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倪嘉靖
讓“浮萍”生根 用夢想引航
文/倪嘉靖
在孩提時的依稀記憶中,“超級瑪麗Ⅱ代”、“坦克Ⅱ代”是用來吸引插卡式游戲機迷的最有誘惑力的子彈。“Ⅱ代”意味兼備Ⅰ代所有的優勢與特點,精益求精,錦上添花,也就是“升級版”。改革開放30多年以來,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取得了令世人矚目的輝煌成就。同時,不容忽視的是,在中國社會發展進入轉型期、改革步入深水區的今天,“Ⅱ代”也成為了社會中不同變量加速“升級”的標簽。一邊是含著金鑰匙出生的“富二代”、“官二代”、“星二代”,他們繼承財富、延享待遇、占據社會資源,山西煤老板7000萬嫁女、某市公安局局長之子毆打交警、歌唱家李某之子涉嫌輪奸等事件曝光一再牽動著老百姓的神經,拷問著這種財富與權力代際交接的方式;另一邊是改革開放30年制造的龐大群體——農民工的第二代,他們的父輩為GDP高速發展默默奮斗、為資本增值財富積累揮汗如雨、為“世界工廠”攥緊每一顆螺絲釘,而他們卻在繁華城市的夾縫中過著浮萍般的生活、在農村貧瘠的屋角邊期盼著父母的歸來,他們被稱為沉重的“農二代”。
一個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一個在過去的30多年中收獲了巨大人口紅利的國家,農民工對中國經濟發展所作的貢獻與所享的福利待遇、所處的社會地位之間的溝壑已無法再讓我們視而不見。不僅如此,剛剛落幕的全國兩會上,“洗腳妹”代表劉麗在記者會上直言:長期分居致大量農民工結成臨時夫妻,這也導致離婚率增高。雖說農民工第一代中很多人選擇“城里掙錢村里花”,最終還會回到農村,而他們的打工生活自然影響到第二代。隨著中國人口紅利日漸式微,農民工第二代是否得以健康成長和充分就業,對未來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具有重要意義。
有數據顯示,目前中國“農二代”大約有1.2億。他們中的一部分生存在城市,卻一直游走在城市的邊緣,無法像城市人一樣的生活,無法融入城市的文化氛圍,更無法享受到城市人一樣的社會保障。光鮮艷麗的城市生活就像是一面哈哈鏡,讓“漂浮著”的“農二代”放大了對財富的渴求和對貧窮的恐懼。他們中的大多數不再安于守著幾畝薄田、面朝黃土背朝天的日子,有些人渴求一夜暴富,為追名逐利敢于鋌而走險;有些人失去生活的方向,自暴自棄、怨天尤人;而絕大多數是子承衣缽,繼續加入城市的勞動力大軍、漂浮度日。
另一部分則是超過5800萬的農村“留守兒童”,調查顯示,他們有近80%由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撫養。由于父母監護教育角色的長期缺失,導致留守兒童普遍表現為“親情饑渴”,心理健康、性格等方面出現嚴重偏差,表現出內心封閉、情感冷漠,有的甚至脾氣暴躁、沖動易怒。這樣苦澀的童年記憶、畸形的親子關系將影響留守兒童的一生。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二屆全國人大閉幕會上的講話讓我們為之振奮:“生活在我們偉大祖國和偉大時代的中國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機會,共同享有夢想成真的機會,共同享有同祖國和時代一起成長與進步的機會。有夢想,有機會,有奮斗,一切美好的東西都能夠創造出來。”這不僅僅是一個19世紀以來中華崛起的中國夢,更是一個實現千年未有的繁榮共享的中國夢。而我們該如何為“農二代”描畫一個屬于他們的“中國夢”?與“農二代”相關聯的是仍然占中國人口大部分的農村人口。
“農二代”問題的解決,必須在制度上為更公正的分配和更平等的機會創造條件。以擴大差距為特征的發展,已越來越會從本質上損害經濟社會發展的原動力和安全性。政府能力的重要表現將體現在對經濟創新和社會公平雙重目標的有效平衡。從這個意義上講,我們應該迎來一個發展型國家和福利型國家并存的時代。而這在根本上要求我們的公共管理和公共政策,能夠真正給予“農二代”在內的每一個公民平等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