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克非
(西南財經大學經濟學院,重慶 400020)
中間業務是商業銀行三大業務之一,隨著金融市場的發展,中間業務在商業銀行發展過程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在我國,隨著利率市場化進程的加快,商業銀行傳統的存貸款利差收益將逐漸減少,而中間業務的比重將會進一步擴大。研究我國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的發展現狀,加強中間業務的創新,加快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的發展,對于我國商業銀行的發展而言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
中間業務有廣義和狹義之分。狹義的中間業務指的是從商業銀行傳統的信用業務中衍生出來的業務,在這類業務開展過程中,商業銀行充當中介的角色,接受客戶的委托,分別為交易雙方提供服務,向客戶收取中介費。廣義的中間業務,除了包括上述狹義的中間業務,還包括表外業務,即所有不在資產負債表中反映,但是能夠給商業銀行帶來收益、并增加商業銀行風險的一切業務。
商業銀行的中間業務不同于傳統的信貸業務,其特點十分突出。商業銀行的中間業務不占用或者極少占用商業銀行的自有資金,并且交易便捷,交易成本很低,此外,商業銀行的中間業務產品具有多樣化特征,更加有利于金融創新。
根據我國《商業銀行中間業務暫行規定》,我國商業銀行的中間業務主要分為以下九類:支付結算類中間業務、銀行卡類業務、代理類中間業務、擔保類中間業務、承諾類中間業務、交易類中間業務、基金托管業務、咨詢顧問類業務和其他類中間業務。
1.中間業務的總體規模
存貸利差收入一直是我國商業銀行的主要收入,我國商業銀行的中間業務起步較晚,20 世紀80 年代開始才逐步發展起來。我國加入WTO 之后,隨著外資銀行的紛紛進入,我國商業銀行面臨的競爭加劇,外資銀行有著先進的管理和高效優質的服務,給國內銀行造成巨大壓力,國內紛紛采取加快中間業務發展的策略來應對激烈的市場競爭,2005 年以后,我國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的得到了較快發展,可見我國商業銀行的中間業務雖然起步較晚,但發展較快,總體規模迅速增大。但總的來說,到目前為止,我國商業銀行中間業務所占比例仍然相對較低,我國商業銀行仍以存貸利差收入為主要收入。下圖反映了近幾年我國部分商業銀行中間業務比重增長情況:

圖1 部分商業銀行的中間業務收入占比變化
2.中間業務的構成
中間業務涵蓋面廣,涉及到的金融產品極為豐富,其中即包括結算類等勞動密集型業務,也包括理財業務、擔保承諾、金融衍生工具交易等高附加值的業務。而目前我國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的技術水平較低,中間業務仍以技術含量和附加值較低的結算、清算和現金管理為主,而對公理財、資產托管和擔保承諾等附加值較高的中間業務所占比重則比較低。
雖然我國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發展較為迅速,但仍然存在著非常多的問題,具體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1.中間業務經營范圍狹窄、品種單一且創新不足
目前我國商業銀行開展的中間業務經營范圍仍然十分狹窄,中間業務主要集中在結算、匯兌和代理收付等傳統業務上,正如上文所分析的那樣,附加值高的中間業務仍然較少。相應的,我國中間業務的品種也不夠豐富。在發達國家,商業銀行所推行的中間業務產品數量超過2 萬種,而在我國,所有商業銀行推出的中間業務產品的總數加起來也不過300 多種,與西方國家存在著較大差距。此外,我國商業銀行在開展中間業務的過程中也缺乏創新,所推出的中間業務產品多是對西方發達國家中間業務產品的簡單復制,沒有充分考慮我國的實際情況,對中間業務產品進行適當創新。同時我國各商業銀行推出的中間業務產品也沒有自己的特色,相似度太高,沒有競爭優勢。
2.對中間業務不重視,缺乏有效的市場營銷
中間業務不同于傳統的存貸款業務,中間業務產品差異性較大,特色較為突出,各商業銀行要擴大中間業務比重,就不得不加大對中間產品的營銷力度。而我國商業銀行對中間業務產品的營銷不到位,商業銀行仍受到傳統觀念的影響,普遍只關注存貸業務,對中間業務的發展缺乏足夠重視,很多商業銀行只是將中間業務作為其附近業務。我國商業銀行對中間業務產品的營銷也僅局限于傳統的結算、銀行卡和代理等業務,而對其他中間業務產品的宣傳和營銷則缺乏有效的措施和手段,這就導致很多客戶對中間業務產品的種類、功能和使用方法知之甚少,更別說購買這些產品了,這就極大地束縛了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的發展。
3.中間業務定價和收費不合理
商業銀行開展中間業務,為廣大客戶提供金融服務,并收取手續費和傭金。但是目前,對我國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的定價,缺乏統一的規范,并且沒有合理的監督機制來懲罰引導中間業務的不合理低收費,致使許多中間業務的收費只是象征性的,難以體現中間業務的服務性特征。一方面,我國沒有支持商業銀行中間業務收費的法律,更沒有針對商業銀行中間業務收費的具體標準,不利于商業銀行對中間業務進行定價和收費;而另一方面,我國商業銀行之間存在著較為激烈的競爭,各商業銀行因為擔心收費太高而喪失客戶,也就默許了對中間業務不收費或者低收費。這樣一來,商業銀行開展中間業務所帶來的利潤就會降低,其發展中間業務的動力就會不足,也就很難以進行金融創新,其新產品也將越來越少,越來越難以滿足客戶的需要。
4.人才欠缺,技術落后
中間業務由于其涉及的范圍較廣,專業性和技術性均較強,因此開展中間業務就必須有大量的復合型人才,從業人員必須要有較廣的知識面,既要懂金融,又要懂營銷,不僅要熟悉傳統的銀行業務相關知識,也需要對投資理財、證券保險、法律和計算機等知識有相當的了解。從業人員不僅要有良好的知識儲備,也需要有較高的問題分析和公關營銷能力。而在我國,商業銀行所開展的中間業務專業性不強,從業人員也對中間業務產品缺乏相應的了解,仍按傳統的方法和手段經營中間業務。另外,商業銀行開展中間業務需要金融電子技術平臺的支持,而在我國,金融電子化普及程度較低,電子銀行和電子清算中心等覆蓋面較小,而且缺乏整體協作,電子信息系統速度低,穩定性差,也不利于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的開展。
為了應對我國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加快我國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的發展,必須采取以下策略:
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和商業銀行存貸款利差將逐步縮小的新形勢,各商業銀行要轉變觀念,充分認識到開展中間業務的重要性。要正確認識中間業務與資產負債業務的辯證關系,明確中間業務是后者的延伸和深化,要拓展思路,制定發展中間業務的詳細策略,充分發揮中間業務在商業銀行經營管理中的作用,以實現商業銀行的利潤最大化。同時要采用有效的技術和手段,擴大中間業務的宣傳和營銷,擴大中間業務在廣大客戶中的影響,努力將中間業務打造成商業銀行的支柱業務。
我國商業銀行目前的中間業務產品同質性強,缺乏競爭優勢,因此必須加強對中間業務產品的創新。加強中間業務產品的創新,不僅能夠滿足客戶多樣性的需要,也能夠使商業銀行的中間業務產品具有差異性,能夠提高其競爭優勢。商業銀行要改變目前的以迎合客戶需要為主的中間業務產品發展模式,而應該根據市場信息來判斷未來具有消費潛力的需求,并進行適當的研究和預測,以戰略的眼光開發具有產品和生命力的新產品,以引導消費需求,占據有利的競爭地位,促進中間業務的發展。
一方面,政府應該出臺相應法律法規,為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產品定價提供依據;另一方面,商業銀行也應該積極探尋科學合理的中間產品定價機制。商業銀行要綜合考慮其自身開發能力、市場需求情況、客戶承受能力和同業競爭情況等諸多因素來考慮中間業務產品的定價標準。一般而言,如果商業銀行開發出來的中間業務產品相對于其他銀行具有競爭優勢,并且市場需求強烈而廣泛,則應該考慮實施偏高價格的策略;如果所推出的中間業務產品其他銀行早已推出,并且占領了較大市場份額,則應該采取偏低價格策略;如果推出的中間業務產品在單一進行核算時是虧損的,但是推出這樣的產品將給商業銀行帶來其他更為盈利的業務和企業更廣泛的業務需求, 可以參考實施虧損價格策略。
我國商業銀行從事中間業務經營管理的人員素質較低,為此,一方面需要加強對商業銀行內部從業人員的培養,另一方面,要加大對高素質人才的引進力度。商業銀行要立足現實,采用多種手段,對員工進行全方位的培訓,以適應中間業務發展的需要。同時,商業銀行可以引進績效考核制度,激勵優秀員工,懲罰做事不力的員工,以激發他們的積極性,促使他們努力提高業務素質和能力。同時,商業銀行可以提高待遇條件,吸引更多的優秀高校畢業生和其他銀行或金融機構有經驗的員工,讓他們從事中間業務。
商業銀行發展中間業務也需要技術支持,需要有全國性的完善的金融信息系統,要有信息支持平臺。因此,商業銀行要加強與網絡、通訊、電子等企業的合作,加快電子商務建設和信息網絡建設。
[1] 申凱,雷芳.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現狀及對策建議[J].金融與經濟,2007(11).
[2] 范曙光.發展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的策略選擇[J].金融研究,2004(4).
[3] 孫喜祿,陳豪.我國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海南金融,2009(4).
[4] 王沛沛.我國商業銀行發展中間業務的策略研究[D].中國石油大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