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玲
(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管理學院,上海 200030)
國外對于社會責任的研究已經比較成熟,國內的多數文章還停留在理論研究上,相關實證研究較少,本文將有助于豐富企業社會責任的實證研究。石磊,魏玖長,趙定濤(2010)分析評估了汶川地震后我國滬深257家A股上市公司的捐贈行為對股票市場的影響,認為上市公司的災難捐贈行為會對股票市場產生負面影響。蒲嚇劍(2009)以汶川地震中萬科遭遇的“賑災門”事件為研究對象,發現消極的社會責任行為對股票價格有負面的影響。本文較之以前研究的不同點在于:選擇醫藥行業為樣本,避免了因行業差異而可能帶來的影響,同時也可以探究投資者對于醫藥企業社會責任的態度。
本文根據有效市場假說理論,假設我國股票市場是弱式有效的,此時投資者可從公共信息和私人資料中獲取超額利潤。其次根據信號傳遞理論,毒膠囊事件的曝光可被當作是利空消息,會導致股票價格下跌。據此提出以下假設:毒膠囊事件會對醫藥行業產生負面的市場反應。


表1 累計超額收益的T檢驗
本文以2012年滬深A股醫藥制造業內上市公司為研究樣本,剔除ST、暫停上市等公司,以及事件窗口內缺乏數據的公司,最終得到21家上市公司為樣本。其中檢測出問題膠囊的公司有一家,通化金馬(000766)。
本文將2012年4月15日央視節目曝光某些企業用皮革廢料制成藥用膠囊的當天為事件日,但由于該天為周末,故將其順延至2012年4月16日,定為第“0”天。本文選擇 [-20,20]為事件窗口,同時選取[-120,-21]為估計期。本文使用的數據主要來自國泰安數據庫,相關數據處理采用Excel與SPSS 19.0統計軟件。
本文將采用市場模型來計算股票的累計超額收益CAR,用來衡量股票市場的反應,最后檢驗CAR[t1,t2]與0的差異。如果檢驗結果顯著,則說明該事件對股價影響顯著,否則說明該事件對公司股價影響并不顯著,或者說影響沒有通過證券市場反映出來。
圖1表明毒膠囊事件前后出現了負面的市場反應,行業CAR下跌,之后又開始大幅升高。表1 是對研究樣本在[-20,20]窗口期內對CAR進行的T檢驗,以顯示上述結果的統計學意義。
表1表明事件日前后累計超額收益沒有發生顯著變動,而在事件日前第17天,前第8天,后第18天,后第20天有顯著變動,這與圖1相符。這說明事件日前信息存在提前泄露的可能性,股票市場對該信息做出了提前反應。由于研究樣本的21家上市公司中20家為未涉及毒膠囊事件的企業,事件日后第20天CAR顯著為正,表明投資者對未涉及毒膠囊事件的企業是肯定的。
本文選取2012年滬深兩市A股醫藥制造業21家上市公司為樣本,采用事件研究法分析毒膠囊事件中醫藥行業社會責任的市場反應。實證結果顯示,毒膠囊事件中未涉及問題膠囊的上市公司股票市場反應積極,說明投資者對于社會責任表現好的企業的態度是積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