刁風平
摘 要:“想獲得成功”是每個人與生俱來的欲望,學困生同其他學生一樣渴望成功。如果教師多創設機會,讓學困生也能體驗到成功,他們就會增強信心,從而獲得更大的成功。
關鍵詞:失敗;課堂;案例
人們常說“失敗是成功之母”,其實成功也是成功之母。
下面發生在數學課堂上的一件事足以證明了一切:
我班的一名學生小甲,因為基礎比較差,學習習慣也不好,上課經常開小差,造成了學困的現實。針對這種情況,我創設條件,讓小甲走進生活中的數學。記得上新授課《納稅》時,我采用了讓學生模擬生活場景的教學方法,一人模擬銀行職員,小甲模擬領工資的工人,當模擬完畢匯報解題方法時,小甲忽然把手高高舉起,嘴里還大聲喊著“老師,我,我……”我猛地一怔,莫非他真會?我就順勢把分析這個題的機會留給了他,他猛地站起來,臉上洋溢著興奮,吭吭哧哧的把這個題的算式列出來了。當時,我和全班同學都愣住了,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教室里安靜極了。再看看小甲,從沒有過的自信展現在他的臉上,就像換了一個人。幾秒鐘后,我才回過神來,接著又問:“你能說說為什么這樣列式嗎?”他胸有成竹地點了點頭,然后又一五一十地講解起來,“老師的工資,減去……減去繳納的稅,就是老師實得……實得的錢”。雖然口吃,但透著自信。教室里立即響起了一陣雷鳴般的掌聲。半年了,這是小甲第一次這么自信,第一次體驗到成功的快樂,第一次讓我這么出乎意料,第一次讓我這么興奮。
這件事給了我啟示,也讓我反思。學困生學業不良的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學習上的失敗多,成功少,很少有成功的機會和體驗,嚴重挫傷了學習的信心,缺乏學習的成就感。他們在學習中的困難,又往往不為教師所理解,即使付出了努力,也得不到老師的肯定和贊揚,這制約著他們的干勁和學習熱情,越是如此,他們學習的困難程度就越重,學困生經歷著學習中的這一惡性循環。要改變這種惡性循環,就需要改變學困生的失敗狀況,創造條件。那么,教師應該怎樣創設機會,讓學困生多次體驗成功呢?我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一是設計教學時要為學困生創造成功的機會。二是在評價方面讓學困生體驗成功。三是降低要求,讓學困生最大可能的體驗成功。
總之,教師要善于發現學困生的進步和成功,并想方設法為他們創設體驗成功的機會,使他們步入獲取成功的良性循環。
(作者單位 山東省聊城市茌平縣溫陳聯合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