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廷廷
(長江大學城市建設學院,湖北荊州 434023)
近年來,隨著私家車數量的增加,荊州一些主要路段的交通擁堵現象越來越嚴重。荊州古城東門路口是318國道、207國道、荊襄高速、漢宜高速以及荊州市民出入城區的交匯處,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交通情況極為復雜,高峰時期交通擁堵現象更加突出。
交通高峰時期,每小時通過東門路口的機動車達到了6 000輛,其中75%以上是進出城車輛,而左轉彎的車輛只占到了整個車流量的5%左右,荊南路出東門的車輛能將三個車道全部占滿,尾部還延伸到黃金堂路口,同時,交通的擁擠也造成這一路段刮擦事故頻發,在惡劣天氣情況下,一天之內發生的刮擦事故最多能達到20起。而就是因為東門路口東西方向和南北方向交叉穿行,耽誤大量時間,直接致使東門交通擁堵。每日6時至22時對東門路口實行交通分流管制措施,措施規定:荊州大道由北向南行駛的車輛在東門路口禁止直行和左轉,需直行和左轉的車輛從公路大酒店左轉繞行;由東環路、荊沙路駛入東門路口的車輛(公交車除外)禁止直行和左轉,需直行和左轉的車輛從荊沙路武德路口繞行;由江津路駛入東門路口的車輛禁止左轉,需左轉的車輛從江津路武德路口繞行;由荊南路駛入東門路口的車輛禁止左轉,需左轉的車輛直行后繞行。新的交通管制措施實施之后,確保了東西方向直行暢通,盡管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東門路口的交通擁堵問題,但是車輛分流為武德路、318國道、江津路帶來的交通壓力以及禁止南北方向直行都為市民生活帶來了不便。
由于南北向禁止直行,以前從荊沙路直接進城的市民現在得開車繞一個圈子,一個圈子下來,不僅汽車的耗油量增加了,還增加了市民出行的時間。因此時常發生部分東門路口由南向北行駛車輛右轉上江津路后,選擇在江津路上直接掉頭,造成東西方向正常行駛的車輛受阻(見圖1a))。
古城東門機動車道寬約7 m,為主要連接城內和城外交通的雙車道路線。隨著目前車輛數量的不斷增加,同時由于道路路面太窄,大量的交通流匯集于此,車輛的行駛速度降低,疏散能力下降,造成交通擁堵由一點擴散到整條街道甚至相關片區(見圖1b))。
古城東門交叉口交通情況復雜,僅有一名交警負責交通管理,當處于高峰期時難以協調周全;同時此交叉口缺乏指路標志、交通環島、繞行標志等;一些道路路幅難以滿足當量交通需求,同時又缺乏必要的交通提示牌;交叉口信號指示燈的相位設置不合理,經常會出現行人闖紅燈、人車混行、機動車搶車道等現象的發生,嚴重擾亂了正常的交通秩序,導致交通事故頻發(見圖1c))。
城外圍為繞古城墻的游覽路線,觀光的游客人數較多,行至城東門非機動交通與進出城的機動交通會產生交叉,造成混行交通,降低城門口的交通通行能力。而城內靠近城東門附近為一南北向石板路,若機動車在此處轉彎,彎道半徑較小,行車速度降低,那么后面持續交通匯集在此,就會造成嚴重的交通擁堵現象和安全隱患(見圖1d))。

圖1 荊州古城東門地段道路現狀效果圖
這樣可以有效地減少路口內的交叉沖突點,大大提高路口的通行能力。但是實施的前提是路段上要有掉頭條件,需與路段隔離、行人過街、公交站點設置、路段車輛掉頭等內容綜合考慮進行組織。由于路段的通行能力遠遠大于路口的通行能力,這樣進行交通組織,有利于路口路段的負荷均分。
橫跨九龍淵,連接寅賓門與金鳳廣場,新建一座人行橋,可以實現進城人車的分流,減輕古城東門的交通壓力,將人行交通分散到這座新建的人行橋上。同時在寅賓門前有一塊開敞的空地,可以供人流的集散。
此十字路口有幾條主要的交通道路交叉形成,每條道路上的車流量都很多,同時交叉口又臨近古城東門口,是從東門進城的主要入口處,大量的人流車流都匯集在此,因此交通混亂復雜。如若在此十字交叉口新建下沉式的人行通道,可以有效的分散匯集于此的大量人行交通,減少人行交通對車行交通的干擾,加快車行交通的通行速度,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交通的擁堵現象。此外,新建的是下沉式的人行通道,對古城周邊的環境基本沒有影響,也可以充分利用地下空間。
[1]沈志云,鄧學均.交通運輸工程學[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9.
[2]蘇卓珺.昆明市交通整治實踐與思考[J].城市道橋與防洪,2007(8):3-5.
[3]鄒聯賜,薛 博.信號交叉口拓寬渠化方法研究——以深圳市交通整治為例[J].現代城市研究,2000(85):123-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