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娜
(蘭州職業技術學院 甘肅蘭州 730000)
高等職業教育是我國職業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轉型,對于具有較強實踐能力的職業型人才的需求不斷提高,高等職業教育也展現了它的優勢。與此同時,對于培養社會需求人才的高職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學校體育作為學校教育體系中的重要部分在這樣的大環境下,也肩負著重要的使命。在文化層面上,校園體育文化作為體育最為深入學生生活的部分,對于學生的終身體育的意識及健全人格的培養具有潛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對于高職院校的校園體育文化的探討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本文主要采用了文獻法、田野調查法,在查閱了有關體育文化資源的資料的前提下,對于占有甘肅省高校比例高達41.8%的14所高職院校進行了研究分析。
體育文化的內涵十分廣闊,然而作為學校體育所要討論的校園體育文化其本身所包括的內容則針對性較強,是指體育文化概念中的狹義的體育文化。狹義的體育文化是指以培養學生的體育精神和體育技能為主要形式,以增進學生身心健康和提高學生的體育素養為主要目標的文化活動中有體育工作者、學生和其它教育工作者共同創造的,以不同形態存在的特質所組成的一切事物[1]。
校園體育文化可劃分為體育行為文化、體育意識文化、體育物質文化三個部分。
體育行為文化是指體育教學、健身鍛煉、運動競賽等身體活動構成的實實在在的體育活動,這也是校園體育文化的主要載體。
體育意識文化是指反映了體育觀念、體育精神、體育道德等方面的文化內容。在校園體育文化中,它可以是通過文化展板、講座等手段來展現,也可以是通過組織的學生間的比賽(在比賽過程中涌現出來的意志品質較為突出的學生展現的精神、學生間相互合作的精神給予學生的精神層面的洗禮)來通過學生自己展現的良好的精神來展現。
體育物質文化不僅是指體育建筑、體育場地、體育器材等物質條件,而且作為學校體育課程指導部分的課程大綱等因素也是包含于物質文化的內涵中的。
在社會經濟轉型期和體育本身發展的形式下,校園體育文化對于處在職業教育中的學生來說,對于他們的全面發展具有以下幾方面重要的價值。
體育的本質功能即強身健體。從職業教育的培養目標來看,由于工作的性質和行業的要求,高職學生具有強健的體魄是高職學生所要具備的必不可少的基礎能力之一。正因為如此,高職院校的校園體育文化就更應該完善起來,給高職生提供一個正確的途徑,為其強身健體提供一個適宜的環境。
首先,競爭精神的培養。高職教育培養的是實踐能力很強的職業型人才,而當今社會中實踐型人才競爭壓力也是最大的。創新型社會的創建,核心競爭力也是體現在人才的競爭上。通過體育活動能夠培養競爭能力是無需爭議的,也越來越被大家接受。
其次,合作精神的培養。現代社會是團結協作的社會,而很多的體育項目必須通過團隊的協作才能完成,通過組織多種體育活動(尤其是團隊協作性較強的項目)對于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具有其他文化所不能替代的作用。
再次,道德觀念的潛移默化。誠信缺失是目前正處在轉型期的中國社會最為嚴重的道德觀念問題。而體育運動項目是容不得半點虛假的。公平、公正這種體育競賽中的基本準則對于正在成長中的高職學生的良好的道德規范,尤其是誠信的培養具有潛移默化的作用。
在體育中包含著許多美的因素。這種美不僅僅是體現在場館、服裝、環境等物質層面上,更是體現在精神層面上。例如,賽場上運動員的拼搏的精神是美、成功的喜悅是美、失敗的悲壯也是美。美是人類共同追求的東西,通過校園體育文化對學生進行美的熏陶,使他們理解美的真諦,對于學生的全面發展也具有重要的意義。
體育行為文化方面,很重要的一個部分是體育課程的教學。為數不多的一周兩個課時,教師要在規定的學時內教授完規定的項目內容,而且還要提高教學質量,確實有些為難。從教學到考試安排36個學時完成,試想一下:除掉理論課、考試、老師的講解示范以及糾正動作所花掉的時間,學生真正親身練習的機會又有多少次呢。另一個重要部分是體育競賽的開展,甘肅省多數高職院校在運動競賽的開展方面依然運用傳統的模式,僅僅是通過開展學校田徑運動會、學校球類比賽等體育行為文化的方式展現,內容多數都還是競技項目。這樣的模式使得參與的人數很少,大多數學生不能參與其中,就更不要提受益了,對于學生的全面發展所能取得的作用面也就很小。
體育意識文化的展現的一方面是學生通過參與其中所來感悟的,就目前來看甘肅省各個高職院校學生對體育項目的參與度較小,感悟也就很少。而從另一方面來說,體育健康觀念的宣傳、體育知識講座等對學生的體育意識的形成也具有重要的作用,但這也是各個院校最為缺失的部分。
體育物質文化層面上,雖然各個學校的體育設施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由于近年來高校的擴招導致稍有改善的設施也顯得不足了。這樣的情況,嚴重的制約了體育文化活動的開展。從體育課程大綱來看,由于高職院校沒有統一的教學大綱,基本上各個院校都是根據2002年教育部頒布實施的《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體育課程指導綱要》自行編制的教學大綱,而大綱的編定及實施缺乏一定的統一、規范化。這使得占有高等教育比重很重的高職教育中的體育課程教學很難符合高職教育本身的特點,高職學生的受益又從何談起。
職業教育的培養目標對于高職院校的學生提出了很高很全面的要求。作為校園體育文化中重要部分,體育行為文化的建立具有重要的意義。在體育行為文化中,體育課程的教學又是重中之重。充足的體育課程的教學時間的保證,是每一個高職學生掌握必要的體育運動項目技能的首要途徑。而高職學生在校時間短、實訓時間長的特點就要求高職院校的體育課程的安排應具有自身的特點——加大體育課程的教學時長。姑且不論教學內容,只有充足的教學時間才能真正使學生掌握一個或兩個體育項目的技能(尤其是集體性較強、協作性較強的項目)。也只有在技能掌握的前提下,通過體育運動強身健體、感悟精神的目的才能實現。
運動競賽作為學生學習了運動技能真正的用武之地,在體育行為文化的建立中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雖然,我省很多的高職院校在運動競賽的開展方面依然沿用傳統模式,但也有個別院校的體育競賽開展的很好。例如,少數學校目前就開展了內容豐富多彩的活動,做到“月月有比賽”,開展了很多學生喜歡的活動,如風箏比賽、三人制籃球、五人制足球、長跑賽等,在參賽形式上也不拘泥于班級,而是以多種多樣的形式,如可以以學生自己的俱樂部為單位,甚至可以以個人的名義參加,這就使得參加的人數多了起來,校園的體育文化的氛圍也好了起來,對于學生的全面發展所能取得的作用的范圍也就擴大了。
意識的培養是“潤物細無聲”的,體育意識的培養更是如此。體育意識的培養不僅僅是教會學生運動技能,更重要的是通過多種手段的應用,逐漸的使學生在學習、比賽的過程中體會、感悟超越體育的魅力。
在體育意識文化的建設方面就不僅僅是體育課程教學過程中對于學生體育意識的傳授這么單一,而應該盡可能的利用各種手段方法,將體育意識融入到學生的日常生活中去,使他們在不經意間逐漸形成體育意識。在實際的操作中,需要學校各個部門的合作,盡可能的將宣傳做到學校的每一個角落,多進行一些例如健康知識宣傳、體育板報比賽、體育欣賞講座等多形式、多內容的宣傳方法與手段,通過營造良好的校園體育文化氛圍,潛移默化學生的體育意識。
體育物質文化層面上,體育設施的人均不足是目前我省高職院校所面臨的較為突出的問題,這是由于很多院校都是由中等職業學校升格而成,是歷史的原因。要求各個學校短時間內改善也是不現實的。只能通過增加現有體育設施利用的寬度來得以緩解。實際操作中,可以通過延長場館開放時間使得設施不足的問題一定程度上得以緩解。另外,學校教師應該將目光投向對于場地設施需求不大的很多傳統的體育項目上來,例如有些院校開展了抖空竹、太極柔力球等項目,這樣就將學校一些較為空曠的地方利用起來,成了活動的好場所。
從體育課程大綱來看,由于高職院校的特殊性,學生的在校時間短是高職教育的一大特點。現行的、統一的教學大綱對于高職院校的適用性就相對較差,頒布符合高職院校特點的教學大綱指導綱要就顯得極為必要了。但這是一個周期性相對較長的任務,就目前而言,各個高職院校應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盡可能的自行頒布符合本學校特點的教學大綱,使學生盡可能的在有限的時間內學習到有用的體育知識、形成良好的體育習慣、為將來的工作打下良好的身心基礎。
[1]何黎明.淺析校園體育文化的定義與分類[J].體育科學研究,2005(2):60.
[2]左成,孫永生.對臺灣部分高校校園體育文化現狀的探析[J].體育科學研究,2011(15).
[3]劉陽,許萬林,夏宇.論高校校園體育文化與大學生健康人格的塑造[J].長春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