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瑾 楊興彪
(1.坤元資產評估有限公司,浙江杭州 310017; 2.桐廬縣質量技術監督局,浙江 桐廬 315500)
某橋梁為三跨后張預應力空心板簡支梁橋,原設計等級為公路Ⅰ級,每跨跨度為16 m,橋面寬27.6 m,由27塊梁板組成,單塊梁板寬0.99 m,2004年竣工。混凝土材料如下:橋面板C40、立柱、蓋梁C30混凝土。長二河橋的平面圖、立面圖和斷面圖見圖1。因建造高架橋工程需要,施工單位擬在橋上中間跨設置兩道臨時支架,間隔10 m,線荷載最大:392 kN/m,平均264 kN/m,用于承受上部高架橋施工傳來的荷載。為了驗證該橋是否能夠承受上部高架施工傳遞下來的施工荷載,該橋板上部結構在施工荷載作用下是否安全,從而為高架橋施工方案確定提供技術依據,我們采用ANSYS有限元軟件精確分析了該橋受力情況,然后采用實驗方法進行了驗證。
因工程需要在橋梁上搭設的支架改變了橋梁本身用途,梁板的受力模式有所改變,需要較為詳細地了解結構構件的受力情況。梁板單元類型選擇實體單元,模擬其在施工荷載加載下結構的受力情況,兩端支座約束采用固定。根據委托方提供的布置圖,建立的有限元模型見圖2,計算結果見圖3~圖9,數值結果見表 1,表 2。
表3為實測數據,列出了第11榀和第14榀梁板在各級荷載作用下的跨中撓度。第11榀和第14榀梁板跨中撓度曲線見圖10,圖 11。

圖1 某簡支梁橋平面、立面和斷面圖
箱梁底板和頂板(內壁)混凝土的應變和正應力見表4,表5。

圖2 結構模型圖

圖3 撓度計算結果(最大值17.7 mm跨中)

圖4 板頂壓應力圖(最大17 MPa)

圖5 單根梁剖面圖

圖6 板底面正應力圖(拉應力最大11 MPa)

圖7 梁板剪應力(9.1 MPa)

圖8 梁板剪應力剖面圖

圖9 腹板剪應力(Syz=6.5 MPa)
撓度校驗系數見表6,應力校驗系數見表7。

表1 各梁板上部最大壓應力 MPa

表2 各梁板最大撓度 mm

圖10 第11榀橋梁板荷載撓度曲線圖

圖11 第14榀橋梁板荷載撓度曲線圖
結構理論計算主要是建立數學模型,確定結構加載后的靜力響應。理論計算發現,在自重及委托單位提供的施工荷載作用下,混凝土梁的跨中壓應力(16.30 MPa)小于C40混凝土設計強度值(19.1 MPa),支座附近剪應力超出了設計強度(1.71 MPa)。考慮抗剪區域受剪鋼筋和現場試驗過程中受剪區外觀檢查結果,支座抗剪應能滿足施工要求。

表3 實際加載及梁跨中撓度測試結果

表4 最大荷載情況下梁板的應變和正應力

表5 最大荷載情況下梁板端部的應變和剪應力

表6 撓度校驗系數
現場檢測時,跨中撓度校驗系數約為1.04~1.06,略微有些偏大,而應力校驗系數處于0.69~0.95,滿足試驗要求。荷載試驗結果表明結構剛度偏小,應力強度儲備余量不大。這與橋梁板底部原先貼了碳纖維布有關,用來修補裂縫的碳纖維布提高了橋梁板截面應力狀態,而對橋梁板剛度影響較小。

表7 應力校驗系數
1)在試驗荷載作用下,撓度校驗系數略大于1.0,應力校驗系數最大值接近1.0,試驗結果與理論結果比較接近,說明橋梁板在加載過程中基本處于線彈性范圍內。
2)在試驗荷載作用下,跨中最大撓度為18.32 mm。
3)在試驗荷載作用下,橋梁蓋梁、接柱以及樁基變形穩定。
4)卸載后,橋梁板底部裂縫存在不能完全恢復殘余寬度,說明橋梁結構存在一定的塑性發展。
[1]CJJ 99-2003,城市橋梁養護技術規范[S].
[2]JTG D60-2004,公路橋涵設計通用規范[S].
[3]JJGD 62-2004,公路鋼筋混凝土及預應力混凝土橋涵設計規范[S].
[4]CJJ 2-2008,城市橋梁工程施工與質量驗收規范[S].
[5]JTG/T J21-2011,公路橋梁承載能力檢測評定規程[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