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彭忠富
去年6月初的一天下午,我正在書店看書,突然接到一個省城打來的陌生電話。電話中說,在省委宣傳部舉辦的汶川地震三周年征文比賽中,我榮獲了全國文字類金獎,要我去省城參加頒獎晚會領獎,并且還可以受邀去地震災區考察。
我不禁喜出望外,這真是無心插柳柳成蔭。這篇文章,本來是市文聯準備出書用的,可是后來沒有出成。我很遺憾,剛好看到四川新聞網在搞“我與地震災區的故事”有獎征文,就把文章投了過去,沒想到獲得了金獎,這可真是意外收獲。
參加完頒獎晚會,在災區考察了兩天,一路收獲頗多。最后那天晚上,回酒店之前,主辦方告訴我們,感謝大家支持,給大家在酒店房間準備了點紀念品。會是什么紀念品呢?我打開房門一看,原來是一套《中國年畫郵票冊》。墨藍色綢緞做的包裝盒,上面繡滿了龍鳳和花卉,顯得古樸典雅,一看就讓人愛不釋手。
這套郵票冊我曾在集郵公司的柜臺里見過,這本年畫郵票一看包裝就知道很貴,因此我連價格都不好意思問,生怕自己看了不買遭人白眼。家鄉綿竹,盛產綿竹年畫,屬于全國四大木版年畫基地之一。近年來,畫師們嘗試著改變綿竹年畫的載體,開發生活和紀念年畫題材,綿竹年畫早就走進了郵票的方寸之地。這本年畫郵票冊也不例外,在目錄中,綿竹年畫放在首位,其次是楊柳青、桃花塢、楊家埠和武強木版年畫,它們都是這些年國內風頭正勁的木版年畫品種。

年畫是我國民間藝人代代相傳而又不斷創新的藝術創造。它形象俊美、手法夸張、色彩濃艷、構圖豐滿、刀法堅實有力、線條簡潔明快、體裁多樣、對比和諧、濃郁的裝飾效果和精致的印繪相結合,形成獨特的藝術風格和藝術魅力,是我國民間藝術百花園中一朵璀璨的奇葩。這套年畫郵票冊,精選了明清時期年畫精品,以富陽特種宣紙裝幀成冊,具有珍貴的收藏價值。在郵票冊附帶的收藏證書中,介紹富陽特種宣紙是純粹手工制作,具有不蛀不腐、容易保存的優點,讓這套古籍線裝郵票珍藏冊成為真正體現文化、收藏和價值的藏品。
翻開這套年畫郵票冊,你可以發現,出版者真是匠心獨具,既有真實的年畫郵票,也有在宣紙上印刷的年畫精品,結合各種流派、各種傳統節日,譬如春節、端午節、中秋節和重陽節,以文字和年畫相結合的形式,給我們來了次中國傳統節俗文化的知識普及,實在是令人賞心悅目,受益匪淺。
郵票冊中文字全是繁體字,真正體現了古籍特色。作為旅游產品,這本郵票冊也沒有免俗,冊頁結束采用了不少篇幅用英文來介紹年畫和民俗,給外國人打開了一扇了解中國民俗文化的窗口。
這套郵票冊定價980元人民幣,比我想象中的便宜些。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年畫郵票冊肯定會升值的,因為文化本來就是無價之寶。我會一直把這套郵票冊珍藏下去,閑暇時拿出來翻翻,這本來就是收藏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