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金花
針對新課程對口語教學提出的要求,筆者認為,當前小學“口語交際”課堂教學中主要存在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一、重視“說”,忽略“聽”
眾所周知,“口語交際”是聽與說雙方的互動過程,“聽”和
“說”是口語交際的兩個方面。只有學會聽才能有目的地說,信息接收不準確有礙于準確地表達。課堂上,我們常常是老師提出一個話題,讓學生來參與。積極性較高的學生往往只想把手舉得高高的,以引起老師的注意,希望能叫到自己,當沒有叫他們發言時,他們會興致全無。而教師對學生評價也往往只定位于學生有沒有積極參與以及回答得怎樣,卻沒有重視或者說忽視了學生聽的效果,這樣就導致了學生沒有良好的傾聽習慣。
二、新課程,老結構、老方法
“口語交際”在教科書的呈現方式主要是提供一個話題,有的需要課外加工信息才能完成,有的需要學科間的融合,走出校園,走向社會才能完成。但我們很多老師為了方便,“省略”了許多“麻煩”的環節,使學生沒有真正地進行口語交際時間,課堂還是原來的“封閉”式課堂。
三、“活躍分子”撐門面,絕對多數“旁聽生”
在口語交際課堂中,學生的整體參與率相對其他課是很低的。課堂中往往是由幾個活躍分子“挑大梁唱戲”,對話也是與“積極參與者”的對話,大多數學生只是陪坐陪聽的“旁聽生”。
四、其他問題
口語交際課堂中存在的問題還有很多,如交際不夠規范、交際欠流暢、交際重內容輕禮儀、態勢語用的少等。
為了逐步完善我們的口語交際課堂教學行為,筆者認為可從以下幾方面做起。
1.培養“聽”的能力,夯實“說”的基礎
組織聽記詞語、聽記段落、聽記課文的訓練;平時讓學生聽有較強趣味性的故事,并要求學生能注意聽重點,相互設惑、解疑;也可布置學生在校外留意聽大人們的對話,辨析人們口語交際中的“毛病”,學習幽默風趣的對話,向身邊的人學習口語和交際。
2.構建開放的課堂,引學生的“語源”
開放的口語交際課堂,最重要的是對話者關系的平等和交際情境的開放。根據小學生的特點,教師可充分利用教材的資源,利用生活的資源,創設多種多樣的交際情境,如豐富教材的內容情境、創設表演情境、問題情境、活動情境、生活情境等,讓學生積極參與,引學生說話的“話源”,激發學生口語交際的欲望和熱情。
3.突出口語交際的實踐性,匯學生的“語流”
教師在創設各種情境的同時,也要想方設法讓學生走出課堂,走進生活,以生活中的真人為對象,以生活中的真事為交際內容,在教師的指導下,展開真實的交際活動,在實踐中學習、提高。如組織參觀、調查、訪問、游覽活動,組織各類體驗活動等。
(作者單位 江蘇省張家港市后塍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