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冰瑩
(鄭州大學商學院,河南 鄭州 450001)
在技術與經濟高速發展的今天,中國廉價勞動力的經濟模式已不再可持續,企業人力資源短缺、成本上升。因此中國經濟與企業亟待轉型升級,而企業的創新能力很顯然是企業順利轉型升級的重要因素。面對競爭環境的復雜性與巨變,傳統資本已不能滿足企業創新轉型的需要,社會資本的重要性日漸凸顯。社會資本對企業持續創新能力的促進也進而間接地促進了企業的轉型升級。
自熊彼特提出“創新”這個觀點,創新日漸成為理論界與實踐方面的焦點論題。在科技、信息、經濟高速發展下,提高企業創新力已經成為復雜經濟環境下,解決企業激烈競爭問題的重要途徑以及成功轉型升級尋找突破的重要因素。因企業自身資源不足及可能存在的市場效率低下,而且容易受信息不對稱的影響,企業就會想辦法從非正式的資源配置機制尋求幫助,這種非正式的資源配置就源于社會網絡。社會資本顯然已成為提高企業創新能力,促進企業創新行為的一個新型關鍵因素,因此引發了學術界對企業社會資本與企業創新能力關系的逐漸關注與持續研究。例如Nahapie和Ghoshal從結構維、關系維與認知維視角來研究社會資本與企業創新的關系[1]。從縱向關系、橫向關系與社會關系角度實證研究社會資本對企業技術創新的影響;從企業內外部視角來研究社會資本與企業創新的關系[2]。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企業社會資本已成為企業創新的關鍵組織變量。理論與實證的研究確實已經表明社會資本所帶來的內外資源整合能夠有力地提高企業的創新能力,從而促進企業轉型。
納哈佩特與戈沙爾認為社會資本是來自于網絡關系中,是由個體、社會單元擁有的嵌入在關系網絡中,可以通過這些關系網絡獲得的實際和潛在資源的總合,這種觀點贊同社會資本不但包括網絡,還包括可以通過網絡來運作的資產[3]。盡管不同學者有不同的定義,但他們普遍認為社會資本應當從主體間的社會網絡,以及存在于這些網絡中的信息、信任和互惠準則,可為特定主體利用的資源集合等方面來理解。在個體、組織、群體之間都能發揮社會資本的資源性作用,采用資源論的觀點,將社會資本作為企業的一種新型資源,并根據Westlund將社會資本分為內部社會資本和外部社會資本,在組織和組織間兩個層次探討企業社會資本對企業轉型升級的促進作用。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闡述基于資源視角的社會資本如何提高企業持續創新能力并進而促進企業轉型升級,并結合案例提出與此相關的幾個命題。
國內學者吳家曦認為:一般來說,轉型是指企業在不同產業之間的轉換或不同發展模式之間的轉變。由于所處行業低迷或者衰退,或者行業競爭優勢降低,或者已經無法滿足新型市場的需求,企業就不得不改變戰略,通過各種形式進行變革與轉型,以保持其生存發展能力。在新環境下,企業為更好地適應市場,也會在自身優勢的基礎上進行轉型升級來進行發展壯大。可以說企業轉型屬于戰略轉換。在轉型的任何節點上,企業都需要集中新的資源要素來推動轉型,滿足轉型升級的需要。因此如果沒有社會資本這種新型資源的支持,轉型就難以持久。從以下案例中我們可以看出社會資本作為一種優化資源對企業轉型的促進作用。
社會資本的作用在轉型經濟中凸顯,由于企業轉型時外部信息的不對稱,而且企業轉型要求企業對企業與企業對政府之間的誠信重新建立,這些都會阻礙企業轉型成功。而社會資本這種新型資源就是解決好這些矛盾的最有效因素。硅谷綜合了技術研發人員、教授、企業家、律師、會計師、投融資人員、風險投資者等大量新型社會資本的力量,可以說硅谷新經濟的誕生離開了任何社會資本或許都可能中斷。在硅谷發展壯大起來的公司,例如微軟,它在全球的銷售額,幾乎與全球最窮的100多個國家的GDP之和相當。這個案例的成功轉型是建立在豐厚的社會資本之上的,日漸積累起來的龐大的社會資本已經成為企業轉型的助推器。可見社會資本的積聚與優化對企業乃至一個產業的發展轉型的重要促進作用。優化社會資本為轉型升級提供新型資源。
由此得出命題1:企業社會資本作為一種潛在或積聚的資源可直接促進企業轉型。
企業外部社會資本是指企業與外部主體間的各種網絡聯系,有利于企業獲得有效信息與資源,包括信息、知識、資金等[4]。企業要想進行創新與轉型,這些資源是不可或缺的,所以社會資本是為企業提供創新資源的強有力網絡。學者發現用戶自主進行的產品創新給制造商提供了大量有價值的創新信息以及創新思路。與領先用戶合作,在用戶需求的指引下,可以開發出滿足顧客需求的創新產品或服務,從而在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取得競爭優勢。通過對180家英國高技術企業的實證研究,Yli-Renk等人認為企業從關鍵客戶獲取的外部信息與資源取決于企業的社會資本[5]。并且企業可通過與政府部門、金融機構和風險投資機構之間維持良好的關系來獲取資金。與銀行關系中的社會資本能夠降低企業的融資成本,獲取低成本資金。從政府部門獲得各種政策信息資本可使企業更加準確地確定自己的轉型方向。與科研機構的合作能夠使企業獲得市場知識、創新管理知識以及大量的技術信息。并且社會網絡的擴散可以增加企業從外部環境中獲取資源、信息、知識等關鍵資源的機會,這些資本是企業保持競爭優勢提高創新能力的關鍵因素。因此,擁有社會關系資本的企業可以獲得信息、知識和資金等創新資源。
綜上提出命題2:外部社會資本通過為組織帶來創新資源對提高企業持續創新能力有積極作用。
企業內部社會資本是企業內部員工、管理者、部門等之間建立起來的關系網絡,及存在于這些關系網絡中的資源。戈沙爾分析了社會資本結構、關系和認知維度之間的關系以及這些維度與資源的交換與產品創新間的關系,提出了社會資源的互換能提高企業的產品創新能力,從而影響產品創新。而且社會資本能夠通過作用于企業R&D工作,促進組織內部資源與信息的交換,進而促進企業創新。Tsai和Ghoshal的實證研究發現企業內部社會資本能促進員工間的交流和溝通[6];并且企業內部跨部門團隊的高效合作,往往發生在存在內部社會資本,并善于利用這些資本的企業。企業內部社會資本是一種偏重于聯系的資本,能在組織內部形成共同的價值觀、認同感、信任等核心企業文化,保證企業通過內部社會關系網絡增強組織學習、整合機制來整合創新資源和創造創新資源,提升創新效率。內部員工間的有效溝通可以促進自身以及團隊工作效率的提高。不同部門間分享市場信息可以進行更加準確的市場定位。內部員工與管理者的共享語言能促進信息的有效傳達,或者分享員工的創新建議,既能促進高效的合作氛圍,也能激發創新思維,從而提高企業創新能力。所以企業內部社會資本可以通過作用于企業員工或者企業的研究開發部門、市場部門等來提高企業的創新能力。
由此提出命題3:內部社會資本可促進組織內溝通學習、整合吸收等能力,促進對創新資源的利用與轉化。
命題4:組織可利用社會資本提供的創新資源提高企業持續創新能力。
從2008年11月開始,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和計世資訊在用友公司的支持下,聯合針對100多位中國各行業企業的CEO進行了訪談,總結各企業在面臨經濟環境巨大變遷時所采取的各種轉型模式,以及支撐這些模式的驅動要素。其中國有企業占23%、中外合資及獨資企業占23%、54%為民營及其他企業。其中制造與非制造業各占一半。在所調查中的100位企業CEO中的先行者們,正在嘗試通過六種模式帶領企業轉型走出困境。從先行者們的六種轉型模式的經驗來看,企業越來越關注持續創新與管理的問題。成功的企業致力于這三個基本面:持續創新、管理提升、提高人力績效。其中持續創新就是企業在市場、產品和技術以及商業模式方面具有持續創新的能力,以滿足快速變化的客戶需求。很顯然具有持續創新能力的企業能在變動的環境下脫穎而出,減少企業生存風險的同時順利完成企業轉型。企業的轉型升級實質上就是企業創新能力不斷提升的過程,企業的自主創新與轉型升級密不分。因此影響企業創新力的這些因素同樣也會對企業的轉型產生影響。
因此得出命題5:企業持續創新能力的提高是企業轉型的基礎并能促進企業轉型成功。
社會資本對企業轉型的促進作用,如圖1。

圖1 社會資本對企業轉型的促進作用
隨著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和經濟全球化的趨勢,企業更大范圍地處于復雜多變的競爭環境中,抓住時機突破創新進行轉型已是企業謀求更快更強發展的必經途徑。與制度比較成熟的發達國家相比,在中國特有的國情下,社會資本對企業創新發展及其資源的積累都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這種嵌入在企業關系網絡中的社會資本,對于企業更有效地滿足客戶新型需求,創造客戶價值以及實現企業創新轉型無疑具有重要的理論與現實意義,有利于中國企業利用自身積累的內外部資本發展自身優勢,提高創新能力,以使組織在適當的時機成功轉型。因此企業應該注重對自身社會資本的投資與利用,這樣不僅能夠提高產出效率,提高企業業績,也能使企業在激烈的競爭中順利轉型升級。這也正是本研究的關鍵與價值所在。
[1]Cooke Philip.Small firms,social capital and the enhancement of business performance through innovation[J].Small Business Economics,1999,(3).
[2][4]邊燕杰,丘海雄.企業的社會資本及其功效[J].中國社會科學,2000,(2).
[3]Adlerps Kwonsw.Capital social:Prospects for a new concept[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002,(1).
[5]Yli- Renk.Social capital,knowledge acquisition and knowledge exploitation in young technology based firms[J].Strategy Management Journal,2001,(22).
[6]Tsai Wenpin,Ghoshal Sumantra.Social capital and value creation:The role of intra - firm networks[J].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19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