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穎 李海濤 王海平 張 瑜 姚美紅
(平煤集團開封興化精細化工廠,河南 開封 47500)
糖精鈉(學名鄰甲酰苯磺酰亞胺鈉,俗稱糖精)作為一種常用的甜味添加劑,被廣泛應用于日常生活和食品加工業。生產糖精鈉的原料為苯酐、氨水、甲醇、液氯、氫氧化鈉溶液、鹽酸、硫酸、硫酸銅、亞硝酸鈉、液態二氧化硫、苯、甲苯和活性炭等,經過酰胺化、酯化、重氮、置換、氯化、氨化、酸析和中和等一系列化學反應合成,其生產工藝流程見圖1。

圖1 糖精鈉生產工藝流程圖
由于糖精鈉的生產工藝復雜,原料種類繁多,排出的廢液濃度高、成分多、污染重,在資源日漸緊缺的背景下,加大對糖精鈉生產工藝的改進和廢液的回收利用,節能減排,提高資源的循環利用率,成為企業降低生產成本,提高企業競爭力的重要途徑。
為了提高苯酐的轉化率,在實際生產中會用過量的氨水和液堿,在反應結束后須盡快將過量的氨排凈,否則氨會在下一道酯化反應中與次氯酸鈉、氯氣發生反應,產生大量的熱。
現有的技術是在酰胺化反應結束后,溫度須保持在65度以下,在反應釜中攪拌排氨3小時左右。這就存在著排氨溫度高,時間過長,氨氣回收費用高等缺點。
為了提高排氨效率、降低排氨溫度,降低能耗,通過實驗和計算,根據解析原理,增大排氨面積,決定采用排氨塔進行吹脫排氨,排氨塔是一種填料式解析塔,塔內堆積一定高度填料。操作時,將酰胺化反應后的液體自塔上部泵入,通過分布器均勻噴灑到塔截面上,在填料表面以膜狀流下,空氣自塔下部進入,通過填料層的空隙由塔頂排出,經吸收處理氨水濃度降低,并可循環利用。經過安裝調試,多次對比試驗,確定了新的工藝參數,見表1。

表1 酰胺化液快速排氨工藝參數
從表1可以看出,采用新工藝后,排氨時間縮短為1小時,生產效率提高了100%;排氨不需要加熱;排氨過程不需要攪拌,采用了小功率電機,能耗大大降低;排氨較徹底;減少了對大氣的污染。
由于酯化反應過程中會放出大量的熱,但在工藝要求次氯酸鈉加完后反應溫度須控制在-5℃ ±2℃,反應時間為50分鐘以上。不難看出,溫度對產品質量和收率影響很大,因此對設備的換熱效率提出了嚴格的要求。原有工藝酯化反應釜一般使用釜內蛇管和釜夾層降溫,但受換熱面積限制,降溫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實際生產中還需使用大量機冰輔助,這就要求配套相應的機冰生產、運輸和破碎等設施,增加成本,浪費水資源,增加能耗和勞動強度。
通過對市場上先進的換熱設備的調查和查詢,發現螺旋板換熱器作為一種新型高效的換熱設備,結構簡單,材料利用率高,易操作控制。經過試驗發現,采用螺旋板換熱器代替機冰降溫,效果非常明顯,并完全符合工藝要求。經過改造運行一年后,與原有工藝對比,平均每天節約非工藝用時3.5小時;每生產1噸糖精鈉節約用電20kWh,節約用水1.7噸。
氨化反應后,會產生一定量的乳化層甲苯,原有處理會產生大量的有機廢水,甲苯的高揮發性會造成大氣嚴重污染。
通過試驗分析,提出了對乳化層甲苯的回收工藝,即用乳化層甲苯與等量水攪勻后靜置2小時,分出水相后回收糖精鈉。水洗后的乳化層甲苯用銅酸水破乳回收。通過1年的運行,甲苯的回收率達到90%以上,回收甲苯約35噸,不僅減少了甲苯的浪費,降低成本,又降低了環境污染。
通過蒸餾分離的方案回收鄰氨基苯甲酸廢水中的甲醇,采用的精餾塔直徑為900mm,高9.5m,內部裝有陶瓷矩鞍形填料,間歇式操作,塔頂溫度控制在75~85℃,蒸餾出的甲醇濃度約為62%,每生產1噸糖精鈉回收甲醇0.86噸?;厥蘸蟮泥彴被郊姿釓U水中的甲醇含量低于115mg/L,COD降為186500mg/L。
隨著我國環境保護法律法規的逐步完善,環保要求不斷提高,環保是否達標已關系到企業的存亡,因此,作為企業的技術人員,只有按照清潔生產促進法的精神,不斷創新,積極發現新的清潔生產工藝,提高資源和能源的利益率,減少污染物的產生與排放,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1]趙利寬.糖精鈉生產過程中廢氣的回收利用研究與探討[J].廣州化工,2011,39(21):131-133.
[2]齊楓楠.強堿性物質對糖精鈉結構形成的影響[J].河南科技,2008,5(上):34.
[3]齊楓楠.噴霧干燥器生產無水糖精鈉進料溫度的確定[J].河南科技,2007,12(上):39.
[4]袁一主編.化學工程師手冊[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