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勇建
(麗水職業技術學院 浙江麗水 323000)
生態體育養生旅游是一種新興的旅游方式,隨著人們對低碳生活方式的大力推崇,再加上對旅游目的地的地理環境資源的破壞少,因而,對于旅游景區的開發者對其日益重視。麗水市非常重視對生態體育養生旅游開發。目前,生態體育養生旅游設施已經在改善中。通過事實證明,對景區的旅游人文景點開發和建設,是提高景區等級的重要內容。因此對于麗水市來說,應加強生態體育養生旅游開發,對景區的生態體育旅游的開發效益和資源優勢要有一個明確的了解,從而不斷促進生態經濟化的發展,這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麗水市地處浙江省西南部,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熱量豐富、降水充沛、四季分明、冬暖春早。全市年平均氣溫16.9°~18.5°。麗水市境內農村山地空氣環境質量達到國家一級標準,城鎮區域空氣環境質量普遍優于國家二級標準。境內有甌江、錢塘江、飛云江、靈江、閩江、交溪等源頭水系,水庫湖泊分布廣泛,主要水系的斷面水質均符合Ⅰ~Ⅲ類標準。麗水市是浙江省的重點林區,森林覆蓋率達到80.8%,植物資源有3800多種,占全省約66%左右。素有“六江之源”、“浙南林海”、“浙江綠谷”、“華東氧吧”和“中國生態第一市”的美譽。全國生態環境質量評價研究報告中顯示,在全國2348個縣(市、區)評價單位中,麗水市九縣(市、區)生態環境質量均為優秀,全部進入全國前五十位,其中,慶元、景寧、龍泉、云和分列第一位、第五位、第八位和第十位。
麗水市縉云縣鼎湖峰相傳為黃帝觴百神后駕龍飛仙之處,黃帝祠宇的前身為縉云堂,在仙都山蒼龍峽內,是古代公祭始祖之地。黃帝為中華養生的始祖,養生文化在縉云及麗水市域源遠流長。慶元縣的“唐朝古語”、“宋代古橋”、“明代古居”、“進士村”、“香菇之鄉”等極具歷史文化價值,該縣至今留有古老的習俗,祭拜五谷仙、藥王、真武、觀音、土地、城隍等民間神氏。景寧是全國唯一的畬族自治縣、華東地區唯一的少數民族自治縣,該縣的畬藥和畬族養生文化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松陽縣卯山是唐代道教宗師越國公葉法善的出生及修行地,其道教養生文化影響深遠,內孟村為千年來孟子后代的定居地。遂昌縣是湯顯祖《牡丹亭》創作之地,竹炭文化、昆曲十番、班春勸農源遠流長。青田縣是一代名相劉伯溫、民國將軍陳誠、前國務院副總理陳慕華的故里,該縣還是當今的“華僑第一縣”,有30多萬人分布在122個國家和地區。麗水市還是首個地級市級別的“中國民間藝術之鄉”,擁有龍泉青瓷燒制技藝和木拱橋傳統營造技藝兩項世界非物質遺產保護名錄。
麗水市地處浙西南,同時又是浙閩兩省結合部。東南與溫州市接壤,西南與福建寧德市、南平市毗鄰,西北與衢州市相接,北部與金華市交界,東北與臺州市相連;距溫州126km,距金華市122km,距杭州292km,距上海512km。它位于世界第六大都市群——長三角都市群和閩臺(環臺灣海峽)城市群之間,具有開拓兩大都市群生態休閑養生市場的區位條件。同時,可利用上海、臺灣、溫州、義烏等地巨大市場,開發有強大市場需求和具有都市群邊緣地區比較優勢的生態休閑養生產品。
作為國家生態文明先行區,麗水市具有良好的資源稟賦,形成了發展生態休閑養生經濟的比較優勢。森林、水能、農特產品、礦產、野生動植物等資源總量均占浙江省首位。全市有脊椎動物505種,屬國家重點保護的動物有60種。有植物3800多種,是厚樸、元胡、茯苓、白芍等名貴中藥的主要產區。其中,食用菌、柑橘、楊梅、茶葉等農特產品已經形成了一定的種植規模。傳統工藝品有馳名中外的青田石雕、龍泉寶劍和青瓷、云和木制玩具、遂昌黑陶和竹炭等。各縣(市、區)都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區域優勢產業,分別被稱為中國柑橘之鄉(蓮都)、中國香菇之鄉(慶元)、中國青瓷之鄉(龍泉)、中國寶劍之鄉(龍泉)、中國石雕之鄉(青田)、中國木制玩具之鄉(云和)、中國竹炭之鄉(遂昌)、中國綠茶之鄉(松陽)、中國水電之鄉(景寧)。麗水還是首個地級市級別的“中國攝影之鄉”。
麗水周邊的金華、溫州等地區的旅游資源與麗水很相似,在旅游的發展上也比較好,這就使麗水很大程度上在旅游市場競爭中處于劣勢。在近年來,金華市的休閑養生旅游發展的非常迅速,在旅游市場上,與麗水產生了較強的競爭。
在浙江省中,麗水市是一個相對落后的地區,在經濟發展上還比較落后,這就會造成相關的投入不足。例如旅游營銷、基礎設施等方面,滿足不了游客的需要。例如在一些通往景點的交通道路狀況比較差,這就導致了進入景區的可進入性不強;基礎設施也比較簡陋,缺乏必要的生活休閑養生服務設施,例如旅游廁所、道路等;缺乏留住游客的項目,例如農家樂、特色餐廳等,這些客觀原因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旅游業的發展。
對于麗水市的旅游資源,各縣整合的還不是很強,在旅游的發展上還存在很大的差異,由于旅游業的相對水平比較高的地區,無法帶動比較落后地區的旅游發展,這就會出現更加明顯的地區差異,這對于麗水市的整體旅游業的發展是非常不利的。
目前,雖然麗水市的生態休閑養生旅游資源比較豐富,但是還沒有形成品牌優勢,在市場的影響力和知名度不高,這就不能充分體現出資源效益和經濟效益。在旅游產品中,龍頭產品比較匱乏,難以滿足部分游客的高品位的知名旅游品牌,許多旅游產品都是游覽觀光層次產品,而比較忽視游客對休閑度和參與度的訴求。
將麗水作為“中國一流生態體育養生旅游名城”發展目標、利用市場的導向作用。在發展的過程中,重點突出“休閑、生態、養生、體育、度假”五大主題,應重點發展“溫泉休閑養生度假區”、“城市濱湖養生之都”、“茶養生文化園”、“南明湖體育健身主題公園”、“森林療養保健休閑養生莊”等生態體育養生旅游基地,在建設生態體育養生旅游基地的過程中,應將休閑度假、文化體驗、生態養生和山水觀光融為一體,從而使生態體育養生旅游能夠成為麗水市旅游的重要基地,這樣就可以豐富麗水旅游產品體系,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提升麗水旅游產品結構,提高麗水市旅游綜合效益,從而使麗水市的旅游產業升級轉型。
根據國外的經驗來看,地方政府對發展旅游的作用不可忽視。目前,麗水市還處于發展階段,存在許多的問題和矛盾,例如經營規范、行業標準、基礎實施等,這些工作都需要地方政府的支持和推動。根據如今麗水休閑養生旅游業的產業地位,在政策上為其提供一個全方位的開發、組織、促銷等于一體的平臺。通過宏觀管理,這也能夠使政府能夠在政策制定、組織領導、管理監督、基礎設施建設等各個方面有所作為,充分發揮出政府的職能,促進旅游產業的發展。
集中力量,通過有效的傳播推廣,拓展發展的空間,搶占國內的中高端市場。將市場定位于商務和白領市場以及在華外籍人員市場。為了能夠帶動大眾市場,就需要抓住中高端市場。在開展推介促銷活動中,應有計劃、有重點、有步驟,加強手段和觀念上的創新,不斷提升質量,為麗水市的旅游產業樹立良好的品牌。根據實際情況,要利用周邊城市市場,將地區品牌升級為“區域牌”,擴大發展的規模,不斷聚集人氣。此外,還應加強對基礎設施的投入,擴大生態體育養生旅游的產業規模,充分發揮其關聯帶動作用,促進麗水市產業轉型和功能完善。充分發揮麗水濱湖休閑養生、森林溫泉休閑養生和文化休閑養生等生態休閑養生旅游資源優勢,大力推進高等級景區和省級旅游度假區建設,努力打造具有區域影響力和全國知名度的品牌景區,樹立“秀山麗水,養生福地”區域旅游整體形象,使麗水成為長三角世界級巨型城市群的“后花園”、回歸自然的生態空間和放松身心的生態休閑養生旅游目的地。
麗水市的優越生態環境資源,是麗水市生態體育養生旅游發展的依托,因此在生態體育養生旅游的發展中,應堅持科學規劃,以保護為本,健康有序的發展戰略。健康規劃也就是要合理開發,有序發展。根據實際的生態環境,在開發項目的側重點上,應建立在規劃、人才、資金充分準備的基礎上,從而提高開發成功的幾率。以保護為本,就是要保護好麗水市的自然生態環境、鄉村民居建筑、體育養生旅游資源,充分利用具有鮮明地域特征和歷史文化背景的非物質文化要素,例如傳統藝術、民俗風情等文化生態。健康有序的發展,是根據生態體育養生旅游發展的不同階段,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使生態體育養生旅游能夠得到可持續發展和健康有序發展。
麗水市在生態體育養生旅游中,擁有得天獨厚的資源條件,具有很高的開發價值。因此應充分利用有利的資源,不斷促進麗水市旅游產業的發展,將其打造為具有生態體育養生旅游特色的名優產品,吸引各地的游客,使其得到可持續發展,從而帶動麗水市的經濟。
[1]廖金琳.對福建(永定)土樓生態體育旅游開發的探析[J].吉林體育學院學報,2010,15(5):136-137.
[2]張蘭,王濤,孟峰年.“絲綢之路”甘肅段體育旅游資源的開發研究[J].安徽體育科技,2007,4(1):55-56.
[3]馬衛東.沿海地區生態體育旅游發展的作用、優勢及路徑[J].中國商貿,2011,12(8):102-103.
[4]吳貽暉.生態經濟視角下的體育旅游發展價值與前瞻策略[J].中國商貿,2011,6(9):41-42.
[5]王振.體育旅游生態化建設的必要性及路徑選擇[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15(3):201-202.
[6]郎明媚,劉超,楊云.秦皇島發展生態體育旅游價值、優勢與導向[J].中國商貿,2010,3(4):63-64.
[7]蔡仁杰.海南國際旅游島生態體育旅游模式[J].遼寧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12(2):198-199.
[8]瑞琴,敬龍軍.我國西部生態體育旅游經濟發展策略研究——以云南省為例[J].前沿,2010,7(2):26-27.
[9]肖淵實,敬龍軍.云南生態體育旅游經濟發展策略研究[J].中國商貿,2010,22(1):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