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巖 關 野
(沈陽石蠟化工有限公司,遼寧 沈陽 110141)
甲醇直接脫氫制無水甲醛是一個吸熱反應,在一定溫度范圍內是可逆的,反應如下:
CH3OHCH2O+H2 H298=+84KJ/mol
除上述甲醇脫氫制甲醛的反應外,甲醇脫氫還可能生成一氧化碳、甲酸甲酯、二甲醚等副產物。
根據研究過的催化劑性質,可將其分為金屬催化劑、金屬氧化物催化劑、堿金屬難熔鹽催化劑和分子篩催化劑這四大類,目前甲醇直接脫氫制甲醛的核心問題仍然是高效催化劑的開發。
甲醇脫氫制甲醛催化劑的研究,國內外都已經取得了一定成績。本文提出新的研究方法,以廉價的工業硅膠為硅源,采用溶膠-凝膠技術制備負載型催化劑,并將其用于甲醇脫氫制甲醛反應中.
甲醇催化脫氫制甲醛的反應是一個強吸熱的反應,提高溫度有利于提高反應的平衡轉化率,但同時也會促進副反應的發生,因此存在一個最佳溫度范圍。采用前面制備的催化劑,考察反應溫度的影響,結果如圖1所示

由圖1可以得出,在反應溫度為450℃到525℃之間時甲醇的轉化率隨著反應溫度的提高而增大,但是650℃之后甲醇的轉化率隨著反應溫度的增加稍微出現了下降的趨勢。甲醛的選擇性大約在475℃到650℃之間時隨著反應溫度增加而升高,但是之后反應溫度再提高,甲醛得選擇性就開始明顯地下降。在反應溫度為665℃左右甲醛的選擇性出現了一個極大值。所以,反應溫度提高,甲醇轉化率,甲醛選擇性都有提高(與熱力學分析相同),超過700℃轉化率繼續提高,甲醛分解成CO和H2,選擇性下降,CO等副產物增加。
空速,是單位體積催化劑單位時間的進料量,空間速度對反應有著一定的影響。我們可以通過改變氮氣流量、泵流量所控制的甲醇流量來改變空速,以考查空速對甲醇轉化率的影響以及對甲醛選擇性的影響,結果如圖2。
從圖2中我們可以看出,甲醇的轉化率隨著空速的增加先變小而后變大,在空速為14000-16000h-1之間甲醇的轉化率出現一個極小值。而圖2中的結果表明,空速在小于15000h-1時,甲醛得選擇性都高達60%-70%,可是空速再增大甲醛的選擇性就開始明顯下降。所以大空速條件下,原料停留時間短,甲醇轉化率下降,甲醛選擇性提高,此時甲醇脫氫生成甲醛較多,甲醛分解為CO較少,空速減小,停留時間變長,甲醛分解較多,副產物增加。


甲醇蒸氣在混合氣中的比例對反應有一定的影響,一般來說,甲醇蒸氣在混合氣中的比例越大越好。甲醇蒸氣在混合氣中的比例對反應的影響如圖3。
由圖3可見,隨著甲醇進料體積比的增大,甲醇轉化率和甲醛選擇性都隨之而改變。當甲醇進料比為5%時,甲醇的轉化率最高,而甲醛的選擇性不到40%,隨著甲醇進料比的增加,甲醇的轉化率逐漸減小,相應的甲醛選擇性降低;當甲醇的進料比達到21%時,甲醇的轉化率為66%,此時甲醛的選擇性最高,達到了67%,相應內的甲醛收率也達到了65%;隨著甲醇進料比的繼續增加,甲醇的轉化率增加,甲醛的收率也逐漸減小。特別是當甲醇體積比超過25%后,由于反應中積碳生成的速度過快而導致碳酸鈉催化劑很快失活。所以由圖可以看出,原料體積比越大,生成甲醛就越多,但由節省原料考慮,體積比在21%時條件稍好。
對于有氣體物質參加的化學反應來說,反應系統壓力的改變對平衡移動的影響要視具體情況而定。對于反應前后氣體體積有所變化的反應而言,雖然壓力對反應平衡常數沒有影響,但是對平衡轉化率卻有一定的影響。甲醇脫氫制無水甲醛反應前后體積發生了變化,即反應后的體積有所增大。按照勒沙特列原理,如果改變平衡系統的條件之一(如,濃度、壓力或溫度)平衡就向能減弱這個改變的方向移動,增加反應壓力,平衡向氣體分子數減少的方向移動,即向減小壓力的方向移動。因此,增加壓力有利于平衡向氣體體積減小的方向移動,即有利于平衡向反應物方向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