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玉堂
(平煤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四礦,河南 平頂山 467000)
平煤股份四礦位于平頂山市西約6km處,礦區走向長3.8km,傾向寬 4.6km,總面積 4.6km2。 礦區為低山丘陵地形,地面標高+160~+505,井田基本上是走向北西,傾向北東,傾角平緩的單斜構造。礦井開采丁組、戊組、已組、庚組煤,分別是丁56合層、丁 6、戊 8、戊 910 合層、戊 10、已 15、已 16、已 1617 合層、庚20煤層。礦井瓦斯等級為突出。其中丁56、丁6、已16、已1617合層為突出煤層。
四礦在區域瓦斯治理中主要以開采保護層為主,堅持“應保必保”,強制開采保護層的區域瓦斯治理理念。根據近幾年的區域治理經驗積累,充分研究丁組、戊組、己組、庚之間瓦斯含量及賦存條件,煤組、煤層之間距離、巖性,按照區域治理原則,調整礦井生產布局,優化工程設計,瓦斯治理由局部治理向區域治理轉變:己組煤層首先開采無突出危險己15煤層作為上保護層解放己16.17突出煤層; 戊組煤層優先開采戊8煤層,復式解放下覆戊9.10高瓦斯煤層以及上覆丁5.6突出煤層。提高區域性瓦斯治理效果,消除煤層瓦斯突出危險性。
丁56-19170掘進工作面位于丁九采區東翼下部,南部丁5.6-19150采面(已回采結束)相鄰,北部丁 56-19190采面已回采結束,西與丁九回風、丁九軌道及丁九皮帶下山相通,東至一、四礦井田技術邊界。垂深620~835米。丁5.6-19150工作面可采走向長770m,傾斜長139m,其中機巷可采長度為781m,外段采用 5.0x3.0m 的錨網斷面支護, 容重 1.4t/m3, 圈定面積107030m2,工業儲量 47.4 萬噸。煤層傾角 5.8~6.5°,平均 6.2°。 該工作面為突出工作面,但于由下覆戊8-19190工作面已回采完畢,兩工作面層間距為79m左右,屬于被保護層工作面,且工作面上、下區段已回采完畢,沿空掘進。按卸壓角60°劃定,在該工作面采止線46m以東區域在保護層有效保護范圍內,由于丁5-6-19170工作面的下保護層戊8-19190保護層工作面跳切眼影響丁5-6-19170機巷中段有151m沒有處于保護范圍內(但是屬于沿空巷道)。

圖1 工作面被保護區域示意圖
根據保護區域劃分,將工作面劃分為三個段,并制定針對性的防突措施,進行分段管理。
4.1 丁 5-6-19170機巷外段 (257m)。 外段沿丁 5-6-19190風巷掘進到-3+8m位置,該區域處于戊8煤層保護范圍,掘進期間根據 《防治煤與瓦斯突出規定》、《平煤股份公司防治煤與瓦斯突出實施辦法》要求對巷道前方和實體煤側進行連續預測。
4.2 丁 5-6-19170 機巷中段(151m)。中段(151m)處于未保護范圍內,沿丁5-6-19190風巷-5掘進到-7+5m位置,對巷道前方和實體煤側進行連續預測,掘進期間在工作面布置3個孔深不少于15m的超前排放鉆孔,鉆孔呈扇形布置,下幫為防止與采空區打透,輪廓控制在2m;上幫控制輪廓線以外8m;中間鉆孔垂直工作面煤壁,并留有不少于10m超前距。
4.3 丁5-6-19170機巷上述408m外,其余巷道均處于下保護層戊8-19190保護層工作面的保護范圍內,掘進期間執行驗證進尺。
預測孔布置及預測方法:預測孔3個,其中巷道上下幫各0.5m布置一個,由于丁5-6-19170機巷為沿空掘進,凈煤柱寬度為3.3m,為防止下幫預測孔穿透丁5-6-19190風巷,下幫預測孔終孔位置在巷道輪廓線2m位置,;上幫預測孔終孔控制到巷道輪廓線外3.0m處,;中間孔沿巷道走向布置,三個預測孔孔徑42.0mm,走向投影孔深8.5m。選用鉆孔瓦斯涌出初速度和鉆屑量指標預測突出危險性。臨界值分別為3.5L/min和6.0kg/m。當3個預測孔指標參數均小于臨界值時,工作面視為無突出危險工作面,允許進尺6m,留2.5m預測超前距。
區域驗證孔布置及驗證方法參照預測孔,若驗證孔指標參數均小于臨界值時,工作面視為無突出危險工作面,其允許進尺為25m。

圖2 丁5-6-19170機巷驗證(預測)孔布置示意圖
(1)q 最大值為 0.5(L/min)、S 最大值 3.8kg/m,遠小于臨價指標(臨界值分別為 3.5L/min和 6.0kg/m),在施工預測孔時,沒有出現夾鉆、頂鉆、噴孔等動力現象。
(2)瓦斯涌出情況:通過監控系統統計,該段掘進機落煤期間瓦斯最大值0.18%,并且非生產狀態與生產狀態下瓦斯值相差不大于0.1%,瓦斯未出現因掘進落煤忽高忽低。
(3)瓦斯含量測定情況:外段掘進期間,對工作面進行了三次現場取樣測定原始瓦斯含量,結果分別為1.95m3/t、1.06m3/t、1.48m3/t。
(1)預測 q 最大值為 0.8(L/min)、S 最大值 3.8kg/m,小于臨價指標(臨界值分別為 3.5L/min和 6.0kg/m),在施工預測孔時,沒有出現夾鉆、頂鉆、噴孔等動力現象。
(2)瓦斯涌出情況:通過監控系統統計,該段掘進機落煤期間瓦斯最大值0.25%,瓦斯未出現因掘進落煤忽高忽低。
(3)瓦斯含量測定情況:外段掘進期間,對工作面進行了二次現場取樣測定原始瓦斯含量,結果分別為1.87m3/t、1.52m3/t。
(4)超前鉆孔執行情況:中段掘進期間共執行超前排放鉆孔措施50次,施工超前排放鉆孔150個,在施工超前排放鉆孔時未出現過異常動力現象。
(1)q 最大值為 0.5(L/min)、S 最大值 3.8kg/m,遠小于臨價指標(臨界值分別為 3.5L/min和 6.0kg/m),在施工預測孔時,沒有出現夾鉆、頂鉆、噴孔等動力現象。
(2)瓦斯涌出情況:通過監控系統統計,該段掘進機落煤期間瓦斯最大值0.15%。
(3)瓦斯含量測定情況:里段掘進期間,對工作面進行了三次現場取樣測定原始瓦斯含量,結果分別為 1.27m3/t、1.39m3/t、1.17m3/t。
保護層工作面由于地質構造,會出現遺留煤柱現象,通過合理的計算,確定被保護范圍以及受煤柱影響而出現的未保護范圍,在被保護層生產作業期間,制定出針對性的防突措施,使防突措施做到有的放失,確保防突工作面安全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