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色(沈陽)冶金機械有限公司鑄造分公司 (遼寧 110141) 隋顯常
中國有色(沈陽)冶金機械有限公司鑄造分公司是一家以加工生產鑄造產品為中心的獨立企業,興建于2008年,占地面積60 000m2,建筑面積36 879m2。一期建設年產合格鑄鋼件9000t,鑄銅件生產能力850t,配有15t電弧爐一臺、20tLF爐一臺、3t中頻爐兩臺、臺車式燃氣熱處理爐兩臺、臺車式熱處理電阻爐一臺,可實現產品生產制造過程中退火、正火、淬火及回火等熱處理工序。二期工程續建加工車間,現已形成能力,配有10m、5m、2.5m、1.6m立式車床各一臺,捷克鏜銑床4臺,數控鉆床一臺及其他臥式車床,可實現鑄造產品相關配套加工工序要求;同時配備有起重設備50t吊車若干臺,2010年實現產值0.8395億元,但由于產品鑄造加工成本過高,導致虧損1086萬元;2011年實現產值1.03億元,轉變虧損局面,保持盈利與虧損持平狀態; 2012年實現銷售收入1.0億元,穩定盈利與虧損持平狀態。因此,為使企業健康發展,調整產品結構、控制生產成本成為當務之急。
以2013年1月份生產產品為例:成本10 581 547.9元,銷售收入9 371 483.78元,虧損1 210 064.12元,鑄鋼件產品各項指標導致產值虧損原因分析見表1~表3。

表1 產生費用構成明細 (元)

表2 2013年鑄件產品單價(單位成本)測算

表3
(總固定費用-機加邊際貢獻)/單位邊際貢獻=保本產量

通過測算盈虧平衡點可以看出:①單位邊際貢獻越大,要達到的保本產量越低。②而保本產量測算值(1.19萬t)理論上可以實現,但實際加工能力無法實現,因此要改變虧損局面單靠增加產量是不行的。
(1)降低單位變動成本或增加鑄件單價 即調整產品結構,按年產479t普通銅件(原年產銅件279t,見表2),相應碳鋼減少200t產量即5610t,加權平均后鑄件單價為12 000元/t,單位變動成本為8137元/t(銅件增加,價格、變動成本均增加),則
(總固定費用-機加邊際貢獻)/單位邊際貢獻=產量

通過測算,當產品結構調整后,普通銅件比原來增加200t即生產479t時,總產量只需9500t就可達到不虧損。
(2)降低單位變動成本 對原熱處理進行改進,對現行的退火、正火、回火等工藝進行優化,取消退火、正火升溫時650°×2h的保溫,降低熱處理成本。表4為按材質、產品結構(主要以鑄件壁厚為主)確定升溫速度,縮短升溫時間。

表4 熱處理工藝改進
厚度大于400mm的鑄件,以及特殊材質熱處理由工藝員制定。回火保溫時間除半齒輪等易變形件按原工藝方法確定外,其他產品根據結構由工藝員確定,保溫時間要少于正火保溫時間,但最少不能少于3h。執行步驟及要求如下:
(1)開始執行時間 2012年8月開始執行新的熱處理工藝,熱處理工藝員按裝爐的產品結構,每爐制定熱處理工藝。
(2)生產安排 安排裝爐人員,要給熱處理操作者提供產品裝爐明細表,操作者要做好裝爐產品合同號、件號記錄,便于下一步跟蹤檢驗,考察熱處理工藝的合理性。
(3)質量考察及問題反饋 每爐次抽取2~3件產品,在壁厚最大的部位進行超聲波無損檢測,來考察熱處理質量,同時要對易出現裂紋的產品進行檢查,生產和質檢部門要給予配合。對發現的問題要及時反饋給熱處理工藝員,以便改進。
(4)工藝定標 考察時間到2012年12月結束,在此期間,對出現的問題工藝員隨時進行修訂,改進后效率提高20%。
改變原來“回收多少繳庫多少”的銅屑回收形式,按產品合同號進行回收并對車間進行考核,車間再對操作者進行考核,達到或超過理論重量獎勵,達不到理論重量90%的進行罰款并通報。以13BWF001合同為例,合同總價187.92萬元,共72件,每件回收66.25kg,回收總量為4770kg。按30 000元/t計,可回收14.31萬元,達到降低單位變動成本的目的。
通過上述實例分析,像我們這樣的國營企業,徹底改變虧損局面,扭虧為盈,做好產品調整、降低單位變動成本(即可變成本)勢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