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揚
【摘要】“中國夢”無疑是當下中國社會最為熱門的話題。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爸袊鴫簟钡谋举|應包含人民幸福、社會和諧、民族復興和國家富強等內容。法治是實現“中國夢”的重要保障,而建成完善的法治社會本身又是“中國夢”的應有之義。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是我們黨立足于現實國情與社會形勢的基礎對于法治思想的一項偉大創新。“中國夢”的實現離不開安定有序的社會大環境,而安定有序的社會離不開健全科學的法律制度體系,離不開正確的法治思想。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是我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思想觀念體系,其內涵與“中國夢”有著深層次的內在關聯。
【關鍵詞】中國夢;社會主義法治;復興;人民性
文章編號:ISSN1006—656X(2013)06?-00046-02
一、“中國夢”的深刻內涵
在參觀《復興之路》展覽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每個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夢想?,F在,大家都在討論中國夢,我以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在今年的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閉幕會上習近平總書記發表重要講話表示:“中國夢歸根到底是人民的夢,必須緊緊依靠人民來實現,必須不斷為人民造福?!?總之,“中國夢”的本質內涵包含人民幸福、社會和諧、民族復興和國家富強等基本內容。
一個人可以一無所有,但是不能沒有夢想。個人如此,一個民族更是如此。夢想是我們前行的動力,我們每一個華夏兒女的夢想都與祖國的夢想緊緊地綁在一起。新中國成立至今,摸著石頭過河的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經歷千辛萬險終于找到了一條合適自己的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正確道路,必將在這條道路上實現國家富強,民族復興?!爸袊鴫簟庇兄囟ǖ臍v史背景和鮮明的時代特色,它與以“個人主義”為中心的“美國夢”有著明顯的差異?!爸袊鴫簟笔侨珖髯迦嗣竦墓餐非?,它的實現離不開我們每一個人的共同奮斗。進一步說,“中國夢”有四個主要特點:一是有最廣泛的民族共識。這個中國夢不屬于某一個政黨、不屬于某一個階層,它是深藏在中華民族心靈深處的一種集體記憶、集體意識,集體愿望;[1]二是有堅定的民族自信。一度衰落的中華民族如今眾志成城,緊密團結在中國共產黨的周圍,為了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不畏艱難險阻,前赴后繼;三是徹底的人民性。中國夢歸根到底是人民的夢,為人民造福是中國夢的最本質目的,這也是這個夢想存在的真正意義所在;四是內涵的豐富多樣性?!爸袊鴫簟辈皇侵干鐣硞€方面的發展進步,而是指實現全民族在經濟、文化、政治、軍事、社會等各個領域的全面進步,全面復興。
二、“法治”在當今中國的時代價值
在今年年初,習近平總書記就做好新形勢下政法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求繼續堅持“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全力推進建設“法治中國”。不久,習近平同志又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體學習時突出強調了法治的重要性并提出:“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不斷開創依法治國新局面”。由此,法治在當今中國的顯要時代價值已可見一斑。
要而言之,法治即法的統治。法治強調憲法和法律作為管理社會的工具在社會生活中的至上地位,且以自由、秩序、人權等為價值目標。法治理念的確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發展的客觀需要。[2]我國社會主義事業的進步和發展需要正確的法治思想作為指引,中國共產黨人堅持與時俱進,立足于中國的現實國情,站在民族復興的歷史高度上,提出了自己對法治的見解,提出了有別于西方資本主義法治理念的“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在當今中國,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是馬克思主義法律思想中國化的最新成果,是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必須長期遵循的指導思想。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是我們黨立足于現實國情與社會形勢的基礎對于法治思想的一項偉大創新,是我們在建設自己的法治社會中的強大思想武器,也是實現民族復興大業的思想指引。“中國夢”的實現離不開安定有序的社會大環境,而安定有序的社會離不開健全科學的法律制度體系,也離不開正確的法治思想。
三、“社會主義法治”為“中國夢”的實現引領方向,保駕護航
社會主義法治是實現“中國夢”的重要保障,建成完善的社會主義法治社會本身又是“中國夢”的應有之義,兩者關系密切,相輔相成。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正是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思想觀念體系,它由依法治國、執法為民、公平正義、服務大局、黨的領導五個方面組成,而這五個方面本身與“中國夢”又有著深層次的內在關聯。
(一)“依法治國”是實現“中國夢”的重要方略
依法治國是社會主義法治的核心內容,是我們黨在治國方略上作出的關鍵轉變。該重大方略的落實是實現國家長治久安的基礎,也是實現“中國夢”的重要保障。所謂依法治國,就是依照體現人民意志和社會發展規律的法律治理國家,而不是依照個人意志、主張治理國家。[3]同時,依法治國的理念要求國家的經濟運作、政治活動、社會生活運作等各方面須依照法律進行?!爸袊鴫簟钡膶崿F不能離開依法治國,依法治國是我們黨領導人民管理國家社會的重要國策,在黨的領導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過程中又怎能背離依法治國的具體要求?“中國夢”的實現同樣需要依法進行,在這一偉大夢想實現的過程中必然需要各個民族、各個階層、各個行業的一同奮斗和付出。這就必然需要一套科學合理的法律制度來對社會個體的行為進行規范,指引人們作出正確的價值選擇,告訴人們有可為而亦有所不可為。凡事皆須依法辦事,我們不能為了實現發展的目標而恣意妄為,如不能單純為了追求經濟的發展而罔顧環境資源的保護,又如不能一味為了追求迅速破案以維護社會治安而不惜犧牲人權以采取刑訊逼供。正確的態度應是尊重法律,依法治國?!爸袊鴫簟币詫崿F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為核心,這個復興的過程應當在依法治國的治國方略的統攝下逐步推進,可見“依法治國”是實現“中國夢”的上佳途徑。
(二)“執法為民”是實現“中國夢”的必然選擇
我們的國家是人民的國家;我們的黨是人民的政黨。新中國之所以能夠取得現有的輝煌成就正是因為我們黨始終堅持與人民站在一起,為人民服務,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我們為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美麗夢想而奮斗也是為了讓人民過上幸福生活。執法為民是社會主義法治的本質要求,是我國一項憲法原則“一切權利屬于人民”的具體體現。執法為民的理念主張以人為本,文明執法和尊重人權。執法為民的理念的提出反映了我們黨對于人民利益的充分認識和理解,我們的法治建設的生命力就在于人民性。一個國家唯有符合人民的真實意愿、保護人民的合法權利、傾聽人民的聲音、滿足人民的訴求,才是長久之道,才是真正的執法為民。而“民為邦本、安民利民、平政愛民”也正是“中國夢”所追求的理想,所以執法為民必然是實現“中國夢”的必然選擇,“中國夢”的實現不能離開人民的切實需要,不能離開人民根本利益,否則“中國夢”將失去它最為本質的內涵和存在的價值。踐行執法為民應當始終把人民的切實利益和重要關切擺在工作的首位,把民意作為工作的標尺,著重改善和保障民生,認真做到便民利民,這正是實現美麗 “中國夢”的必經之路。若離開了人民,再美好的夢想也只能是一紙空文。
(三)“公平正義”是實現“中國夢”的價值指引
公平與正義一直是人類文明的共同憧憬,是中華民族一直以來的民族氣質,也是當今我國社會主義法治的重要價值追求。在當今的中國社會公平正義的重要性尤為凸顯,針對我國社會目前出現的種種不公平非正義的社會現象,且現階段人民群眾對社會公平正義的要求又顯現了一定的現實特點,我們黨和國家將公平正義作為法治建設的重要價值追求,著重致力于社會公平正義事業的建設。當法治的價值追求被表述為公平正義的時候,預示著我們國家的主流價值正在作出調整。[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