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貽華
摘 要:高中物理概念是反映了物理現象以及本質的高度概括,高中物理概念的獲取是建立在大量實驗和觀察的基礎上,對物理現象、本質進行感性認識的總結和歸納,然后進行分析和論證后加以綜合,是以物理學共同特征建立起來的理論體系,因此,有別于一般的概念、現象和本質。
關鍵詞:高中物理;概念化教學;知識點
當前,高中教育對物理概念教學還存在一定程度的誤區。主要表現為:
一、認為概念是可有可無的教學內容
很多老師認為,高中物理的概念具有很大程度的抽象性,不需要學生加以理解和研究,只需要記住一些物理公式和基本的推演方法就可以了。這種想法是錯誤的,首先,高中物理概念是高中物理學習的邏輯基礎,高中物理是有無數概念與概念之間的相互關系交叉而成的,如果學生對概念理解不清,就會造成學生對題目理解不到位,從而導致不能正確理解和把握已知條件和未知條件,影響解題的效率,造成學生的學習能力下降等。
二、高中概念教學要加強對課本概念知識點的導讀
高中課本的概念首先有別于初中物理概念,是初中物理概念在認識上和深度上的升華,因此,要求教師在進行概念教學時,讓學生對概念中的基本知識點進行把握、理解和深化閱讀。由于概念性、抽象性和理解難度等問題造成學生理解不到位的,教師要進行定期地摸排和尋求最佳的教學方案,以求在最有效的方法上對于概念的理解使學生走出誤區。另外,利用概念之間的相互關系讓學生準確地進行分析、推理、總結和論證,讓學生主動參與進來,這樣也有助于學生對于概念的理解和解讀。
三、熟知概念,做好錯題總結
在學生進行習題練習時,可以將學生在解題過程中,對于一些由于概念問題分析不清的錯題進行分析、總結和歸納,對于一些易錯的概念的解讀,教師要及時地進行干預并積極地引導。對于一些不善于歸納的學生或者對于物理模型的建構存在困難的學生,要加強對他們的特別輔導。
總之,教師在進行概念教學時,必須首先確立概念教學的教學意識,然后通過構建物理模型等多種方法對物理教學進行創新,結合學生的學習特點和自己的教學風格,在理解概念的基礎上進行物理概念教學。
參考文獻:
[1]殷亮儕,蔡衛東.淺議高中物理新教材的課堂教學.物理通報,2006(1).
[2]何文明.高中物理課堂教學中學生提問能力的培養.學科教育,2002(5).
[3]劉平安.新課標下的高中物理概念教學.河南農業,2010(10).
(作者單位 重慶市暨華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