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超 季俊峰
(南昌航空大學體育學院 江西南昌 330063)
我國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先生在1981年與《寫作》雜志編輯人員談話時指出:“大學畢業生不一定會寫小說、詩歌,但一定要會寫工作和生活中實用的文章,而且非寫得既通順又扎實不可。”[1]當今社會下,體育專業學生就業形勢越加嚴峻,擁有良好的應用寫作能力是一名體育專業大學生就業的基本素質。然而,目前體育專業大學生的應用寫作基本功極為欠缺,缺乏最基本的應用寫作常識,可以說格式不清、語體不分、用詞不當、標點不對、邏輯不清。因此,加強體育專業學生應用寫作能力的培養,通過課堂上和書本知識的學習和利用新媒體平臺的實踐訓練,使學生在理論和實踐結合上掌握寫作規律,提高應用寫作能力和水平。
任何一個人在他的一生中,無論是學習、工作、還是生活,小至留言條、大至學術論文、科研報告,都離不開應用文章的寫作。任何一個部門,不管是行政機關、企事業單位還是其他社會團體,在自身運行和發展以及相互交流思想、通報情況的過程中,都要依靠通知、請示、報告、函等各種應用文章。可以說,應用寫作成了人們實際生活和工作中相互交流、加強協作的一種必不可少的工具,是每個人和部門隨時都有可能用到的一門應用學科[2]。
隨著08年奧運會后,國家提出建設體育強國的口號,社會對體育行業人才的需求量在不斷提升。在調查中發現,4所高校體育專業名稱分別為:(1)體育教育;(2)社會體育;(3)運動訓練。這些專業學生就業大都為體育教師、教練、從事社會體育的工作者和重新擇業,還有很多學生會報考國家公務員考試,這些都是緊密和應用寫作聯系在一起的,特別是體育教師,如果不具備一定的應用寫作能力是不能上崗的。
對江西4所高校體育學院200名學生進行了調查訪問,其中包括南昌航空大學體育學院110名、南昌大學教育學院體育系30名、江西科技師范大學體育學院30名、華東交通大學體育學院30名。
如4所高校中,很少寫活動策劃、新聞稿以及活動總結的人占了40%以上,經常寫總結或是策劃的人不足15%。從表中數據可以看出,體育專業學生缺乏應用寫作知識的鍛煉。通過進一步和同學們進行交流得知,不少人因為沒參加過學校組織或是班級干部等職務,很少涉及寫活動策劃或是總結等材料。盡管4所高校學生對開設《大學應用寫作學》這門課的人數百分比所占不同,但是有一個共同的特點是超過過半以上的學生認為有必要開設《大學應用寫作學》這門課,這說明,體育專業學生對自身能力的培養還是重視的。體育專業學生對掌握應用寫作能力的好壞和今后的就業情況沒有明確態度,有人認為有影響;有人認為影響不大;還有的人認為沒有影響。通過分析,認為如今高校體育專業學生畢業壓力大,畢業方向不明確導致體育專業學生不清楚今后從事什么職業。
對南昌航空大學體育學院學生記者團進行應用寫作實踐培養調查研究。讓20名學生以王俊奇教授給南昌航空大學學生進行體育文化史知識講座和南昌航空大學體育文化節開幕為事件,分別寫一篇新聞稿,讓學生們交代清楚時間、地點、人物、事件以及內容等基本的新聞要素,這應該說是比較簡單的寫作,可是從大家交上來的新聞稿來看,卻寫的不盡人意,有的不分層次、段落,有的則把事件的內容寫的很簡單,這都還過得去,有的甚至連個標題都沒有,對人物也沒有稱呼,甚至錯別字滿篇,措辭不當,總之,合格的寥寥無幾。
另外,還讓南昌航空大學體育學院部分學生寫活動總結,讓學生以南昌航空大學體育文化節這一事件寫活動總結,結果也是不容樂觀,學生在格式、表述、語言等多方面都存在問題。
體育院校學生缺乏基本的應用寫作能力已經成為不爭的事實,這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高校在對體育專業學生教學上卻沒有引起重視。調查發現,江西省體育專業學生高考文化分數線近幾年在330分左右,這與本科生特別是重點大學本科生相比,體育專業學生在基礎理論知識及基本能力等方面存在某些先天不足。進入大學后,學校將體育專業學生的課程設置重點偏向學習體育專業知識,導致學生所學習涉及到應用寫作的內容只有在《大學語文》中會講到,再加上學生對掌握應用寫作能力的認識不夠,自主學習差、文字基礎差、課程設置不合理、學習應用寫作知識的學生極少。調查顯示,在4所高校中均未開設《大學應用寫作學》這門課,事實上,各高校課程設置上只有《大學語文》、《體育科研方法》類似的課程,其中《大學語文》還只安排了不到1/2的學時來講應用寫作知識,這對于內容繁雜的應用寫作教學來說,無疑是杯水車薪,而更為可悲的是,有的專業為了保證專業課的教學甚至根本無暇顧及這門課。
在調查問卷中還發現,體育專業學生中了解應用寫作知識,日常應用寫作的人不到30%。綜上所述,體育專業學生應用寫作知識十分貧乏,應用寫作能力欠缺,更重要的是他們對應用寫作重要意義的認識還遠遠不夠,如何加大學生對應用寫作能力的興趣培養和采用創新方法學習是高校應加強的方向。
新媒體(New Media)是依托數字技術、互聯網絡技術、移動通訊技術等新技術向受眾提供信息技術服務。當代大學生對新事物具有極強的接受力。當前,以Internet為代表的信息網絡正飛速把我們這個世界聯成一個整體,在虛擬的互聯空間里建有成千上萬個應用寫作資料網站,存儲著數以億計的的應用寫作資料。如百度文庫里面儲存應用文書就達200余萬份,包含求職簡歷、通知申請、思想匯報、演講致辭、合同協議、工作計劃、工作總結、調研報告等應用文體。另外還建有許多應用文寫作、公文寫作專題網站,這些網站提供了成千上萬份應用文寫作范文[3]。調查顯示,80%以上的學生表示對應用寫作知識不懂時,會借助互聯網。計算機網絡以高科技為支撐給大學生寫作打造了一個全新的信息平臺。
寫作興趣是寫作的內動力,它對于學習寫作和從事寫作活動有很大的作用。通過發放調查問卷結果發現,參加過學校學生組織的人群中,多數人認為通過參加記者站、讀者協會以及學校舉行的各類活動如,征文比賽等,可以從中學習到應用寫作知識。在學生組織中,學生通過學習寫策劃、寫總結、寫報告等多樣的形式認識到其所學的知識和技能是“很有用”的,學生會自主的去提高應用寫作能力,所以高校可以盡可能多的為學生提供平臺,多讓學生參與相關活動。
作為南昌航空大學體育學院的一名大三學生,為了有計劃的研究體育專業學生的應用寫作能力培養與實踐,對南昌航空大學體育學院兩屆記者團50多人進行跟蹤調查,每屆記者團學生為一年時間。調查發現,加入記者團的同學和體育學院其他類同年級專業學生相比,凡是參加記者團一學期以上的,他的應用寫作能力要比體育類其它學生能力強很多,自主學習的意識也很強。調查結果表明,體育專業學生應用寫作能力比非體育類專業學生文字基礎差,但是通過有效地實踐培養是提高體育專業學生應用寫作能力的重要環節。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今很多的體育專業學生對學習應用寫作能力還沒有形成自己的興趣,都是通過課堂教師要求或者學生組織活動中要求的,不能更好的體現學生自主的興趣在其中,教師可以通過舉辦一些征文比賽、讀書報告等形式,讓學生多寫多練,并從中指導,學生可以從實踐中鍛煉提高應用寫作能力,理論和實踐相輔相成,加強學生興趣的培養。
[1] 葉圣陶.作文要道——同寫作雜志編輯人員的談話[J].中學語文,1981(6).
[2] 王彥穎.論高職院校學生應用寫作能力的培養[D].遼寧師范大學教育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2005.
[3] 谷顯明.網絡時代大學生應用寫作能力的培養[J].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