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遠
(鄭煤集團 新鄭煤電有限公司,河南 新鄭 451100)
鄭煤集團新鄭煤電公司綜采工作面支架安裝時,要利用絞車調運支架到達工作面安裝位置,經過卸車、滑移、調向就位等一系列過程。在支架進入工作面前,提前對下一個安裝支架位置周圍頂板進行支護。傳統支護需要人工打π型鋼“一梁三柱”抬棚,這種支護方式存在頂板冒落的隱患,安全系數較低,很大程度上增加了職工勞動強度。本文通過對綜采工作面液壓支架安裝現場實際的分析與研究后,經過不斷的技術改造和理念創新,研制出一種新型液壓邁步自移抬棚裝置,大大提高了安全系數和勞動效率,實現操作簡單、方便,安全可靠,在實際生產中得到了廣泛的推廣與運用。
邁步自移抬棚裝置結構設計應符合煤礦井下實際安全需要,支護強度滿足現場圍巖和頂板條件變化,實際操作靈活方便,安全可靠,并保證自身結構的穩定牢固。在充分考慮井下現狀情況下,提高液壓動力系統的適應性,邁步自移抬棚裝置應完全實現自動化。
在利用傳統π型鋼托梁配合單體液壓支柱打“一梁三柱”抬棚方法基礎上,擇取我公司綜采面端頭滑移支架及轉載機滑移梁原理,把π型鋼托梁和油缸支柱用銷子固定連接成一體,從而以邁步自移抬棚裝置自身為載體,人員通過操作手把閥組,控制π型鋼梁上油缸伸縮行程及下端4個支腿油缸的升降,從而實現滑移抬棚裝置的邁步自移。
基于上述設計原理如下圖所示。

(1)支頂裝置:由2根并排的4mπ型鋼托梁,4根3.2m千斤頂油缸,柱帽(焊接件)組成。
(2)自移托舉裝置:由π型鋼托梁之間的1根1.2m拉移油缸,2根焊接加工的托舉裝置組成。
(3)防鉆底裝置:連接在千斤頂油缸下端的柱鞋。
(4)液壓操作系統裝置:由操作系統閥、三位四通閥、管路、銷子等組成。
(1)通過手把操作閥組,使處于左邊π型鋼托梁下端2個油缸縮回,距地面高度為200mm。
(2)操作π型鋼梁中間拉移油缸,使其縮回復位,π型鋼托梁將前移500mm。
(3)反向操作閥組桿,伸出此π型鋼托梁2個油缸,直至頂緊棚梁和頂板。
(4)然后重復以上操作另一根π型鋼托梁,從而實現滑移抬棚裝置的邁步自移。
改進了傳統使用單體液壓支柱配合π型鋼梁操作不安全性和支護不穩定性,消除重大安全隱患;此技術大大降低了勞動強度,提高勞動效率,使操作更具有安全性、高效性及穩定性;實現了滑移抬棚的邁步自移及本質安全。
其先進性表現在以下幾點:(1)生產效率高:該裝置只需一人操作閥組手把,油缸自動升降、前移,僅需10分鐘,該裝置完成一次前移,實現綜采面液壓支架安全、高效安裝。(2)提高本質安全:消除了人工抬舉托梁打抬棚和導運單體液壓支柱等不安全因素,大大降低了頂板裸露時間,提高了頂板穩定性,實現了操作設備的本質安全。(3)勞動強度?。豪弥虚g邁步拉移油缸實現該裝置自移,省去了人工架設抬棚等費時費力問題,大大降低職工勞動強度。(4)成本低:利用廢舊的支架立柱和小油缸,π型鋼等經過焊接、加工改裝而成,降低材料消耗,節約成本。(5)實用性強:只需用操作閥組手把,就能控制該裝置的狀態。操作更簡單、方便。
(1)人工效益:安裝一架原來需要4個人把2跟π型鋼梁、6根2.8m單體柱打“一梁三柱”向前挪移,消耗大量人力,費時90min/架,每班費時180min。改用此技術后,只需1-2人操作控制就能實現抬棚前移。
(2)經濟效益:若每工按200元,工程20天計算,凈利潤為:200*20*2*3=2.4萬元;每天多安裝2架,提前4天完成安裝任務。
(3)安全效益:使用傳統打抬棚方式,由于工作面巷道高、斷面大等地質條件,工人在施工過程中,操作不方便且安全系數,提高了傷亡事故發生率。運用科學的管理應用此項技術操作大大提高了安全系數,降低了傷亡事故發生率,其效益無法估量。
液壓邁步自移抬棚裝置設計合理,適應新鄭煤電公司井下安裝綜采面支架設備,使用安全,效益高,操作方便,在鄭煤集團具有一定的借鑒和推廣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