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泓
(沈陽建筑大學土木工程學院,遼寧沈陽 110168)
鋼結構住宅具有施工快、易產業化、有利于回收和循環再利用的特點[1]。目前,我國已具備發展住宅鋼結構的基本條件[2],并展示出快速發展趨勢。
筆者針對某鋼結構住宅,采用所占比例最大的H型鋼梁的腹板高度、腹板厚度、翼緣寬度和翼緣厚度作為設計變量,以現行規范關于強度,剛度,整體穩定和局部穩定以及節點連接方面的要求作為約束變量,以最低用鋼量為目標函數,依據序列二次規劃法進行優化。
該鋼結構住宅的方鋼管混凝土柱截面尺寸均為300×300×6×6。根據《矩形鋼管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規定矩形鋼管混凝土柱,鋼管截面邊長尺寸不宜小于300 mm,鋼管壁厚t不宜小于6 mm。所以不考慮方鋼管混凝土柱的優化。
主要針對該鋼結構住宅的鋼梁進行優化設計,依據統計,原方案型號為H400×120×6×8的鋼梁占所有鋼梁總用鋼量的76%,即該型號鋼梁的總用鋼量為17.97 t。由于這種截面類型的鋼梁占鋼梁總用鋼量的比例最大,所以主要針對該型號鋼梁的截面進行優化。
基于優化原理,針對H400×120×6×8鋼梁截面優化設計建立數學模型如下:

其中,x1,x2,x3,x4均為針對該 H 型鋼梁的設計變量,x1=h,x2=tw,x3=b,x4=tf;f(x)為目標函數;ci(x)為約束條件;Ib,ub 分別為設計變量x的上、下界約束。
取該型號鋼梁的用鋼量最小為優化的目標函數,即:

其中,ρ為鋼的密度;l為所有這種型號鋼梁的總長度。
根據GB 50017-2003鋼結構設計規范綜合考慮抗彎、抗剪強度、剛度要求、穩定及節點連接等要求給出如下約束條件:


該多層鋼結構住宅抗震設防烈度為7度,由GB 50011-2010建筑抗震設計規范相關規定對節點尚應做如下考慮:

設計變量x的上下限為:

該最優化問題的維數是4維,含有7個線性不等式約束,Ib和ub與x同為4維。
方案1:以鋼梁的腹板高度、厚度、翼緣寬度和厚度作為設計變量時,通過序列二次規劃法優化,得到的優化結果是h=362.2 mm,tw=5.3 mm,b=144.5 mm,tf=6.5 mm。
由于實際工程要考慮模數的限制[3],需對優化結果進一步調整。把每個優化后的結果都向上調整到符合模數,則選取h=365 mm,tw=6 mm,b=145 mm,tf=7 mm,此時該類型鋼梁的用鋼量為 17.65 t,用鋼量減少 1.78% 。
方案2:根據上述約束條件可知,抗剪強度主要由腹板承擔,腹板厚度的變化對其他三個變量影響較大,綜上考慮,腹板厚度定為6 mm。
以其余三個變量作為設計變量,用本文的數學模型進行優化后的結果是 h=363.0 mm,tw=6 mm,b=149.6 mm,tf=5.8 mm。若均向大取到符合模數的值,則取h=365 mm,tw=6 mm,b=150 mm,tf=6 mm,此時該類型鋼梁的用鋼量為16.67 t,用鋼量減少 7.23%。

圖1 鋼梁高度和翼緣寬度組合變化時的用鋼量
方案3:考慮穩定性的重要性,選定原方案鋼梁截面的腹板厚度和翼緣厚度不變,將鋼梁的高度和翼緣寬度作為兩個設計變量。用本文的數學模型進行優化,并考慮實際工程模數要求后得到優化后的梁截面尺寸是H385×105×6×8(見圖1)。圖1是鋼梁高度和翼緣寬度組合變化時鋼梁用鋼量的空間分布曲面圖,黑色圓圈表示原設計方案,黑色方塊表示優化后的方案。圖1中清晰表明經過優化后原鋼梁的用鋼量存在明顯降低的現象。此時該類型鋼梁的用鋼量為16.56 t,用鋼量減少7.85%。
通過三個方案的對比,最后選取最優化的梁截面尺寸是H385×105×6×8。
通過對一個6層鋼結構住宅鋼梁用鋼量的優化研究,得到以下結論:
1)以所占比例最大鋼梁的用鋼量最小為目標函數,以該類型鋼梁的腹板高度、厚度、翼緣寬度和厚度為設計變量,以現行規范關于強度,剛度,整體穩定和局部穩定以及節點連接方面的要求為約束變量,建立了適合于鋼結構住宅鋼梁優化的多維約束非線性規劃數學模型。2)采用序列二次規劃法對該優化問題進行優化求解,可給出用鋼量最低的設計方案。3)相對初始設計方案,經過優化設計后,該住宅鋼梁的總用鋼量可減少7.85%,從而可降低工程造價。
[1]魏德林.高層鋼結構住宅經濟性分析[J].建筑經濟·設計經濟,2006(286):63-65.
[2]肖亞明.我國鋼結構建筑的發展現狀及前景[J].合肥工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3,26(1):111-116.
[3]DING Yun-liang.Shape optimization of structures:a literature survey[J].Computer & Structure,1986,24(6):985-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