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 晨
(河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河南 鄭州 450002)
高職院校在進行道路橋梁工程技術專業人才培養中,為了實現高職院校對于專業人才的培養目標,在專業人才培養方法以及模式方面都進行了大幅度的改革,比如,某地區交通職業技術院校在進行專業人才培養中,就建立了以工學結合為核心的“2+1”人才培養模式,通過以學生校外頂崗實習+校內理論與實踐課程知識交叉學習的方式,實現對于道路橋梁工程技術專業人才的培養實現;而另一地區的一交通職業技術院校結合該院校所處地區的自然氣候以及地理特點,在根據該地區道路橋梁工程的主要施工建設時間特征情況,通過構建“2+2+3”的人才培養模式,在學生頂崗實習過程中,通過兩個階段以及兩方管理、三項保障,在教學內容上理論與實踐交替、教學場地上學校與企業交替、教學時間上實現季節交替的方式下,實現對于專業人才的培養。而在這些高職院校對于道路橋梁工程技術專業人才的培養改革中,最為突出的是我國南方某院校的“3+3+2”人才培養模式,本文將結合該院校“3+3+2”人才培養模式的主要方法內容,在對于該方式模式的實踐應用優勢分析的基礎上,結合具體應用情況對于存在的問題以及相應的改進方法進行分析論述。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以及當前道路橋梁工程施工建設的需求,高職院校在進行專業型技術人才的培養中,越來越注意結合工程施工建設的需求進行有目標、有計劃的專業人才培養實現。結合當前道路橋梁工程施工建設的需求,在進行該專業技術人才的培養中,關鍵要進行兩個方面的能力培養實現。首先,在進行道路橋梁工程技術專業人才的培養儲備過程中,應以專業技術人才的實踐能力培養為主。道路橋梁工程施工建設中所需要的專業技術型人才,需要在工程項目的施工建設過程中,對于工程的施工建設給予技術性和專業性的指導建議,需要具備扎實的專業技術能力素養外,還需要具備相關的實踐技能,以此才能夠對于施工建設工程項目的安全和質量進行保障。因此,在進行專業技術人才的培養中,應注意對于培養人才的實踐能力培養的加強與突出,在人才培養的實驗以及實訓、實踐三個關鍵環節,進行突出與強化實施。其次,在進行專業技術人才的培養過程中,還應注意加強以及推進校內實訓和校外實踐的;力度,以培養出符合工程建設與社會發展需求的專業技術性人才,滿足社會發展與工程建設對于人才的需求。
“3+3+2”人才培養模式是我國某工程職業技術院校在進行道路橋梁工程專業人才培養中建立并應用的主要人才培養方法,目前,該人才培養模式在該院校道路橋梁工程技術專業人才培養中已經應用實現,并取得了較為理想的人才培養效果。所謂的“3+3+2”人才培養模式實際上就是指“校企合作”、“工學交替”、“雙證融通”的人才培養方法,如下圖1所示,為“3+3+2”人才培養模式的結構示意圖。

圖1 “3+3+2”人才培養模式的結構示意圖
該工程職業技術院校在進行人才培養過程中,“3+3+2”人才培養模式的應用,不僅促進了人才培養教學過程中理論與實踐一體化教學的開展,并且在人才培養過程中,也為學生提供了相對應的社會實踐平臺,這對于增強該校學生的就業競爭力以及為企業節約成本的實現需求人才的擇優錄用,都提供和創造了比較大的優勢和契機。
結合某高職院校對于“3+3+2”人才培養模式應用的實際情況,在進行人才培養過程中,存在著比較突出的問題主要表現為兩個方面,其一為人才培養過程中實習實訓基地的數量嚴重不足;其二則為對于人才培養中的實訓考核與管理體系不夠完備,這兩大問題對于該院校的道路橋梁工程技術專業人才培養的實現與發展,有著嚴重的阻礙作用和影響,急需在人才培養過程中進行改進與完善,以促進對于道路橋梁工程技術專業人才的培養。首先,對于人才培養過程中,實習實訓基地嚴重不足的問題,應注意通過加強實訓基地的建設,以建立更多的實訓基地來拓展和加大實訓項目與內容的選擇范圍,這就需要政府與企業的大力支持,同時注意提升教師為企業和政府的服務能力,以實現校企共贏;其次;對于實訓考核與管理體系不完善問題,可以通過加大對于實訓的考核與管理體系建立,比如,建立頂崗實習網絡平臺或建立每周匯報管理制度等,都可以促進考核管理體系的完善。
總之,隨著社會經濟與道路橋梁工程施工建設發展需要,進行道路橋梁工程技術專業人才培養中,實現專業型、技術型以及社會需求型人才的鍛煉培養,已經越來越明朗化,而實現這類專業人才培養的關鍵,就是人才培養的方法和模式,上文中所述的“3+3+2”人才培養模式是我國某高職院校進行道路橋梁工程技術專業人才培養的重要方法,在實踐應用中,已經取得了比較理想的應用效果,具有較大的借鑒應用價值意義。
[1]高占云.道路橋梁工程專業實習實訓基地建設的思考[J].江蘇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09(5)
[2]張常明,李曉彤.依據市場發展建設,使路橋專業走上工學結合之路—對路橋企業的調研及分析[J].價值工程.2010(30)
[3]彭以舟.基于工作過程的道路橋梁工程技術專業課程標準研究[J].浙江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1(2)
[4]劉頎楠,許能生.高職院校道路與橋梁工程專業的人才培養規格[J].徐州建筑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4(4)
[5]楊琴,杜立群,蒲萬麗.道路與橋梁工程專業駐地生產實習初探[J].湖南環境生物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