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春生
(海南師范大學體育學院 海南海口 571158)
素質教育中,關于體育教育的指導思想是“學校體育教育的指導思想是健康第一”。同時,素質教育的不斷推廣和發展,對學生的個性化發展要求越來越高,這也進一步要求學生在日常的學習中能夠積極主動接受知識教育。高校作為學生踏入社會之前的最后一步,對學生健康體魄的塑造和思維方式的確立尤為重要。作為高校體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足球教學能夠確保學生獲得充分的足球相關知識及相關技術,能夠為學生健康的身體打下基礎。然而,隨著足球領域及體育教育思潮的更新,高效足球教學也應該有對應的改變。因此,如何通過對當前高校足球教學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考評指標等方面進行改革,從而切實確保其“健康第一”的宗旨,是當前高校足球教學改革的當務之急。
高校學生經過高中課堂的洗禮之后,對高校中豐富多彩的體育課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尤其以足球這一風靡全球的運動,更能激起廣大學生的興趣。但是,由于高校學生已經錯過了最佳的技術塑造期(高中時期),而且之前各自興趣不同導致水平參差不齊,足球技術形成困難導致教學難度增大。由于高校足球教學時間有限,而教學內容卻頗多,教學手段缺乏趣味性,更容易導致學生很難掌握足夠的技術知識,而學習興趣也隨之不斷消退,進而嚴重影響課程的有效性。因此,對當前高校足球教學的現狀進行分析,并進行有針對性的改進尤為重要。
高校足球教學的目的,從教育本身的目的來說,應該以健康學生體魄為主,傳授足球技術為輔。但是,目前的高校足球教學,多數為形式主義,即僅僅是學生選修課程之一,為學生完成學分的選擇之一,失去了健康學生體魄的意義。因此,高校足球教學,要從教學目的上應進行端正,明確其健康身體,傳授知識的目的。
高校足球教學要求的是在既有的規定課時內,完成相關的足球知識教學。而足球教學包含個人足球技術、足球整體戰術傳輸、賽場解讀能力、賽場心理素質鍛煉等諸多方面的內容,要想在有限的課時時間內將上述內容完全傳輸,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即使得以完成,教學質量也有待考量。不然,高校足球教學很容易出現部分學生吃不消而部分學生學不夠的尷尬局面。因此,高校足球教學,應該根據學生整體足球水平,選擇相應的教學內容,既要保證不同水平的學生能夠得到適合自己的教學內容,又要保證學生的人生安全和參與興趣,從而保證整個課程的教學質量[1]。
作為整個足球課堂的開始部分,熱身活動能夠確保身體的各個器官和整體狀況做好運動準備。足球運動本身是一項拼搶、對抗十分激烈的運動,做好足夠的熱身活動,能夠更好地讓學生保護自己免于意外傷害。同時,高校足球教師將準備活動以溫習和趣味性活動的綜合形式開展,既能夠充分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保持課堂活躍度,還能讓學生擁有更多的觸球機會,確保其有足夠的時間溫習已學知識。
首先是高校足球教師理論知識的更新及課時繁多的問題。在很多高校,一名足球教師往往會擔任多個院系、班級的足球教師,因此課時繁多,容易顧此失彼。同時,部分足球任課老師的足球理論知識長久未能得到更新,導致其理論水平停留在一個不高的水平,這些均會對整體的足球教學質量產生較大的影響。
其次是雖然眾多高校在不斷的發展過程中,對自己的足球產地、體育教學器材等設備進行了更新或新增,但是大多數仍舊無法滿足高校學生的實際需求。很多高校的足球學習場地均不是草皮場地,無法讓學生在真實的環境下學習、體驗足球訓練,更不要說國家大力倡導的現代教育技術。這些硬件設施的落后、缺乏以及現代教育技術的匱乏,都會對高校學生的足球學習興趣產生較大的影響,進而影響足球教學的效果。
經過高中三年的苦讀及隔離,導致很多高校學生身體素質差,相當一部分學生在參加大學足球課以前,根本沒有接觸足球的機會,而沒有進行區別對待的課程內容更讓眾多學生覺得課程索然無味。
沒有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開展有針對性的足球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及考評標準,導致部分學生無法消化、部分學生學不夠,基礎好身體條件較差的學生成績抵不過基礎差但身體條件好的學生等不良情況的出現,這些也進一步挫傷了學生參與足球教學的興趣。
高校領導對學校足球教學改革的忽視,直接影響足球教師學習、進修的機會,進而影響學生知識水平的提升;足球課程開設時間不合理,如在夏季的2點鐘(天氣最熱的時候)開始教學,這種不合理的安排,會導致學生甚至是足球教師對足球課程的抵觸,嚴重影響教學質量。
高校足球教學,因為教學任務及課時的要求,很多情況下都是“填鴨式”教育,即老師示范,學生模仿練習。或者是采取的“放養式”教育,即老師基本放手不管,學生自由活動。
高校學生已經形成自己固有的思維方法和思維模式,大多擁有“舉一反三”的能力,但又存在不同的人擁有不同的足球基礎的情況。面對此情況,高校足球教學方法應采用基礎練習、引導啟發式教學和分層次教學并行的方法。
只有擁有健康的體魄,學生才能夠更好地學習,更好地掌握知識,在未來的社會生活中充分展現自己的聰明才智,為社會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也正是因為如此,素質教育才越來越要求學生在德智體美勞等各方面的均衡發展。作為衡量高校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指標之一,身體素質培養應作為高校教育的一個重要教學目標,而高效足球教學就是實現這一目標的一個重要途徑。因此,基礎的身體練習,應該是足球教學最基礎也是最根本的內容。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基礎的身體素質練習過于單調無趣,因此,高校足球老師在組織學生進行基礎練習的時候,應格外重視學生思想態度的轉變和基礎練習趣味性的提升。首先,應著重強調基礎身體聯系對足球戰術的作用及對個人發展的好處,讓學生在日常鍛煉中充分意識到其重要性;其次,改變基礎練習的枯燥形式,更多地與足球融合,并輔以有獎比賽的形式進行。如帶球跑步比賽、控球比賽、搶球比賽等等,老師對獲勝者頒發小獎品,這些方法能夠讓學生保持對基礎練習的興趣,樂在其中,學在其中,獲得更快更好的進步。
此種教學方法,重點在于充分調動高校學生的思考能力和主動學習力,從而達到“舉一反三”的“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例如:老師應首先傳授某一足球動作的動作要領,以口訣等形式告知學生;其次再以動作形式予以示范。學生根據老師的動作要領,能夠在腦海中對該動作形成自己的想法,待老師進行動作后,學生可以看出自己的想法與實際動作有無差別以及在實際動作中如何避免出現問題等。同時,還可以考慮由某學生給大家做示范,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進行學習進程的趣味競賽,教師可以對勝出者進行小小的獎勵。通過這些方法,能夠充分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能夠培養學生相互之間的合作精神,能夠鍛煉其心理素質和適應力。
由于每個學生各自的興趣及擅長領域不同,因此其足球基礎也各有不同。分層次教學方法即將學生按照不同的水平或基礎,進行高、中、基礎水平的區別教學。例如同樣的教學內容,老師在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教學時,就應該采用不同的講解方法,基礎性的學生則分步驟進行分解講解,而中高水平的學生則可以考慮省略部分步驟進行教學。部分基礎性的學生在取得進步后,應及時對其進行教學的調整。通過這些具體的手段和方法,能夠確保每個學生充分掌握其所學的知識,從而得到更快更好的發展,而不會出現學不會或學不夠現象的出現。
高校學生足球考評是對高校學生平時的足球學習表現及成果的一種評估。目前,我國大多數高校對足球課程的學生考評基本上是一樣的,通常采用學期末統一實踐考試來進行,如腳內側傳球準確率、起高球成功率等。這種考評標準,會導致如下結果的出現,即之前就擁有良好足球基礎或身體素質較好的學生能夠很容易地在考評過程中取得高分,而那些缺乏基礎或者是身體素質較差的學生即使在平時的學習和訓練中十分努力,仍舊無法取得比那些能力一般卻擁有良好身體條件的學生。因此,在現實的學業評價中,應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應用不同的標準來進行區別考評。
客觀評價與主觀評價相結合是對高校學生足球學習考評方法的一種良好改進。此考評方法分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即針對學生的整個學習過程,考量學生在日常足球教學過程中的到課率、隨堂表現等;第二部分,是上述的統一考量,即按照教學大綱的要求進行相關的足球技術以及足球理論考核等;第三部分,則為教師的主觀考評,即通過組織學生的足球比賽,高校足球教師能夠通過自身的觀察來考察各個學生的真實足球潛力、足球能力及足球興趣;第四部分,建立學生自己評價、學生之間互相評價與足球教師自己評價相結合的評定機制。
以這種綜合性的考評指標來得出學生足球學習的綜合成績,能夠更為準確地衡量學生關于足球的各個方面的能力,從而能夠更好、更明了地讓學生清楚自己的優勢所在,能夠讓更多的學生保持對足球學習的興趣,最終保證高校足球教學的有效性和可持續發展。
如通過對教師所教學生整體足球水平提升的考評,對對應的教師進行獎勵,積極改善高校足球教師的待遇水平,留住好老師;盡可能地為足球教師提供多的進修、交流機會,讓老師們吸收和獲得更為先進、更為創新的足球理論知識(足球戰術體系、足球基礎知識等),從而為學生們提供更多更好的知識。
積極爭取上級部門的支持,獲取更多的政策和經費支持,從而進一步加大對學校相關硬件設施,如足球場地、足球館、相關健身器材的更新和維護,以便更好地滿足學生和教師在日常課程中的需求;積極引進現代教育技術,利用網絡多媒體技術,為學生提供更為現實、更為直觀的教學體驗,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獲取關于足球戰術、足球技術的更為廣泛和專業的知識[2]。
足球學習作為一項耗費體力的活動,應該建立在學生擁有較好的精力基礎之上。因此,一般情況下,足球課程應該設置在上午三、四節課或下午三、四節課,因為這兩個時間段學生或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過渡,其精神狀況會更好,課程能夠得到更好的開展。
“以人為本”是素質教育甚至是整個社會發展的必要思想。高校足球教學,作為健康學生體魄、傳授足球知識的重要手段,不能固守傳統的教學方法、死板的教學內容和僵化的考評方法,否則將會淪為學生完成課時任務、學校應對上級檢查的工具。通過對既有的高校足球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考評標準進行改進,能夠讓學生主動學習足球知識,在這種主動學習的過程中,學生的身體、心理、品德等各方面都能獲得均衡的發展,為其健康的體魄、良好的性格打下堅實的基礎,同時也能推動高校足球教學自身獲得長足的發展。
[1]金林林.濟南普通高校足球課程現狀調查及改革建議[J].山東財經大學,2012.
[2]嚴獻亮.普通高校體育課——足球教學改革的探討[J].考試周刊,200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