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茜
(南京曉莊學院體育學院 江蘇南京 211171)
體育鍛煉是保障身體素質、提高機體能力、豐富生活的一類運動。對于學校教育來說,是很重要的一部分,身體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到學習和生活,然而如今,大學生的體質卻在逐漸下降。因此加強對大學生體育鍛煉的重視程度,正確認識、分析目前狀況,提出合理相應對策,是刻不容緩的事情。
對我市475名在校大專學生進行隨機調查。
1.2.1 文獻資料法
根據研究需要,查閱相關的文獻資料以及國內專家、同行的研究成果進行統計分析。
1.2.2 問卷調查法
對我市在校大專學生475人發放調查問卷475份,回收437份,回收率92.0%,其中有效問卷437份,有效率92.0%。
1.2.3 數理統計法
對調查問卷的結果進行數理統計與分析。
2.1.1 對體育鍛煉的認識
接近1/2的學生覺得體育鍛煉是為了應付體育課考試,大約2/7的學生覺得是為了健身、健美,約1/5的同學當成娛樂和興趣,1/12的學生覺得是老師的要求,其他學生覺得是其他的目的。若是按性別來統計,可以看出男生和女生有顯著的差別。認為是體育考試壓力的,是為了健身和健美的都是女生比男生比例大,其他方面都是男生較多,特別是把體育鍛煉當作娛樂和興趣的,男生與女生人數差異最大。由此可見,大部分學生體育鍛煉的動機偏向于給考試做準備,所以體育鍛煉的真正目的沒有達到,這就是應試教育的代價。
使用HS編碼來考察中國和歐盟之間的可再生能源貨物貿易,使用的可再生能源HS編碼涉及可再生能源所有生產設備、技術或特定材料、設計、建造或安裝,以及管理、提供、搜集或運輸可再生能源電力等。綜合前人文獻研究[6~8],并基于歐盟統計局著OECD出版的報告[9],以及國際貿易和可持續發展中心的報告[10],文章選取太陽能和風能這兩類中國和歐盟在全球具有一定競爭力的典型可再生能源為研究對象,對應的HS編碼如表4所示。
2.1.2 體育鍛煉的頻率
根據調查,大專學生每周體育鍛煉的次數、每次鍛煉的時間,相對普通高校的學生來說都較短,每周三、四次的比普通高校少了大約4.5%。其中男生的體育鍛煉頻率明顯要比女生的高,鍛煉時間也稍長;經常參加體育鍛煉較偶爾參加的男生稍多一些,而女生的則是偶爾參加的占大多數。可見,女生體育鍛煉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并不高。在接近期末考試的時候,學生們體育鍛煉的頻率明顯變高了,這充分說明了很大部分的學生是為了應付考試才進行體育鍛煉的。
2.1.3 體育鍛煉的形式
在體育鍛煉形式的調查中,二、三人一起活動所占的比例最高,集體活動次之,單獨活動的最低。80%的學生喜歡跟同學或者朋友一起進行體育鍛煉,可能是因為可以促進相互間的溝通和交往,加深情誼,而參加俱樂部或其他體育團體的相對很少,可能與學校的內外環境有關。一是體育俱樂部的建設沒有跟上學生的需求;二是校外缺乏適合學生的健身房。
2.1.4 體育鍛煉的項目
男生主要參加對抗性稍強、運動量較大的球類運動,調查發現,接近60%的男生常常打籃球、乒乓球,然后是足球、跑步、排球、網球等。女生則是喜歡對抗性稍弱、輕巧靈活的項目,羽毛球是最受女生喜愛的體育鍛煉項目,然后是乒乓球、跑步、排球、健美操、跳繩、舞蹈等。
在調查中發現,造成上述現狀的原因大概有以下幾點。
2.2.1 習慣未養成
家長們在這里充當了很重要的角色,進入高等學府之前,家長們的重心都放在孩子的學習上,把文化課抓得很緊,體育鍛煉則被當作有沒有都無所謂的事情,更有甚者,認為體育鍛煉是在浪費學習的時間,因此孩子們在這樣的義務教育中,沒有養成較好的體育鍛煉的習慣,也就更談不上掌握一定的運動技能,進而導致進入大專院校后,較難完成適當、合理的體育鍛煉。
科技的飛速發展,給人們帶來了便利,當代學生休閑娛樂的主要方式就是網絡游戲、電影、購物,還有各種手機應用軟件,不可否認這些科技為大家提供了極大方便,但也正是因為這樣,學生們把空閑時間都花在面對著電腦手機上,讓體育鍛煉受到冷落。
2.2.3 惰性較大
一些學生不太喜歡體育鍛煉是怕出汗,怕臟以及自己比較喜歡安靜等原因,這部分同學大多為女生,她們雖然想要苗條的身材,卻懶于鍛煉,寄希望于節食甚至藥物減肥,還有個原因是她們對體育減肥這方面并不了解,認為體育鍛煉會讓身體變強壯同時也導致發胖。
2.2.4 場地、設施條件不足
如今大專學校在校人數增加,學校的場地卻很有限,導致體育運動場地供不應求,也就造成了進行體育鍛煉的人數的下降。設施條件不能滿足學生的需求也是一個因素。有些學校沒有固定的場館或者數量有限,導致一些占地面積較大的運動場地(比如籃球場、足球場、排球場、網球場、羽毛球場等)出現過飽和狀態。
2.2.5 缺乏指導
有些學生進行體育鍛煉的目的不僅是娛樂、強身健體,而且還想鞏固在體育課上學到的一些技能,或者學習其他的運動技能,這就需要專業的指導,而課外的鍛煉指導明顯不能滿足學生的需求,可能導致熱情減退進而鍛煉減少。
通過傳單報紙、廣播、校園網等途徑,開展一系列宣傳活動,提高學生對體育鍛煉的認識,讓他們意識到體育鍛煉的重要性,培養健康意識,養成體育鍛煉的習慣。學校可以組織學生們觀看比賽、參加體育娛樂和競技活動,大大提高學生對體育鍛煉的熱情,在校園內營造出一種良好的運動氛圍。積極引導學生科學合理地選擇健康的休閑方式,把休閑重心從網絡、電子科技轉向體育鍛煉,增強體育鍛煉的意識,并且提高體育素養。
體育教學的內容要選擇學生真正需要、感興趣、便于課后延續的項目,課堂中有興趣學而不是為了考試而學,學生的積極性就會提高,下了課容易繼續鍛煉,就會達到加強體育鍛煉的目的。針對女生的生理特點,引導她們參加一些適宜的項目,提高鍛煉的興趣。建立學校的體育俱樂部,鼓勵學生組織體育鍛煉的團體。學有所需、學有所樂,何樂而不為。
體育場館建設和設施添置、改善,需要大專院校提高重視。逐漸加大經費投入,用于改善運動場地,添置并維護運動設施,合理利用現有資源,以保障不同愛好、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體育鍛煉的需求。使學生們在高峰期能夠進行自己喜歡的運動,維持對體育鍛煉的興趣和熱情。
對于需要老師指導鍛煉的學生,學校應提供幫助,舉辦相關講座,加強體育基礎知識的了解;每周抽取一點時間,把這部分同學根據不同的項目組織起來,請相關老師進行輔導,使其運動技能得到正確提升,也可以參加一些業余比賽,把這種愛好發揮出來。
提高大專學生體質的重要途徑就是體育鍛煉,大學時期是學生形成良好自主鍛煉能力和正確體育價值觀的最好時期,這對社會的發展和建設都有很好的促進作用。針對目前學生們對體育鍛煉的認識不夠全面,沒有真正意識到體育鍛煉給自己帶來的諸多好處,學校需要加強引導,通過培養正確的觀念和意識、深化教育改革、加強設施建設,營造一個濃厚的體育鍛煉氛圍,爭取將終身體育的觀念深入學生心中。
[1]程小虎.一二年級大學生體育鍛煉行為階段性特點的調查研究[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1998(2):44-48.
[2]張光明.大學生的體育意識現狀與培養[J].體育學刊,1996(3):22-23.
[3]常生,陳及治.大學生體育鍛煉行為研究現狀分析[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4(10):1305-1307.
[4]丁雪琴,高潮,張小燕.體育運動與青少年心理健康的調查研究[J].體育科學,1998(5):83-87.
[5]曾吉.普通高校學生課外體育活動的調查研究[J].浙江體育科學,2000.
[6]全國體育學院成人教育協作組.學校體育學[J].上海:世界圖書出版公司,1998.
[7]朱柏寧.校園體育文化探析[J].體育與科學,1999(2):5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