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瑋瑛
(江西省鉛山縣婦幼保健院 鉛山334500)
隨著社會初產婦年齡的增大,對分娩的恐懼和焦慮等,我院近年來在產婦入院后開展健康教育調整產婦心理狀態(tài)的基礎上,對潛伏期超過8 h的初產婦采用安定靜脈注射聯合人工破膜,必要時小劑量縮宮素靜脈滴注的方法,有效地促進宮口擴張,縮短產程,降低剖宮產率。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09年1月~2010年6月在我院正常足月分娩的初產婦,年齡20~34歲,孕周37~42周,自然臨產,無明顯頭盆不稱。B超提示:單活胎,頭位,羊水深3~6 cm,胎盤成熟度3級,無妊娠合并癥或并發(fā)癥的初產婦共160例,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80例。
1.2 方法 觀察組所有產婦在潛伏期超過8 h后給予安定10mg緩慢靜脈注射,用藥后30m in內由家屬專人看護,以防產婦摔傷。待宮口開大3 cm后入產房,排空膀胱,取膀胱截石位,常規(guī)消毒外陰,作陰道檢查,排除胎頭前方伴有搏動的條索狀物后(排除臍帶先露),于宮縮間歇期用6.5號針頭刺破羊膜,使羊水緩慢流出,觀察羊水性狀、量,破膜同時立即聽取胎心音,破膜后2 h如宮縮乏力可用小劑量縮宮素靜脈滴注。對照組按正常足月分娩常規(guī)處理,在宮縮乏力時應用小劑量縮宮素靜脈滴注。
1.3 觀察指標 整個產程觀察產婦的一般情況、生命體征、胎心音、宮口擴張、先露下降、宮縮程度、羊水性狀、分娩方式、手術指征、產后情況、胎兒及新生兒情況。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t檢驗和χ2檢驗。
2.1 兩組宮口平均擴張率與第一產程平均時間比較 見表1。兩組宮口平均擴張率、第一產程平均時間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1)。
表1 兩組宮口平均擴張率與第一產程平均時間比較 (±S)

表1 兩組宮口平均擴張率與第一產程平均時間比較 (±S)
項目 觀察組 對照組宮口擴張率(cm/h) 3.21±1.77 1.52±1.22第一產程時間(h) 8.52±4.10 14.18±5.16
2.2 兩組分娩方式比較 見表2。觀察組和對照組難產率分別為10.00%、26.25%,兩組分娩方式比較具有顯著性差異(P<0.01)。

表2 兩組分娩方式比較 例
2.3 兩組新生兒阿氏評分、產后出血比較 兩組新生兒均未發(fā)生重度窒息,阿氏評分<7分者兩組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產后出血≥500m L者分別為3例和2例,兩組差異無顯著性(P>0.05)。
由于社會的進步和發(fā)展,初產婦年齡的增大,越來越多的產婦對分娩恐懼、焦慮及精神緊張加上臨產后體力消耗過多,極易疲勞,從而導致宮縮乏力或不協(xié)調性子宮收縮,致使第一產程潛伏期延長,初產婦潛伏期正常約需8 h[1]。本文觀察組對潛伏期超過8 h的產婦合理使用鎮(zhèn)靜劑安定靜脈注射,可消除疲勞,減輕痛苦,順利進入產程。安定具有鎮(zhèn)靜、催眠、抗焦慮以及較強的肌肉松弛作用,因它選擇性作用于子宮頸,使宮頸平滑肌松弛,從而在有效的子宮收縮力作用下使宮口擴張加速和提高子宮收縮力。安定的中樞性肌肉松弛作用解除了子宮頸口痙攣,加速宮口擴張,同時減少兒茶酚胺的釋放,有助于子宮收縮。
另外,宮口開大3 cm進入活躍期,適時選擇人工破膜,破膜后,胎頭直接緊貼子宮下段及宮頸內口,引起反射性子宮收縮,加速產程進展[1]。早期人工破膜有利于觀察羊水性狀,及早發(fā)現胎兒宮內異常,盡早處理,正常情況下胎膜多在宮口近開全時自然破裂,但此時很多產婦已出現不同程度的羊水異常,胎兒可能出現宮內窘迫,因此早期人工破膜可降低新生兒窒息率。綜上所述,筆者認為安定靜脈注射聯合人工破膜應用于第一產程,臨床效果顯著,明顯縮短產程,加速產程進展,降低剖宮產率,對母嬰無不良影響,安全有效,簡便易行,值得推廣。
[1]樂杰.婦產科學[M].第7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0.182-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