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將賢
(永嘉縣橋頭鎮朱涂小學 浙江永嘉 305107)
在籃球運動這一個過程中,運動員攻與守是整個運動矛盾發生的基本規律,是對立統一的,他們相互依存,相互矛盾,也就推動著籃球運動繼續向前進步,所以可以根據辯證唯物主義的哲學觀點來研究籃球運動本身的矛盾,也能夠幫助我們更好的認識到籃球運動的基礎知識,去確立相對正確的籃球觀念,也能夠更好的去理解和處理攻與守之間的矛盾。就能增強對籃球運動演變規律的理解和深層的重新認識,推動籃球運動向新時期、新層次不斷創新發展。
文獻調查法:查看相關文獻。
籃球運動是由美國馬薩諸塞州斯普林菲爾德市基督教青年會干部訓練學校的體育老師,在加拿大出生的詹姆斯·奈·史密斯于1891年發明的。
1904年,美國青年會男子籃球隊在第三屆奧運會上進行了表演賽。次后籃球運動在各大洲開展起來。
1932年在瑞士日內瓦成立了國際業余籃球聯合會,第一本國際籃球規則正式出版了。
1936年第十屆奧運會正式在比賽項目中列入了男子籃球,登上了國際舞臺后,籃球運動已作為一項世界性的運動項目存在。
1936~1948年10年間,曾多次修改規則,在現行規則的基礎上,做了重要變化的是:將失分隊在后場端線外擲界外球繼續比賽,替代得分后的中圈跳球;在10s內進攻隊必須把球推進到前場;球進前場之后不可以再回后場;在“限制區”內進攻隊員不得停留3s;投籃隊員被侵犯時,將受到投中罰球1次,投不中罰球2次等處罰。
1952年和1956年第15、16奧運會的籃球比賽中,由于籃球運動員的身高出現了2m以上的多個人,所以“限制區”也一再擴大。還規定,一個隊控制球后,必須在30s內投籃出手。就是限定了球隊在每一小節之內所容許的犯規次數。另一個重要的規則就是,只要在同一小節之內犯規滿6次,而后節之內的每一次犯規,都將由對方主罰三球。
1960年取消了中場線,此間是17屆奧運會,也因此終止了有關10s和球回場后的規定。
1964年上面的規定繼續回復執行,恢復了中場線,此間是18屆奧運會。
1977年增加了,如兩隊均滿犯規10次,防守的時候犯規罰球2次,在防投籃犯規是,2次罰球如有1次不中,在繼續加罰1次。
1981年將犯規后發球的規定從原來的10次變成了8次。由此可知,籃球規則的改變是由于人員的變化帶動戰術和技術的發展,人員和技術、戰術的進一步發展變化也促使規則的改變。
這13條初創時期籃球競賽基本內容如下。
(1)可用單、雙手向任何方向扔球。
(2)可用單、雙手向任何方向拍球,但是不準用拳擊球。
(3)不準帶球跑,接球隊員可以在快速跑動中做急停接球,但必須在接球地點把球擲出。
(4)必須用手持球,不準用胳膊或身體夾、停球。
(5)不準用肩、手、腳撞、推、拉、絆、打等動作來對付對方隊員。如違反此項規則,第一次是犯規,第二次再犯規就令其停止比賽,直到投中下一個球才允許上場。如果是故意犯規傷害對方,則取消他參加整場比賽的資格,而且不準許替補。
(6)用拳擊球算犯規,是違反了第三、四、五條規則所敘述的。
(7)如果任何一方連續犯規三次,就算對方命中1球(連續的意思是指在這期間內對方隊員未犯規)。
(8)當防守者未接觸到球或干擾球,球投入筐內就算命中,如球停留在籃筐邊而對方隊員移動了籃,也算得分。
(9)當球出界,由對方一個隊員擲入場內。若有爭議,由裁判員在靠近出界的邊線外將球扔進場內。擲界外球時,應在5s內擲入場內。如超過5s,則判給對方發球;如故意延誤時間,則判犯規;連續3次則取消比賽資格。
(10)副裁判是運動員的仲裁者,他要注意犯規情況,當某隊已3次犯規時,他要報告正裁判,他有權根據規則第五條取消球員比賽資格。
(11)正裁判是球的仲裁者,他可以判定什么時候(球)處于比賽狀態,球在界內屬于哪一隊和記時、記錄得分,還有其他通常由正裁判執行的職責。
(12)比賽在兩個15min內進行,中間休息5min。
(13)球賽時間到,以中球多者為勝。如平局,經雙方隊長同意,比賽可延至誰先命中1個球為止。
至20世紀40年代末50年代初,先后確立和男籃和女籃世界錦標賽賽制,美國的NBA職業籃球聯賽也正式開始,1976年女籃加入第21屆奧運會比賽項目。以上三點標志著籃球運動的已經形成世界級的搭運動競賽項目。其關注性也越來越高,加上球員通過自身的實踐以及現代科學的進步,促使籃球運動的技術和戰術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至20世紀80年代,隨著籃球運動發展進程中高度與速度的增加,技術、戰術的進一步創新發展,個人攻防能力的增強,拼抗性加劇,促使比賽場地擴大(長28m、寬15m)和遠投3分球的確立,現代籃球運動迅速向科學化、國際化、大眾化、社會化、整體化、綜合化、個性化、技藝化、產業化道路邁進,顯示出現代籃球競技運動發展的新趨勢。隨著各種籃球技、戰術的創新,籃球規則也時刻的做著相應的修改,而規則的修改又促使其出現相適應的技、戰術。所以,對于籃球規則與技、戰術之間關系的研究是一直優秀的籃球隊所必須具備的修養。
再說戰術上的改變,哈里斯在執教火箭和雄鹿期間以逼迫式的防守打法獨樹一幟,取得不俗的戰績。雖然在NBA,盯人防守一直占據絕對主流的地位,但事實上隨著近年來NBA規則和國際業余籃聯規則不斷地走向合流,NBA對于區域聯防的認識也越來越深刻。而目前在NBA球隊中,只有小牛和森林狼是兩支擅長區域聯防的球隊。NBA從不允許使用聯防到現在使用聯防后的一個變化。但這點的改變使得人盯人防守所帶來的激情飛灰煙滅現在的NBA教練(除小牛對的唐尼爾森)都信奉防守贏得比賽這一觀點,現在能進入季后賽的(還是除了小牛隊,他的攻擊實在是太強了)哪個防守隊伍不好,小牛隊夸張點可以說是只攻不守,打法算是現在NBA最具激情的隊伍之一。所以喜歡小牛隊的球迷肯定多于以防守為主的馬刺球迷。
自從20世紀80年代,隨著籃球運動的發展進程中高度和速度的增加,技術、戰術的進一步創新發展,個人攻防能力的增強,拼抗性加劇,促使比賽場地擴大(長28m、寬15m)和遠投3分球的確立,現代籃球運動迅速向科學化、國際化、大眾化、社會化、整體化、綜合化、個性化、技藝化、產業化道路邁進,顯示出現代籃球競技運動發展的新趨勢。綜觀現代籃球優秀隊伍的競技比賽,給人強烈的印象是它的兇悍性、技巧性、組織性以及戰術性。籃球運動從多個方面展示著人類自身面層的各種美好的形態。也彰顯著自身的內在情操,組織合作、拼搏向上、意志堅強等。也強烈的烘托出精神層面的氣質,其不斷發展的潛能、其健康向上的心態,其組織合作的韜略。從上面這些方面可以看出,籃球運動不受到人們的喜愛都難。通過籃球運動人們可以追求崇高的心靈境界,道德修養和無窮的智慧,從而體現出人們追逐籃球運動的真諦。
隨著籃球運動的不斷完善、發展,現代籃球運動是一項有眾多觀眾、集多種戰術、巧妙技巧性的競賽活動。籃球運動能夠促進人的多方面素質的發展,像力量、速度、靈活性等等。也能提高一些內臟器官的功能。是一項對于培養組織和紀律有很大幫助的集體運動,我們廣大愛好體育的運動者應該積極的參與到籃球運動中來。
[1] 廣州大學生花式籃球隊[J].體育健康知識畫刊,2011(8).
[2] 楊軍輝.大連市業余籃球活動發展現狀研究[J].搏擊(體育論壇),2011(6).
[3] 李明偉.淺議籃球場上運動員的身高[J].邢臺學院學報,2011(2).