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閆鵬濤
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審議通過《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新一輪行政體制改革大幕開啟
文/閆鵬濤
3 月14日,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第四次全體會議以2875票贊成高票通過《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開啟了我國新一輪行政體制改革乃至政治體制改革的序幕,可謂萬眾矚目、意義深遠。
這次改革是改革開放以來國務院機構的第七次改革。從歷史來看,每次改革都是裁減和調整政府機構、使其適應特定階段經濟體制改革需要的過程,這次改革也不例外。從服務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構建和諧社會的需要出發,方案緊緊圍繞黨的十八大關于建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行政體制目標的要求,以職能轉變為核心,繼續簡政放權、推進機構改革、完善制度機制、提高行政效能,穩步推進大部門制改革,并對“五個減少”、改革工商登記制度、改革社會組織管理制度、改善和加強宏觀管理、加強基礎性制度建設、加強依法行政等作出重大部署。方案的高票通過,標志著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的若干舉措已經從執政黨的政策主張轉變為國家意志,進入到具體的實施階段。
這次國務院機構改革的重點是緊緊圍繞轉變職能和理順職責關系,穩步推進大部制改革,實行鐵路政企分開,整合加強衛生和計劃生育、食品藥品、新聞出版和廣播電影電視、海洋、能源管理機構。此次改革后,國務院正部級機構減少4個,其中組成部門減少2個。
關注民生、順應民意。購票難、出行難、食品安全等問題長期以來困擾著群眾的日常生活。方案以改善民生為出發點,以有關行政管理體制機制改革為切入點,力求解決這些群眾生活中的老大難問題。方案提出,為提高鐵路部門運作效率,推進鐵路政企分開,新組建鐵路總公司,不再保留鐵道部,同時將擬定鐵路發展規劃和政策的職責劃歸交通運輸部,為加快推進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建設、充分發揮各種交通運輸方式的整體優勢和組合效率提供了條件。為解決食品安全監管體系中存在的重復監管和監管盲點問題,將食安辦、食品藥品監管局、質檢總局、工商總局相關職責進行整合,對生產、流通、消費環節的食品安全進行統一監督管理,有效提高食品藥品監督管理水平。
正面回應有關國家未來發展的重大問題。改革開放以來,計劃生育事業在緩解人口壓力方面功不可沒。但如何在新形勢下更好地堅持計劃生育政策,方案提出,將衛生部和人口計生委的計劃生育管理與服務職責整合,組建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統籌規劃醫療衛生和計劃生育服務資源配置。同時將人口計生委的研究擬定人口發展戰略、規劃及人口政策職責劃入發展改革委。21世紀是海洋的世紀,為加強海洋資源保護和合理利用,切實維護我國海洋權益,方案提出,將現有國家海洋局及其中國海監、公安部邊防海警、農業部中國漁政、海關總署海上緝私警察的隊伍和職責進行整合,組建新的國家海洋局,切實加強海上執法力量。為加強海洋事務的統籌規劃和綜合協調,還建立了高層次議事協調機構國家海洋委員會,負責研究制定國家海洋發展戰略,統籌協調海洋重大事項。
體現決策、執行、監督分權制衡的原則。2008年大部制改革至今,由于缺乏整體布局、政策支撐、法制保障,再加上一些部門利益的阻撓,只是實現了部門的集中,而沒有建立起權力相互制衡的機制。因此,在推進鐵路政企分開時,方案提出,將鐵路規劃和政策制定劃歸交通部,制定技術標準和監管職責劃給新成立的國家鐵路局,而由中國鐵路總公司承擔鐵道部的企業職責,初步建立起鐵路行業決策、執行、監督相互分權制衡的管理體系,以保證改革落到實處。
注重穩中求進、循序漸進。政府機構改革是一個利益重新分配、調整的過程,涉及到許多復雜的問題。這次機構改革方案,對明顯不適應經濟社會發展、解決條件已基本成熟的,提出了具體方案。但對于某些條件尚不成熟、需要在實踐中進一步觀察研究的,堅持以漸進的方式逐步變革,成熟一項推進一項,以最終實現在2020年建立較完善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行政管理體制的目標。如方案提出,國家要繼續支持鐵路建設發展,建立健全規范的公益性線路和運輸補貼機制,就是綜合考慮到鐵路仍處于建設重要發展時期,同時承擔很多公益性任務,在實行政企分開后仍有必要扶上馬、送一程。關于建立體制改革綜合協調機構的問題,因涉及面過寬,還需要進一步聽取各方面意見后再作考慮。
相比以往的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此次方案將“職能轉變”提升到與“機構改革”同等地位,就是要使政府職能向創造良好發展環境、提供優質公共服務、維護社會公平正義轉變,真正做到該管的管住管好,不該管的堅決不管,切實提高政府管理科學化水平。
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著力解決政府與市場的關系問題,穩步推進政企分開,減少對微觀領域的干涉。為此,方案提出要從體制機制上最大限度地給各類市場主體松綁,激發企業和個人創業的積極性。一是減少投資項目審批,切實落實企業和個人投資自主權;二是減少生產經營活動審批事項,最大限度地落實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的原則;三是減少資質資格認可,實在需要的,改由有關行業協會、學會具體認定;四是減少行政事業性收費,降低收費標準,建立健全政府非稅收入管理制度;五是逐步改革工商登記制度,放寬工商登記的其他條件。同時,今后要嚴格控制新設行政審批項目,加強合法性、必要性、合理性審查論證,切實做到該由市場發揮作用的堅決交給市場,充分調動市場主體的活力。
更好發揮社會力量在管理社會事務中的作用。加強社會建設是“五位一體”建設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建設和諧社會,不僅要改進政府管理方式、推進政社分開,更要大力發展社會組織,使人民群眾能夠依法通過社會組織實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務和參與社會管理。方案提出,要進一步改進社會組織管理制度,一是逐步推進行業組織與行政機關脫鉤,同時引入競爭機制,探索一業多會;二是重點培育行業協會商會等服務類社會組織,其可以直接在民政部門申請登記,不再需要業務主管單位審批;三是一手抓積極引導發展、一手抓嚴格依法管理,建立健全社會組織管理體制,促進社會組織健康有序發展,形成政社分開、權責明確、依法自治的現代社會組織體制。
充分發揮中央和地方兩個積極性。簡政放權,不光要向市場、社會放權,在縱向上,中央也要向地方放權。這樣有利于地方發揮貼近基層、就近管理的優勢。方案提出,一是下放投資審批事項;二是下放生產經營活動審批事項;三是減少專項轉移支付,增加一般性轉移支付規模和比例。同時地方也要積極推進職能轉變,向地方一級的市場和社會放權,同時增強大局意識,服從國家整體布局,避免一放就亂、一亂就收。
加強國務院機構自身建設。簡政放權,并非一放了之,而是要在賦予市場、社會更多權利的同時,改善和加強自身建設,提高監管和服務的能力水平。方案提出,一是優化職能配置,同一件事由一個部門負責,對業務相同或相近的檢驗、檢測、認證機構進行合并,建立統一規范的公共資源交易平臺、信用信息平臺。二是改善和加強宏觀管理,強化發展規劃制訂、經濟發展趨勢研判、制度機制設計、全局性事項統籌管理、體制改革統籌協調等職能,同時創新社會管理方式,實現公共服務均等化,加大政府購買服務力度。三是將依法治國的理念轉化為制度體制機制,加強基礎性制度和依法行政制度建設。
為確保改革方案落實到位,代表們在審議中提出,要建立具體完善的工作機制,制定相應的配套措施和規范流程,確保各級政府嚴格按照方案實施改革,保證內容不走樣;要強化改革的制度保障,從立法層面通過修訂有關法律法規來保障機構改革的順利進行,如同步修訂食品安全法中有關食品監管體制機制的條款,確保調整后的食品監管部門能夠依法行政;要加強對改革落實工作的管理和評估力度,對方案實施的進程、效果要有科學的、盡可能量化的評價標準和體系。同時,完善改革的外部監督機制,發揮好人大監督和社會監督的作用,切實督促改革措施的落實。中央也可以設立專門領導小組推進改革深入開展,同時防止出現因改革引發不穩定進而影響改革的事情。
可以說,方案實施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方案本身的成敗。正如一位代表所言,要等五年后再來看這份方案,才知道其意義和價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