、工具書使用指南等。學科聯絡員還建立了對口系部教學科研人員聯系檔案。為相關系部有關人員申報課題查新、省部級優質課、示范課評選、省部級實驗實訓基地申報立項主動提供相關文獻資料;常年為重點科研人員跟蹤服務,提供有關信息,幫助查找資料。
圖情顧問不僅定期參加本館召開的學科建設工作座談會和有關活動,積極為圖書館推行學科館員制獻計獻策,還主動參與指導學科聯絡員制定、實施學科服務工作計劃。絕大多數圖情顧問不僅參加,而且還主動為學科聯絡員組織各類培訓或講座。近3年來,圖情顧問還不辭辛勞,利用暑假休息時間,與圖書館人員一起赴北京、貴州等地協同選購專業圖書30多萬冊。
本館在實施學科館員制過程中,不斷學習和探索,逐步完善提高學科館員制。如在實施學科館員制初期,本館首先在紡織工程系和機電工程系進行試推行,一年后,在總結經驗教訓的同時,認真聽取校領導和兩系的領導及部分教學科研人員的意見和建議,進一步學習借鑒兄弟院校圖書館的成功經驗[7],于2009年在全院5系兩部正式推行。在聘請“圖情顧問”的問題上,試運行階段是由圖書館直接聘請的兩系學科帶頭人擔任。但經過一年的試工作發現學科帶頭人在系里影響力不大,號召力不夠,配合圖書館的工作力度有限,因此,在全校推行學科館員制工作之前,主動與分管教學、圖書館工作的校領導商議,最終確定“圖情顧問”由系部分管教學工作的副主任擔任,并由學校在有關會議上宣布,頒發聘書[8]。
在學科聯絡員服務的工作內容上,本館也是采取循序漸進的方法。首先從培訓使用數據庫入手,幫助用戶使用各類數據庫,查找自己需要的信息資料,接著開展了各種專業資料推薦講座,為相關系部編寫推送學科資料,然后再根據教學科研人員的需要,提供科技查新,幫助查找個人需要的資料,進行課題跟蹤服務[9]。學科聯絡員在服務的形式上,本館從傳統的咨詢服務做起,逐步發展到在線咨詢、QQ、BBS等多種服務形式[10]。
圖書館推行學科館員制是一件有利于教學科研、惠及師生的益事,但僅有圖書館的支持是很難在高職院校中廣泛推廣的。表5顯示的是2011年6月份對江蘇省高職院校進行調查的結果。在網上共發出70余份調查問卷,回收28份。但僅這28份統計數據,也能說明一定問題:一是各圖書館館員人數少,平均只有7人,最少的僅1名;二是館員專業比例低,最高的一所占71.9%,平均值僅有37%;三是每千名讀者擁有的工作人員數不高,平均數只有2.5人。總而言之,高職院校圖書館館員人數少,館員專業比例不盡如人意。這些問題的存在,嚴重影響了學科館員制的實施。為此,各高職院校領導在圖書館進人和職稱評聘問題上應給予重點關心和大力支持,嚴格控制非專業人員調入圖書館;各地圖工委在推行學科館員制工作中,應積極發揮業務指導作用,定期開展學科館員的培訓工作,組織省內外學科館員間的交流觀摩活動;上級有關主管部門在充分調研論證的基礎上,根據新時期圖書館工作的實際狀況,應盡快確定高職院校圖書館讀者數與工作人員數(含專業人員)的比例,并以文件形式下發,使各校圖書館有章可循,按章辦事。

表5 江蘇省部分高職院校圖書館員情況
基于高職院校圖書館目前的基本狀況,全面推行學科館員制度確有諸多的困難,但我們可因校制宜[11],利用本校的資源優勢和有利條件,循序漸進推進學科館員制。對國家級示范和省級示范高職院校等館員素質較高、硬軟件條件較好的圖書館,可以在全校或重點院系推行學科館員制;普通高職院校圖書館可選擇在部分院系先推行學科館員制,待條件成熟時再在全校普遍推行。學科館員的安排可從兼職干起,再過渡到專職。學科館員服務的內容,可從原文傳遞、查收查引、數據庫培訓使用等初級服務做起,再有計劃分步驟推出信息導航、資源定制、課題跟蹤等深層次推送服務項目[12]。服務形式可結合本校條件和師生的實際需求,先從編寫相關學科參考資料、學科咨詢服務等做起,再逐步建立學科館員網頁、學科知識服務平臺等互動服務[13]。在學科服務過程中,還可采用分層推進的方法,如先教授、副教授,后教師和學生;先重點學科重點課題,后普通學科和一般課題。
高職院校圖書館實施學科館員制進展緩慢的重要原因不僅是館員數量不足,還有專業館員比例偏低(表5數據),部分館員綜合素質不高[14]。作為一名合格的學科館員,不僅應有良好的職業道德素養,而且還應具備較強的組織管理能力和溝通能力,厚實的圖書情報知識和學科專業知識,以及網絡檢索、信息收集分析等方面的能力[15]。要使他們具備這些能力,真正擔負起學科服務的重任,一方面館員要加強自身的綜合素質,另一方面館領導要為館員創造和提供必要的學習條件,使其有機會有時間參加學習提高。實踐中,本館采取的措施是:盡一切可能讓館員參加各種培訓學習和交流活動,進行必要的短、中期進修,獎勵自學,鼓勵他們在職繼續攻讀學歷、學位等[16];另外,本館還十分重視館員在館內的學習提高,定期組織館員進行總結交流,及時指導、解決工作中遇到的難題,與兄弟院校學科館員進行互動,使他們較快地提高了業務工作能力,很好地擔負起了學科館員服務的重任。
高職院校圖書館實施學科館員制是順應時代發展潮流、為一線廣大教學科研人員服務的需要,也是圖書館本身轉變服務職能、創新服務方式、提高館藏文獻資源利用率之必需。各高職院校圖書館盡管條件不同,但只要我們盡自己的最大努力,定能將這一制度推廣開來,并且取得成效。
[1]郭向勇,施蓓.學科館員制度在高職院校圖書館的創新與實踐[J].大學圖書館學報,2010(5):121-125.
[2]柯平,唐承秀.新世紀十年我國學科館員與學科服務的發展(上)[J].高校圖書館工作,2011(2):3-9.
[3]胡良.高校圖書館學科館員團隊模式研究[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10(5):32-35.
[4]漆俐.省屬高校圖書館學科館員角色定位探討[J].圖書館學研究,2011(12):74-76.
[5]任玉林,孫艷玲.高職院校圖書館專業兼職館員和專業聯絡員建設探討[J].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08(5):108-110.
[6]陳小勉,吳靜.地方高校圖書館學科館員制度的創新[J].圖書情報工作,2010(1):97-99.
[7]何青芳,陽丹.國內高校圖書館學科館員服務模式研究[J].圖書館,2011(1):53-55.
[8]黃若珊.高職院校圖書館學科館員制度建設的探討[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10(22):74-76.
[9]張鳳云.OA環境下高校圖書館學科館員服務模式研究[J].圖書館學研究,2010(4):88-90.
[10]陳愛華.區域高校圖書館聯合體導讀服務創新研究[J].情報資料工作,2011(6):71-74.
[11]杜欣明.高校圖書館要因“館”制宜加快學科館員建設[J].圖書館建設,2009(7):85-87.
[12]閆現洋,余小萍.基于DEA方法的高校圖書館學科館員服務績效評價研究[J].情報理論與實踐,2011(2):88-92.
[13]何青芳,陽丹.國內高校圖書館學科館員服務模式研究[J].圖書館,2011(1):53-55.
[14]黃慧,桂海.論高職院校圖書館學科館員建設的必要性[J].南寧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1(4):78-80.
[15]王萍,王強,周麗霞.高校圖書館學科館員隱性知識顯性化[J].情報科學,2010(8):1253-1257.
[16]朱曉霄.提高高校圖書館學科館員科研輔助能力的思考[J].圖書館雜志,2011(5):6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