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亞群
(遵義師范學院南白分院 貴州遵義 563100)
師范學校作為培養社會教師的主要社會單位,是為國家提供重要知識性人才的來源地。但是隨著國家對教育的不斷深化改革,國家對未來的科技人才有著更加深入的要求,既社會的發展需要全方面發展,既德、智、體、美、勞的高科技的知識性人才。但是在實際教學當中,體育教學往往會成為在師范學校內最不重視的學科,在教學方法以及評價標準上并不是十分的精確以及完善。本文從師范學校在體育教學評價存在的問題方面出發,將學生的個體差異性作為主要研究對象,希望為師范學校在以后的體育教學學習評價能夠提供一定的借鑒。
體育教學評價,就是以個體學生在體育教學當中的具體參與情況為依據,對學生的學習效果、學習成績等進行的一種評論審定,這種評定包括對體育學習審定。進行評價審定的目的是為實際教學提供效果反饋,進而為未來的教學改進提供一定的借鑒。在實際體育教學當中,它對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意識培養、思維體系的形成有著重要的導向作用。因此,適當的體育教學評價不僅有利于教學的成功進行,還會極大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然而在大多數的高校當中,特別是師范學校的體育教學,缺少對學生個體性差異的評價,采取的是統一的教學評價標準,從而對整個體育教學的實施起到了副作用,使較多不偏愛運動的師范大學生更加失去學習興趣,進而難以促進學校體育課程目標的實現。
目前的高校體育教學的評價還處于傳統的應試教育時期,考核方法具有片面性,只看重結果的獲取不注重過程的獲得。首先,有的師范學校在體育教學內容的選擇上偏于競技項目的難易程度,且對其要求也不斷上升,以極強專項性的身體素質為基礎,把分數看做是對個體學生評價的主要依據。而并不是每個學生都能夠適應這種規則嚴密,以及對技術要求極高的競技運動項目,這就導致了體育教學的嚴肅與枯燥無味,無法調動起學生的教學投入興趣,從而不利于課堂的進行。其次,在整個體育教學當中,部分老師對自己要求嚴格,進而對學生的要求也過高,以體育生的標準要求學生做到技術規范,使體育教學變成一種健身的運動渠道,從而造成了師范學校教學目標的方向性錯誤,不僅不能使師范學生在課余時間得到放松與鍛煉,還加重了其學習負擔,進而減少了體育學習的熱情和欲望。
在目前大多數的師范學校體育教學評鑒當中,對于身體素質以及運動能力的標準測評上仍然以原有的國家體育鍛煉標準為依據,雖然看似體現了一定的公正性,但實際上卻有缺公允。有的老師或以分數作為體育教學標準的評價依據,以每次考試的分數來衡量每個學生整個學期的體育成果,來衡量學生的體育達標程度,來檢驗體育課程的教學效果,進而作為體育教學的課程信息反饋,而對學生的學習態度以及每個學生的身體素質個體差異沒有進行完全的考慮,并沒有把課堂當中學生的學習態度以及努力程度作為考量標準,以考試作為工具,“一錘定江山”,所以只以考試成績來作為標準,顯然是十分片面的,是不符合實際情況的。這種評價標準會使那些態度端正但是天生素質差的學生對體育的鍛煉與學習失去興趣以及信心,進而造成體育教學的一定的偏頗性。除了以分數為唯一標準,還以與學生的個人關系是否良好作為評價依據,不論是從哪些方面進行測評,都只依附于僵硬統一的考評標準,并沒有從綜合方面進行靈活多變的考量。這種做法難免會對部分學生造成傷害,影響其對于體育教學的興趣以及積極性,也會使符合標準的學生沾沾自喜,以為只要做到評價標準就可以得到較高的體育分數。所以說,片面且統一的體育考量會忽略每位學生的個性差異,不管對符合評價標準或者是不符合評價標準的學生,都會減少積極性。
為了使師范學校的體育教學學習評價標準的制定符合實際情況,進而促進教學的有利實施,所以,要對體育教學學習評價的問題采取一定的解決措施。
首先,采用教學的分層化評價。教師可以以學生的實際情況作為依據,對學生進行一定的實際訪查,然后進行教學分層,為不同個體的學生制定不同的教學目標,從而使不同學生的個性與教學過程相適應,再對處于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不同的教學。例如對于體育素質基礎差,掌握程度慢的學生可以只要求其在原有的基礎上有一定的進步,使其與其他基礎好的學生分開來,減少其挫敗感;對于基礎好的學生可以在要求他們完成已定目標之后,在進一步的努力,去完成更高層次的目標,這種做法可以更好的培養他們努力拼搏的精神。改進評價標準,不僅要在目標上進行不同層次的設定,還要對體育教學進行不同層次的練習。對于身體素質高、反應靈敏的學生要加大難度,特別是男生;對于體育素質低,且反應較為緩慢的學生要降低練習的難度,從而促進不同層次、不同個性學生的體育練習活動的參與積極性。比如在進行“跨越式跳高”課程中,可以根據分層對每個小組的“橫桿”進行高度的調節。嚴格要求優秀的學生,不斷提高高度;對處于中等水平的學生適當調節,使之更加進步;對于低等水平的學生適當的降低高度,從而增強其信心,進而取得進步。
其次,要促進體育教學成績評價的靈活性,使之具有多樣化、全面化。可以對不同層次的師范學生采取不同成績的靈活評價標準,既“個人評價”。這種評價內容包括縱向與橫向評價。縱向評價,就是對同一個個體學生在不同階段的表現與效果進行評定與比較,根據比較的結果進行效果測驗分析,以觀察該個體學生是否在體育教學當中不斷的進步。橫向評價,就是對同一個個體學生進行各種特質的比較。采用適當的教學評價還要使學生評價參與到教師評價當中,使兩者相結合。先要將教師評價分數占總分數的比例與學生評價分數占總分數的比例制定出來,一般是教師比例較學生比例大一些,然后再進行某種體育成績的評定,這種做法就會使個體學生的成績更具有客觀性,增強了個體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采取多元化的評價標準,還要將結果評價與過程評價相結合,并且過程的評價比例要多于結果評價的比例。教師在制定成績評價時,要結合學生在體育教學中的態度以及表現,給予全面的評價。評價標準方式的靈活化,使效果更加客觀實際,而評比標準的多元化、個體化,也為不同層次的學生提供了全面評價的機會,使學生的個性差異與體育教學相匹配,調動了學生學習體育科目的積極性,更好的促進教學實施。
最后,教師在體育教學當中要更加“人性化”。課堂教學是人與人之間的互動,而體育教學不僅是話語之間的互動,還有面對面的互動,這種互動能夠培養師生之間的感情。因此,不僅在體育課堂的教學中,教師要向學生授予知識,培養其個體素質能力,還要在課余時間,幫助遇到困難的學生,并與他們進行交流與溝通,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人際交往,為學生的課程學習提供一個溫暖的學習環境,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師范學校作為不斷輸出教師源泉的重要場所,擔負著培養符合國家需求的全方面性人才,加強學生的自身體育素質的重任。而對于在體育教學當中存在的評價標準不當的問題,應積極采取措施,提高標準的多元化、人性化,進行學生個體素質的分層化,以學生個體差異為依據,制定評價標準,從而促進體育教學的順利實施。
[1]畢思偉.師范學校體育教學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措施[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0(23).
[2]劉士鐘.中學體育教學中注重學生個體差異性的研究[J].內江科技,2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