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曉渝 程文杰
(四川美術學院 重慶 400053)
進入21世紀,高校體育著重培養學生體育能力與習慣,樹立終身體育觀念,如何面對現實,展望未來,切實摸索出一條適應發展需要以及藝術院校體育教學思路;改革藝術院校體育課教學,提高體育課教學質量;使學生樹立正確的體育觀,養成良好的運動鍛煉習慣,是擺在每一位藝術院校體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問題。為此,本文對當前四川美術學院公共體育課教學的現狀進行調查與分析,找出體育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以期探索出某些規律,為四川美術學院公共體育課教學提供參考依據。
近幾年來學校各級領導都很重視體育課的教學,為了加強體育課的教學管理,提高體育課的教學質量,特別重視體育課的常規教學,要求開學教師必須交本學期的教案和教學計劃,設立聽課制度,以便教師之間相互學習,取長補短。教研活動經常采用請進來的辦法,聘請外校技術水平高的教師來校進行交流學習,以提高教師自身的專業技術水平,從而達到提高教學水平的目的。
過去學校的體育場館嚴重不足,近三年來,學校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財力,室外場地從過去的2.9平方/人,提高到現在的4.5平方/人;室 內 場 館 從0.12平 方/人,提 高 到 現 在 的0.35平 方/人,這 對體育課的教學和學生課外鍛煉提供了堅實有力的硬件設施保障。
為了了解體育課的教學現狀,特別是學生對體育鍛煉的態度與興趣,以四川美術學院2008級和2009級500名學生為對象進行了問卷調查,收回有效問卷490份,具體調查情況見表1、表2、表3(注:表1為多項選擇)。

表2 學生參加課外鍛煉的調查情況

表3 學生對體育課興趣的調查統計
表1統計結果表明:學生對體育理論知識的需求側重在養身保健知識方面最多,占總人數的58.5%;在鍛煉方法與手段方面次之,占總人數的41.4%;運動損傷的處理與康復方面,占總人數的32.2%,而競賽組織與裁判及其他之和只占總人數的18.3%。由此可以看出:現代大學生對體育理論知識的需求依次為養身保健知識、鍛煉方法與手段、運動損傷的處理與康復,而這幾個方面都與人的健康相關聯。這表明大學生對體育課教學的追求是有目的、有理性的,促進身體健康是他們上體育課的第一目的,對獲得競技運動項目技術的渴求并不強烈,該院學生的體育學習動機已經從應付考試、完成達標向自身健康的需要方面轉變,大學生的體育思想趨于社會化、現實化。
從表2可以看出:該校大學生參加體育活動的積極性不是很高,有24%的學生根本不參加課外體育鍛煉。就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1)年輕感覺身體還好,對體育鍛煉的重要性不了解,缺乏鍛煉的意識,沒有形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2)學校的體育場館設施配備不足,不能滿足該校學生的課外體育活動需求。(3)無教師的指導,鍛煉缺乏科學性。因而,如何調動學生參加課外體育活動的積極性,也是該校體育課教學改革的一個重點。
表3統計表明,有35.6%的學生對體育課感興趣和比較感興趣,43.8%的學生對體育課持一般態度,還有一小部分學生是根本沒興趣。從表3的統計結果分析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1)體育課雖然是必修課,但是在專業性極強的藝術院校,學生對公共體育課不重視。他們主要的精力都花在了專業知識的學習上,對體育課的目的和重要性不了解,缺乏主動學習和鍛煉的意識。因此形成了在體育課的學習中消極被動。(2)由于我國中學階段的應試教育,追求其高考的升學率,忽略對學生鍛煉的意識和自我鍛煉的習慣培養,忽略了對體育課基本技能的傳授,本應在中學階段掌握的基本運動技能都未完全掌握,因而到了大學上體育課一些基本技能不會,從而打擊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3)在體育課的教學中教師往往重視基本技能的傳授,忽略體育理論知識的傳授,使學生在體育課的學習中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4)在體育課教學中重視技能的達標,忽略了培養學生自我體育鍛煉的意識和習慣。
學院體育教學正朝著終身體育過渡的轉變時期,而終身體育是貫穿人一生的生活內容,因此在體育教學中要加強體育理論知識的教學,培養學生終身體育鍛煉思想。高校的體育教學和體育基礎知識教育,不僅是體育教學的重要任務之一,也是使學生形成體育鍛煉的能力、興趣和習慣的智力基礎。針對學生對“健康第一”的需求心理,在體育教學中提高學生對身體健康的認識,掌握有關身體健康的知識和科學的健身方法,提高自我保健意識,養成健康的行為習慣和生活方式,不但可以強化體育教學的效果,而且可以為學生形成終身體育奠定基礎。
要培養學生對體育課的興趣,首先體育教師要提高自身的道德修養與理論知識。一名優秀的教師的形象往往能對學生產生深遠積極影響。在體育教學中經常進行體育學習與鍛煉的重要性教育,在教學中教師注重因材施教,方法新穎,課堂上要營造一種愉快、和諧、團結互助的氣氛,真正做到愉快體育。實行快樂體育、健身體育、終身體育,將“要我學”轉變為“我要學”,讓學生在體育課中潛移默化地接受健康和快樂的教育。從而不斷地激發并培養他們對體育課的愛好與興趣。
大力加強對學生進行“體育健身”理念的宣傳教育,使學生充分認識體育鍛煉的作用,真正懂得參與課外鍛煉的重要性。真正理解健康生活工作50年的意義。使學生能養成良好的自覺參與體育鍛煉的習慣。加大課余體育鍛煉的組織化程度,將課余體育活動納入到學校的整體計劃中,提高大學生課外體育鍛煉的實效性,同時應發展課外體育俱樂部。
體育場館即設施是發展高校體育教學、增強學生體質、豐富學校文化生活的物質基礎。雖然學校體育場管建設已經有了一個飛躍,但因過去底子薄、基礎差,距國家要求高校達到的基本配置還是有一定的差距。希望學校能繼續加大體育基礎設施的投入,使廣大學生能根據自己的特點、興趣、需求,更廣泛的選擇體育項目學習和鍛煉,以滿足他們健身、健心、健美的需求。
[1] 董志飛,饒平.關于衡陽師范學院公共體育課教學現狀調查與對策研[J].科技信息,2008(29).
[2] 陳智強,袁曉智,鐘浩.淺析高校公共體育課的現狀及改革[J].科學教育,2007.
[3] 袁譽蓮.影響學生體育課學習的因素分析及興趣培養[J].中外企業家,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