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洋波
(遵義師范學院體育學院 貴州遵義 563002)
中國在加快城市化進程的同時迎來了人口老齡化問題,截止2010年11月1日,中國60歲以上人口占全國總人口的13.26%;65歲以上人口占全國總人口的8.87%;城鎮人口占全國人口的49.68%。比2000年中國60歲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2.93個百分點;65歲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1.91個百分點;城鎮人口比重上升13.46個百分點[1]。可見,關心和研究老年人生活質量具有深遠的社會現實意義。所謂體育生活方式是指在一定社會客觀條件的制約下,社會中的個人、群體或全體成員為一定價值觀所制導的滿足多層次需要的全部體育活動的穩定形式和行為特征[2]。本研究意在對城市老年人的生活質量及體育生活方式進行調查分析,探討體育生活方式對生活質量的影響,為小康社會建設中促進老年人體育生活方式的發展和提高老年人生活質量提供參考。
以重慶、貴陽、遵義3市市轄區隨機抽取10個社區308名60~79歲常住老年人為研究對象。有效統計樣本289人,有效率93.8%。其中男性139人,女性150人(如表1)。
1.2.1 研究工具
(1)體育生活方式研究工具。依據苗大培博士對體育生活方式的論述,擬出體育生活方式的四個主要量化指標:即按照個體在體育生活方式中花費的時間、精力、情感、金錢四個方面確立問卷內容及設計方案,并征求了有關專家的意見,問卷經信度分析a系數為0.81。
研究中把每次鍛煉的時間作為城市老年人體育生活方式的時間指標;體育鍛煉頻度作為城市老年人體育生活方式的精力指標;對體育的重要性回答作為評價城市老年人體育生活方式的情感指標;年度體育貨幣支出作為衡量城市老年人體育生活方式的消費指標。按照得分高低將城市老年人體育生活方式分為三種水平[3]。
(2)生活質量研究工具。采用方積乾博士研制的漢化SF-36量表,該量表包括36個條目,測量8個健康維度,每個維度的得分最高為100分,最低為0分。以8個維度的總得分作為生命質量的評價,總分為800分。總分越高,生命質量越好。
1.2.2 研究方法
(1)問卷調查法。制定并發放《城市老年人體育生活方式及生活質量問卷調查表》308份,回收獲取有效問卷289份,有效回收率93.8%。
(2)數理統計法。對所有問卷調查數據進行分類整理,并用SPSS17.0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分析,結果用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Independent Sample T檢驗和Person相關,顯著性水平為P<0.05。

表1 研究對象年齡、性別情況統計

表2 城市老年人體育生活方式評價情況統計一覽表(±S)
表2可見:城市老年人的體育生活方式中,高、中水平兩組人數占總人數的83.4%,說明城市老年人在體育生活方式中的總體投入較多;高水平組在體育生活方式中投入的時間最多,依次為中水平組和低水平組,且高水平與中、低水平組比較差異顯著(p<0.05、P<0.01);高水平組在體育生活方式中投入的精力和金錢最多,依次為中、低水平組,且高水平組與低水平組比較差異顯著(P<0.01);在情感投入中三組無統計學意義。
60~64歲組老年人在體育生活方式的時間、精力和金錢投入上均多于65~69歲及70歲以上組,且60~64歲組與70歲以上組比較三項指標均顯著高于70歲以上組(p<0.05);情感投入方面在三組不同年齡段老年人中無統計學意義。這說明對體育鍛煉重要性的認識與年齡無關,但隨著年齡的增長,在體育生活方式各方面的投入逐漸減少。表2同時顯示,在體育生活方式的時間、精力、情感、金錢等方面,不同性別間比較無統計學意義。
表3可見,高水平組生活質量評分為713.11±87.04,高于中水平組的625.32±60.51,且與低水平組的523.49±63.37呈非常顯著差異(P<0.01),說明本研究中城市老年人的體育生活方式對其生活質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即體育生活方式評分越高則生活質量評分越高;60~64歲組生活質量評分為663.25±60.12,高于65~69歲組的611.43±45.08但無統計學意義,卻非常顯著高于70歲以上組的544.77±51.09(P<0.01),說明本研究中城市老年人的生活質量隨著年齡的增長有下降的趨勢。另外,同一水平和同年齡段城市老年人的生活質量在不同性別間無顯著差異。
表4顯示:研究中城市老年人體育生活方式與生活質量各維度均呈正相關(r=0.379~0.910),這說明體育生活方式與城市老年人生活質量有密切聯系;除SF、MH外,其余各維度均呈現出高水平組r值>中水平組r值>低水平組r值,說明體育生活方式中的投入對老年人生活質量的影響呈正比,即城市老年人在體育生活方式中投入的時間、精力、情感和金錢越多,相應的生活質量也越高;而SF和MH兩維度可能是受個體性格等因素的影響,表現出和其它維度不一致的結果。
高水平組在GH、VT兩個維度上均呈高度相關(r=0.863、0.910,P<0.01),這說明城市老年人在體育生活方式中投入得越多,即能獲得更好的生命活力和總體健康感。
(1)大部分城市老年人能意識到體育鍛煉的重要性,且投入了較多的時間、精力和金錢;隨著年齡的增長,城市老年人在體育生活中的各項投入呈逐漸減少趨勢,這可能與年齡增大后機體各項機能自然衰老加速有關。另外,城市老年人在體育生活方式中無明顯的性別差異。
(2)不同水平體育生活方式的城市老年人的生活質量存在明顯差異,在體育生活方式中投入的時間、精力和金錢與生活質量成正比;同樣,城市老年人隨年齡增長生活質量呈下降趨勢,但同年齡段老年人的生活質量無明顯性別差異。
(3)城市老年人的體育生活方式對生活質量具有重要影響,不同水平體育生活方與生活質量各維度呈高度正相關關系,即投入在體育生活中的時間、精力和金錢越多,生活質量指數越高。
[1]中國國家統計局.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公報[Z].
[2]苗大培.論體育生活方式[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6:125.
[3]劉衛.山東省大學生生命質量調查[J].中國學校衛生,2009,30(10):909-910.
[4]李文川.身體活動干預與老年人健康促進研究進展[J].中國體育科技,2010,46(6):129-137.
[5]辛利,周毅.中國城市老年人體育生活方式的現狀與發展趨勢[J].中國體育科技,2001,37(3):20-21.
[6]朱健民.老年人生活方式對健康自我完好評價的影響[J].體育科學,2006,26(9):5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