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日利
文章編號:ISSN1006—656X(2013)06?-00034-01
隨著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及人民物質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們逐漸開始從物質生活的滿足向精神生活質量提高、回歸自然及追求健康的方面發展,休閑漁業作為人們娛樂休閑的一種新興產業,近年來在我國發展快、效益好、潛力大,所以應把發展休閑漁業納入經濟和社會主義建設的大格局中,認真研究制定休閑漁業發展的新措施,以休閑漁業發展促進和諧漁區建設。
一、長海縣發展休閑漁業的條件及意義
我國近岸漁業資源不斷枯竭的現狀和經濟發展迅猛的勢頭,迫切需要調整漁業產業結構,休閑漁業在中國作為一個新興的產業迅速發展,日益成為結構調整過程中一個牽動力較強的朝陽產業。長海縣是一個海島縣, 又是重要的漁業產業基地,具有獨特的環境優勢和現代旅游氛圍,理所應當利用好自己獨特的海洋景觀和資源優勢,來大力發展休閑漁業。長海縣由142個大大小小的島、坨、礁連成一片,陸域面積雖然僅119平方公里、海域面積卻達7720平方公里,這里有豐富的水面及魚類資源,適合海上休閑娛樂漁釣時間也比較長,自然環境條件優越。近幾年,祖祖輩輩以漁為生的長海人,背負著沉重的漁業資源枯竭的負擔,生活在爺爺吃孫子資源飯的惡境中,生態環境遭受到嚴重破壞。因此,縣委政府在致力于拉長漁業產業鏈條的過程中,開始發掘寶貴的旅游資源,依托獨特的自然資源優勢,堅持以休閑度假為主要發展方向,突出海島生態和休閑漁業兩大特色,全力加強旅游基礎設施建設,開發特色旅游產品,使海島旅游業正在逐步成為極具潛力的海島經濟增長點,僅2007年,全縣就接待上島游客82萬人次,辦理轉產從事休閑的漁業船舶近200條,旅游綜合收入達2.9億元,休閑漁業市場發展有著廣闊的前景。
二、長海目前適用的幾種休閑漁業類型
1、生產經營型:是指以漁業生產為中心產業,以垂釣為輔的生產經營模式。這是休閑漁業出現的最早模式之一,也是較為單一的一種類型。
2、休閑垂釣型:是指一些專業垂釣園和設施較為完備的垂釣場,以開展垂釣為主,集游樂、健身、餐飲為一體的休閑漁業場所。
3、觀光療養型:是指以一些海邊、別墅、漁家風情旅店,結合周圍景點,綜合開發水資源,可以“住水邊、玩水面、食水鮮”,既有垂釣、餐飲,又能觀景、休閑、避暑、度假。
4、舉辦釣魚節:長海每年都要舉辦國際性釣魚節,加大宣傳面,為廣大釣魚愛好者提供一個良好的垂釣環境,進一步展示長海的旅游資源。
三、長海發展休閑漁業的必要性
發展休閑漁業有利于漁業產業結構的調整。當前海洋漁業資源日益衰退,產業結構調整勢在必行,而發展休閑漁業是漁業產業結構調整的有效舉措。休閑漁業起步容易、見效快,它能帶動其它相關產業的發展,增加漁民收入、改善漁村環境、促進鄉村文明。休閑漁業可以豐富旅游活動的內容,自然風光、生動的人文景觀、良好的環境有益于人的身心健康,亦能提高人們的文化素養。休閑漁業發展要創新思維加快發展,要將漁民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與旅游結合起來,通過對漁民的家居和漁船進行改造,讓游客真正貼近漁民生活,享受一種自然古樸的漁家風俗,給賓客一種全新的體驗。游客通過與漁民合作,體驗下海撒網拖魚、停船垂釣、收網揀魚、品嘗海鮮等樂趣。選擇有條件的沿海漁區、海島發展休閑漁業,有利于促進沿海地區的對外開放、消化吸收漁業轉產勞動力、繁榮漁區經濟等。
四、休閑漁業在運行中還存在著不規范不完善的問題
首先,休閑漁業船舶經營超前與管理工作滯后的矛盾突出。有些從事休閑漁業的船舶未經檢驗發證,安全救生、消防、通信導航等設備尚未核驗、乘員數未經核準,作業方式及漁具尚未限定,存在無證開航、安全設備不規范、搭載人數隨意、活動區域不定等問題。
其次,休閑漁業船舶活動方式單一,有較大的局限性。目前從事休閑漁業船舶的作業方式基本上都是單船底拖網,這種作業對漁業資源有一定的破壞性,如果盲目發展,勢必造成休閑活動水域的漁業資源衰竭,從而限制了休閑漁業船舶的可持續發展。這種作業方式背離了發展漁業休閑的目的和意義。
第三,部分休閑漁業船舶存在安全隱患。現有的休閑漁業船舶基本上都是擅自改裝的,其結構、布置及裝修存在著很大的隨意性,尤其是較大的船舶,在主甲板以下設置包廂臥室,其通風、消防通道、逃生口設計不合理,給營運安全帶來隱患。
第四,經營單位多,規模小,容易引起惡性競爭。我縣現有經營休閑漁業船舶的有數十家,每家擁有的休閑漁業船舶多則三、四艘,少則一、兩艘,各自攬客,無序競爭。在客源充足的情況下,矛盾不易顯現,但在客源不足時,則很容易出現相互壓價現象,影響經營效益,嚴重時甚至可能偏離正常的服務內容,成為違法活動的場所。
第五,人們保護漁業資源的意識及環保意識有待進一步加強。休閑漁業雖然是以體驗漁家生活、健康娛樂為出發點,但不少人仍然是以多捕魚為樂,缺乏幼魚放生意識和水生動物保護知識,在參加漁業休閑活動時隨意向海里排放污水和生活廢棄物,加劇了沿海水域的污染,破壞了魚類的正常生存環境,將導致漁業資源的急劇衰退。
五、合理配置資源,全面完善休閑漁業
1、轉變思想觀念,制訂活動規則。明確休閑漁業與傳統海洋捕撈業的根本區別。休閑漁業作為新興產業,其作業方式有些可能與現有漁業法規有抵觸之處,但作為體驗漁家生活和健康娛樂的一類活動,應當針對休閑漁業的特點,制定恰當的活動規則,只要是有利環保,有利安全健康,有利經濟發展而不嚴重破壞漁業資源就行。
2、規范作業行為,促進可持續發展。既然休閑漁業是以運動、體驗、娛樂為目的,就不能有通過捕撈漁獲物直接獲利的行為。因此,對休閑漁業船舶的作業方式、漁具數量與規格應當進行限制,推廣有利于保護漁業資源的作業方式,將垂釣作為今后休閑漁業的主流來經營。現有休閑漁業船舶的主要作業漁具為單拖網,應當限制網口寬度及檔水板尺寸,提高人們對漁業休閑的興趣和資源保護的意識,促進休閑漁業的可持續發展。
3、強化安全監督,嚴格船舶管理。對不符合審批條件的或無法通過船舶檢驗的船舶應當堅決取締,以杜絕后患。對批準后的船舶,在船舶檢驗的要求上,應當充分考慮到,漁船上的作業人員都是青壯勞動力,而搭載休閑漁業船舶的多半是老人、兒童、婦女和不識水性的游客,自救能力相對較差,加強救生設備檢查,杜絕安全隱患成為重中之重。我們要嚴把船、機、電檢驗質量關,強化通訊設備的配備,重把救生筏、救生浮、救生圈、救生衣、滅火器、煙火信號等按規定有效配備到位,并處于日常核查之中,并做好船舶、船員和旅客的保險工作。每艘船舶應當配齊配全職務船員和安全員。從事休閑漁業活動時,應當在指定的碼頭上下游客。加強休閑漁業船舶的監督檢查,嚴格執行《大連市海洋休閑垂釣漁業船舶管理辦法》,使休閑漁業船舶的活動切實做到限風、限時、限員、限區域。
4、具體出臺相關規定,推動船舶管理的規范化進程。休閑漁業經營單位要為休閑漁業船舶辦理船舶檢驗、登記、捕撈許可證書,船舶的類型、構造、性能及安全設施配置,要符合國家漁業船舶技術規則要求,船齡已經達到報廢年限的捕撈漁船,不得改作休閑漁船。休閑漁業船舶的制造、更新改造和購置,要按照農業部發布的《漁業捕撈許可管理規定》要求辦理審批手續。休閑漁船的船員,應參加海上救生等專門培訓,經漁政漁港監督管理機構考試合格,領取漁業船員專業訓練合格證后方可上崗。有掛靠船舶的休閑漁業經營單位,要為掛靠的休閑漁船統一辦理有關證件,并與漁船所有權人簽訂書面合同,明確風險承擔和各自的權利、責任、義務等。休閑漁船應在劃定的休閑漁業航行區域和作業區域航行,不得從事與漁業活動無關的旅游觀光和輪渡運輸業務。
5、整合經營模式,加強宏觀調控。現有的休閑漁業船舶單位小而分散,各自經營,知名度差,經營單位與游客市場業務接洽聯系困難,且容易引起經營單位之間的無序競爭,影響了經營效益。從長遠的發展來看,應當對全縣所有休閑漁業船舶單位進行必要的整合,建立休閑漁業協會,擴大影響,打開知名度。與旅游部門聯合經營、統一調度,整合經營模式。對休閑漁業船舶實行總量控制,防止盲目發展,確保休閑漁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