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俊
(浙江財經大學,浙江 杭州 310018)
20世紀90年代中期,改革開放的實行大大促進了中國經濟的發展,中國的對外貿易尤其是邊境貿易快速發展,在優勝劣汰、競爭激烈的市場中,貨幣價值比較小、幣值波動幅度比較大的貨幣難以立足于市場之中。我國周邊的大多數國家經濟發展比較落后,國際貿易也不算發達,這些國家的貨幣也沒有人民幣的幣值穩定和堅挺,因此在同這些周邊國家進行貿易往來時,往往會選擇人民幣作為計價結算的貨幣。
近些年來中國的經濟迅速發展,中國的GDP已經趕超日本成為僅次于美國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隨著美國次貸危機爆發之后,美聯儲大肆印發美元,造成美元大幅貶值,以及歐洲又接連出現國家主權債務危機,人民幣的地位在不斷地提高。不管是在國內還是國外,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人們在呼吁加快人民幣的國際化步伐。人民幣也成為了僅次于美元、歐元的硬通貨。因此人民幣在跨境業務中成為計價、結算的媒介也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人民幣的跨境業務從起步到不斷的發展壯大,一直受惠于國家相關部門的推波助瀾,正是一些相關政策的制定、頒布才得以形成今天人民幣跨境業務的良好發展的局面。表1總結了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的發展階段及相關政策。
表1 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發展階段總結
各項政策的密集推出,強有力地保證了人民幣跨境業務的健康發展。同時也為人民幣跨境業務能夠走得更好、更遠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目前,我國金融機構開展人民幣跨境金融業務主要有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業務、跨境人民幣賬戶服務、人民幣保函業務、人民幣境外放款業務、人民幣境外投資業務、貿易融資業務以及國際開發機構在中國境內發行人民幣債券、香港地區人民幣業務、人民幣卡業務等等。
在改革開放以來的三十多來里,中國的對外貿易伙伴國在不斷地增加,與我國國土相接壤的周邊鄰國逐漸在中國的貿易伙伴國中占據重要的地位,這使得人民幣作為交易手段在與周邊鄰國進行的邊境貿易中有了很大的發展。同時,人民幣與其他國家的貨幣互換也有了較快的發展。這些都推動了人民幣跨境業務的發展。目前,人民幣在境外存量最多的地區是香港,其次是越南、新加坡等東南亞國家。人民幣在俄羅斯、蒙古等國家也有比較突出的流通態勢。
1.人民幣攜帶出境的限額問題
目前,我國對于人民幣的攜帶出境還有著比較嚴格的限制,從2005年開始人民幣攜帶出境的限額由原來的6000元調整為2萬元,雖然限額有所放寬,但是面對著不斷增加的出國留學、旅游人數以及邊境貿易中人民幣使用量的不斷增加,這種數量限制已經不能滿足人民幣的境外需求,如果用于邊境貿易的人民幣過于緊缺,將會影響邊境貿易的正常進行。
2.人民幣的兌換問題
人民幣在境外的流通范圍有限,有時候必須進行貨幣兌換,但是由于到銀行進行兌換手續相對復雜,往往需要耗費較多的人力和時間,許多“板凳銀行”、“地攤銀行”就在一些邊境地區應運而生了,甚至在一些地方,由于此類銀行的規模很大,都可以影響到人民幣兌換當地貨幣的匯率了。
3.人民幣以地下方式流到境外的現象嚴重
每年都會有大量的人民幣通過走私、洗錢、販毒等地下非法手段流出境,特別是在一些東南亞的周邊國家,由于法律法規松懈,缺乏必要的執法監督,這類現象尤為嚴重。
1.針對邊境國家和地區對人民幣的需求量大,根據實際情況出臺相對應的政策,適度放寬人民幣出入境的限額。
2.增加銀行的營業網點,擴大銀行的營業范圍,增加人民幣的兌換點、儲蓄點和保管點。
3.加大對人民幣出入境的監管,加強執法監督力度,嚴厲打擊走私、洗錢、販毒等非法行為,保證人民幣健康、有序的進出境流通。
[1]劉力臻,徐奇淵.人民幣國際化探索[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08-224.
[2]李靖,管濤,何帆.人民幣跨境流通的現狀及對中國經濟的影響[J].管理世界,2004(09):45-52.
[3]趙志華.人民幣對蒙古國跨境流動研究報告[J].內蒙古金融研究,2008(11):3-5.
[4]巴曙松,嚴敏.人民幣現金境外需求規模的間接測算研究:1999-2008[J].上海經濟研究,2010(01):1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