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 蓓
上海代表團全團審議向境內外媒體開放敞開胸懷 知無不言
文李 蓓
3 月6日下午14點30分,距離上海代表團全團審議向境內外媒體開放活動正式開始還有半個小時,人民大會堂西大廳內已是座無虛席。
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電視臺、中央人民廣播電臺、路透社、鳳凰衛視、南華早報、旺報等100多家中外媒體的記者此時已經翹首等待,數十架長槍短炮爭先恐后地搶占有利地形,音箱上綁滿了記者們的錄音筆、話筒,上海代表團為本次大會準備的資料早已被爭搶一空。
創新驅動、轉型發展,未來幾年上海能否再領風騷;科學發展、先行先試,上海如何突圍?作為改革開放的排頭兵、浦江之畔的國際金融中心,上海一如既往地受到矚目,也一如既往地展現出了坦誠開放的氣度。
這兩年,關于“GDP之爭”在國內影響甚廣。隨著我國西部大開發速度的加快,東部一些省市的經濟增長速度已經落后于中西部。有記者問,上海的GDP增長速度已經趕不上中西部省市,面對這個現實問題上海如何看待?這個問題,也代表著輿論界對上海發展后勁的擔憂和觀望。
市長楊雄對此的回答意味深長。他說:“上海的轉型并不是剛剛開始,轉型有一個過程,也面臨第三次工業革命催生的新探索。中西部省市的GDP增速超過上海,對于全國經濟平衡、縮小地區差距是件好事。上海近幾年經濟增速較低,但我們的經濟結構調整正在穩步推進,經濟質量和效益在不斷提升?!?/p>
記者進一步提問,上海完成轉型需要多久?楊雄回應,上海的產業結構正在優化,第三產業占比已達到60%,消費對經濟的拉動占約70%,固定資產投資微增,對投資拉動、房地產、勞動密集型產業和重化工業的依賴明顯減少。同時,上海的財政收入沒有受到太大影響,城鄉居民收入增長速度扣除物價因素高于經濟增長,單位GDP能耗在“十一五”下降20%的基礎上近兩年又下降了10.5%。他表示,這個速度對我們調整結構、提高效益、保證就業不受影響都有好處,是一個適宜的速度。上海將繼續探索,力爭盡快走出創新驅動、轉型發展的新路。
由于特殊的區位優勢,上海的改革一直被視為全國改革開放的風向標。在被問及上海改革發展遇到了哪些問題時,市委書記韓正說,上海的發展已經到了新的起點,已經到了必須轉型發展的關鍵階段。任何先行先試到一定階段,就需要制度的不斷完善。上海繼續往前探索,唯一的辦法就是改革。改革是上海最大的紅利,開放是上海最大的優勢,創新是上海最重要的動力,人才是上海最大的資源。把這些方面的問題解決好,上海的各項工作就會打開新局面。
韓正說,上海的改革是全方位的,其核心是處理好政府、市場、企業、社會的互動關系。他坦陳,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現在發揮得還不夠充分,目前尤其要注重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包括社會組織的健全發育、企業作為市場主體作用的發揮等,都是改革的重要環節。
作為綜合配套改革先鋒的浦東,近年來日益引人關注。有媒體提問:這兩年國家批了很多新區,浦東有沒有壓力?未來的競爭力是什么?身為浦東新區區委書記,徐麟代表的回答也很幽默:“浦東發展是前有標兵、后有追兵、更添新兵。”他表示,不同區域有共同任務,也有不同特點,根據各自區位承擔不同戰略。浦東重在打造功能,努力打造全球資源配置的新節點、各類創新活動的策源地、產業鏈價值鏈的高端環節、全國改革開放的試驗田、宜居宜業的新城區。
最近,由于“國五條”的出臺,一線城市商品住宅成交量短時間內迅速增加,一些房產中介的二手房成交量也成倍增長。不少媒體把目光聚焦在上海這座“老牌”的樓市大城。
市委書記韓正說,房產調控是一項長期任務,也是我國經濟宏觀調控的重要方面。所有的調控政策都是為了市場的健康發展,目前我國大中城市房價過高,只能通過調控來有效控制上漲。“國五條”政策的主要精神是堅決打擊投機性購房行為,有效抑制投資性購房,保護和鼓勵群眾的自住改善剛性消費需求?!跋嘈磐ㄟ^這些政策的實施,房地產市場一定可以得到健康發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